登录/注册
置顶
古代14岁女子怎么称呼
古代14岁女子怎么称呼 导读:

  中国古代女子14岁称将笄之年。将笄是指古时十四岁的女子。古代女子十五岁就把头发梳拢来,挽一个髻,插上叫做笄的首饰,叫笄礼。


  加笄后就表示女子已成年,所以女子到了成年,叫“笄(ji)年”,又称“及笄”。《礼·内则》:女子……十有五年而笄”。将笄,故未及。所以是指女子十四周岁。论年纪虽则一十四岁,身材长成,倒象十六七岁及笄的模样。——《东周列国志》


  除了14岁,也可以了解下其他年龄段相对应的称谓:

  牙牙:刚出生,还不会说话的婴儿

  孩提:2-3岁

  始龀:7岁

  总角:8-11岁

  金钗之年:12岁

  豆蔻年华:13岁

  及笄之年:15岁

  碧玉年华(二八年华):16岁

  桃李年华:20岁

...
热点动态
宋高宗赵构为何要掩盖生母韦氏的真实年龄?
宋高宗赵构为何要掩盖生母韦氏的真实年龄?,赵构,宋朝第十位皇帝,即宋高宗,字德基,在位35年,南宋开国皇帝,宋徽宗赵佶
2115次浏览 查看阅读>>
过去各个朝代对女子婚嫁的年龄要求大多在14岁左右 南北朝是一个例外
过去各个朝代对女子婚嫁的年龄要求大多在14岁左右南北朝是一个例外,我们看古装剧时常常会发现,女主角都是年龄很小的时候就嫁人生子,超过二十还没嫁
2101次浏览 查看阅读>>
年龄有讲究:古代金钗之年是指女子多少岁呢?
年龄有讲究:古代金钗之年是指女子多少岁呢?,我们都知道,古代人在年龄的称呼上特别讲究。比如豆蔻年华、弱冠之年、杖朝之年等等,
1820次浏览 查看阅读>>
中国古代对男女年龄的描述有哪些?
襁褓—指不满周岁孩提—指2~3岁髫年—指女孩7岁龆年—指男孩8岁总角—幼年泛称黄口—指10岁以下金钗之年—指12岁(女)豆蔻年华—指13岁(女)舞勺之年—指13~15岁及笄之年—指15岁(女)破瓜年华、碧玉年华—指16岁(女)舞象之年—指15~20岁桃李年华—指20岁(女)弱冠—指20岁(男)花信年华—指24岁(女)梅之年—指至出嫁半老徐娘—指至30岁(女)而立之年—指30岁(男)不惑之年、强壮之年—指40岁(男)年逾半百、知非之年、知命之年、艾服之年、大衍之年—指50岁花甲、平头甲子、耳顺之年、杖乡之
1950次浏览 查看阅读>>
文史图集精选
古代官场年龄潜规则:为何官员在年龄上造假?
古代官场年龄潜规则:为何官员在年龄上造假?
西方风俗以询问女士芳龄为失礼,而中国官场以打探“真年”为禁忌,恰能相映成趣。与靠好爸爸做官者大多虚增年龄的做法相反,通过科举得官者有不少人自减年龄。就连《儒林外史》中的那个“忠厚人”范进都一减就是24年,那些滑头滑脑的人该减多少?网络配图北宋的一个夏季,一道发自汴京的人事任命,在朝野掀起广泛质疑。任命的内容是:原吏部员外郎(正七品)文及甫以龙图阁直学士知陕州。用白话讲,相当于一个研究员出任陕州市长。至于为什么引起质疑,则要从文及甫28岁的年龄说起。虽然这个年纪做官很常见,但是一个28岁的青年干部得到如此
古代的状元文化:荣登榜首时平均年龄接近30岁
古代的状元文化:荣登榜首时平均年龄接近30岁
古代的状元文化:荣登榜首时平均年龄接近30岁,“卷面外因素”造就的状元在状元录取中,除了权势因素的影响外,其他一些因素
古代族谱中对各个年龄的称谓
古代族谱中对各个年龄的称谓
古代族谱中对各个年龄的称谓,古代年龄的称谓(称呼)可谓名目繁多,雅致有趣,在家谱中经常遇见。为了能够为大家解
图文:古语中对年龄的称谓大全
图文:古语中对年龄的称谓大全
图文:古语中对年龄的称谓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