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祖 : 巴弘,字仁道 ; 巴瓒 ; 巴成 ; 巴瑛 ; 巴玺.
巴玺相关文献
解玺璋
解玺璋,解玺璋解玺璋,男,1953年生于北京,文化批评家。曾做过工人、记者、报纸主编
玉玺考
玉玺考,中国人用印信来表示信用,始于周朝。到了秦朝,才有玺和印之分,皇帝用的印叫玺,臣民
张玺
生平1922年,张玺留学法国,攻读海洋科学。两年后,齐雅堂(后来另一位海洋动物学家齐钟彦的父亲)亦到了法国留学,攻读植物学。张玺和齐雅堂二人结识成为志同道合的朋友,为日后张玺和齐钟彦的合作埋下了伏笔。1932年,张玺回流中国。1933年,与齐雅堂一同出任北平中法大学生物学系的教授。重要著作以下为张玺部分常被引用的著作:
玺
中国秦、两汉、新、魏、西晋、前赵、东晋、宋、南齐、梁、陈、隋、唐、后梁、后唐各朝沿用秦始皇之传国玉玺,上面刻有“受命于天,既寿永昌”,以和氏璧制造,其中在王莽篡汉时,曾向当时的太皇太后王政君索取传国玉玺,王政君非常愤怒,便将玉玺取出摔砸于地,为此传国玺还碎了一角,虽然日后王莽以黄金补上缺角,却仍看的出摔碎的痕迹。传国玉玺是在后唐末帝李从珂自焚之时失踪。在宋朝以前,皇帝通常也同时沿用秦朝乘舆七玺的制度,即在仅用于礼仪场合的传国玺外,另作皇帝日常办公用玺六方(皇帝之玺、天子之玺、皇帝行玺、天子行玺、皇帝信玺、天子信玺),重大礼仪时与传国玺一道作为礼器同列于御座御舆之前,象征皇权至上。惟唐初失传国玺,唐太宗另作一方宝玺代替,后复得传国玺,则自作宝玺易名“皇帝神玺”,传国玺称“受命玺”,与皇帝天子六玺合为乘舆八玺。五季纷扰,玺制混乱,至宋,皇帝就只用三方宝玺,一方为礼仪用玺受命宝(但并非秦传国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