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源自二千五百多年前的春秋时代,是我国古人用土圭测定出来的节气。汉武帝时期,将二十四节气收入《太初历》作为指导农事的历法,采用“平气法”划分节气。冬至首次被命名是在西汉时期成书的《淮南子·天文训》,冬至最为盛行时是在我国的南宋时期。
【冬至习俗】
1、祭祖:我国部分地区在冬至仍旧保留着祭祖的习俗。
2、南方吃汤圆,取团团圆圆之意。北方吃饺子,有冬至这一天吃了饺子,整个冬天不冻耳朵的说法。
3、用九层糕祭祖:用糯米粉捏成鸡、鸭、龟等动物,然后用蒸笼分层蒸成,用以祭祖,以示不忘老祖宗。
4、喝羊肉汤:冬至家家喝羊肉汤,既暖身又有好兆头。
5、烧腊饭和姜饭:南方一些地方在冬至日会吃烧腊饭,寓意加菜填岁。在冬至这一天,吴川人也有吃姜饭的习俗。
6、吃番薯汤果:在宁波,吃番薯汤果也是冬至必吃的美食之一。 “番”和“翻”同音,寓意将过去一年的霉运全部“翻”过去。糖果比汤圆略小,且没有馅,亦有团圆的含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