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庐山

庐山

(世界文化遗产)

庐山,又名匡山、匡庐,位于江西省九江市庐山市境内。庐山东偎婺源、鄱阳湖,南靠滕王阁,西邻京九铁路大通脉,北枕滔滔长江。长约25千米,宽约10千米,主峰汉阳峰海拔高1474米。庐山山体呈椭圆形,是典型的地垒式断块山,自古以来以雄、奇、险、秀闻名于世,素有“匡庐奇秀甲天下”之美誉。

庐山自古命名的山峰就有171座,群峰间散布冈岭26座,壑谷20条,岩洞16个,怪石22处。水流在河谷发育裂点,形成许多急流与瀑布,共有瀑布22处,溪涧18条,湖潭14处。最为著名的三叠泉瀑布,落差达155米,有“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之美句。“春山如滴,夏山如翠,秋山如醉,冬山如玉”是庐山风景的最好写照。

庐山也是一座文化名山,被认为是中国山水文化的历史缩影。自东晋以来,中国历代著名的文人、高僧、政治人物都在此留下过重要的印迹,1500余位文坛巨匠登临过庐山,歌咏庐山的诗歌辞赋高达4000多首。对庐山产生较大影响的人物有:古代...

庐山简介资料
亚洲和太平洋地区
29°34′21″N 115°58′24″E
《归去来兮辞》的诞生地,陶渊明辞官后的隐居名山
现存
Lushan National Park
庐山相关文献
慧远庐山弘法
慧远庐山弘法,[慧远像]慧远(334~416),俗姓贾,雁门楼烦(今山西宁武附近)人,少为
查看全文
庐山御碑亭
参考文献
查看全文
庐山市
历史历史沿革自古为“南国咽喉,西江锁钥,江右之门户”,因其重要的战略地位,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辞海》提到,(南康)城濒鄱阳湖西岸,形势险要,晋末刘裕破卢循,南朝梁王僧辩破侯景,明太祖破陈友谅,清洪秀全困曾国藩,皆在此地。清同治《星子县志》记载,夏商周时期,星子在《禹贡》杨州之域,“西据敷浅原(即庐山),东汇泽于彭蠡”。“春秋时,周景王9年(公元前535年),星子地域逐渐为楚国所有”。周敬王10年(公元前509年),吴王阖闾攻打楚国,归属吴国(今吴障岭,即吴国屏障之义)。周元王4年(公元前472年),越王勾践灭吴国,故又归属越国。战国时代,周显王35年(公元前334年),楚威王熊商征讨越国,杀越王无疆。次年,收回原被吴国占去的全部土地,因而,这里又属楚国。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归九江郡辖。汉高祖6年(公元前201年),设淮南国豫章郡柴桑县,星子在其境。魏黄初3年(公元222年),东吴孙权设武昌...
查看全文
庐山真面目
【成语】庐山真面目 【成语】庐山真面目 【拼音】lúshānzhēnmiànmù 【解释】庐山,在今江西九江市南。指庐山的真实面目。用以比喻事物的真相;或人的本来面目。 【出处】宋·苏轼《题西林壁》诗:“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查看全文
《望庐山瀑布》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译文及注释 译文 香炉峰在阳光的照射下生起紫色烟霞,远远望见瀑布似白色绢绸悬挂在山前。
查看全文
庐山相关标签
世界遗产名录
国家5A级旅游景区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九江地理
文化遗产
现存古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