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太极拳

太极拳

太极拳,是中国传统武术的一种,与形意拳八卦掌并列内家拳太极拳开始的时候也叫绵拳,由杨露禅传出。杨露禅成名后称为“杨无敌”。太极拳讲究中定、放松、心静、慢练及九曲珠,和外家拳明显不一样。

2007年3月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将河南省焦作市温县命名为中国太极拳发源地,2007年8月,国家武术部门在对社会上多种说法进行进一步的详细考察、论证后,命名温县陈家沟为“中国武术太极拳发源地”。

太极拳相关文献
太极拳经
太极拳经,太极拳经 “ 太极者,无极而生,动静之机,阴阳之母也。”    太极之先,本为无
查看全文
太极拳概论
太极拳概论,太极拳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有着极其精湛的拳艺和深刻而丰富的哲理。爱好者在学
查看全文
谈太极拳
谈太极拳,体育部门一次调查结果表明,太极拳是中国练习人数最多的一项健身运动。国际武联人
查看全文
太极拳的来历和太极拳文化太极拳的由来介绍
太极拳的来历和太极拳文化太极拳的由来介绍,经历史考证,太极拳起源于中国河南温县陈家沟,由陈氏第九世祖、著名拳师陈王廷所
查看全文
恒氏太极拳
“恒氏太极拳”的过去与现在恒氏太极拳是上世纪八十年代才最终定名的,原来叫“宫廷太极拳”。恒氏指我的师爷恒寿山先生,老人家名泰,字寿山,他的一些掌故,我老师张静和先生在八几年《武林》杂志上发表过两次,由他口述,由一位师兄笔录的。恒师爷是满族旗人,姓恒吉哩氏,清亡后改汉姓为恒。他身材高大,膂力超人,被人称为“大力恒”。恒师爷年轻时是“善扑营”教习、一等大内侍卫。恒师爷的师承比较复杂,精通通臂、螳螂、披挂、六合、摔角、太极诸艺,对他影响较大的是“大枪”刘德宽先生,其太极拳则是师承夏国勋先生(杨露禅的女婿)。先师张静和是北京人,其母亲是满人,父亲是汉族。1930年先师在昆明成立云南太极拳研究会,在《昆明市志》上可以找到相关记载。因为历史原因,先师在曲靖一劳改农场生活了许多年。八十年代先师重新出来在翠湖公园里教拳,从解放前那批老师兄算起,我们大概有四、五批徒弟,现在已走了多数人。八十年代末,徒弟们怂...
查看全文
太极拳相关标签
气功
中国武术
修行法
太极拳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
家族谱大览
陕溪太氏族谱
始祖大光显子孙录, 600-1987 渤海的皇族大光显是始祖,分为太氏和大氏
浏览:0
陕溪太氏族谱
始祖大光显子孙录, 600-1987 渤海的皇族大光显是始祖,分为太氏和大氏
浏览:0
起源江西吉安何姓
起源江西吉安何姓
我祖起源于江西吉安泰和县18村,落点贵州普定县沙家马场,后由于多种原因,于开字辈到关岭县北口光阳寨。“约启开学 大成之礼”为原有家谱,大字辈为光阳组始发老人(即何大伦)以下有四房,即何成举,何少青,何成章,何少荣。另有一房为五福之外,住关岭县高坡田寨(家谱被不小心火烧,找不到之后的家谱)
浏览:0
李氏族谱
李氏族谱
李氏族谱年代很久,本族谱从先祖“永”字辈开始,祖居江苏扬州的犹龙堂李氏家族,
浏览:0
太氏族谱
太氏族谱
浏览:0
太阳花家谱
前 言 母亲是家庭的标志和实质的中心,然而传统家谱却以父系为中心。为还家庭以本来面目,也为纪念勤劳、贤惠、无私的家母,让身体里混存着她的基因的后生世代相传,予破父系家谱的一统天下,开母父二维多姓氏家谱之先河,以“太阳花”命名,用母名汤余花前2字的韵母首字母和花的拼音字母合成:TYHUA,即名《太阳花家谱》 取太阳花的顽强生命力之意。 予应用《族谱网》之家谱编辑工具及其互联云平台,无纸化创建本家谱。家人入谱可不分姓氏、男女、贵贱,遇有填丁、入学、升学、获奖,就职、升职、功名、成果及婚丧嫁娶,皆应及时入谱。入谱不讲仪式,记录不规格式,摒弃浮华,择其精要。 为母记录要认真,为父督促要及时。 展后生成长过程,盼吾家英才辈出。 创建人:詹煌生 2020年4月17日于北京
浏览:0
太极拳导读知识
吴氏太极拳
吴氏太极拳
吴式太极拳是中华传统拳术之一。吴式太极拳的创始人是吴鉴泉。吴鉴泉的父亲吴全佑师从杨露禅学习太极拳,吴鉴泉在杨式小架太极拳的基础上逐步修订,改进修润形成了一个新的流派,名为“吴式太极拳”。吴式太极拳以柔化著称,架子斜中寓正、松静自然,大小适中。推手时,守静而不妄动,以善化见长。吴式太极拳,分南北两派,南派为吴鉴泉宗师传承,其传人主要有吴公藻、吴公仪、吴英华、马岳梁、徐致一等。北派为王茂斋宗师传承,其传人主要有王杰(子英)、王倜(子超)、赵铁庵、修丕勋、彭广义(仁轩)、杨禹廷等,再传有赵安祥、李经梧、王培生、修良、修占、战波等。修良、修占又传修淑玉、崔钰臣、周旭林等。北派吴式向南传播的还有吴图南系的莫韫龙(莫斐之子)莫斐为吴图南上世纪30年代弟子。莫韫龙主要传播吴式南国神韵太极。
浏览量:1206次
武氏太极拳
武氏太极拳
武氏太极拳是汉族传统太极拳五大流派之一,起源于清朝咸丰年间的汉族传统拳术,由河北人武禹襄所创,至今大约有130年的历史。武氏太极拳理法原理丰富完整又邃密细腻,“以求太极(内形)为主,走内劲,以意行气,练精、气、神三者合一”。技艺特点是“因敌变化、借力打人”,用意气的变换来支配外形的运动,强调走内劲而不露外形,达到人为我制,而我不为人制的神奇境界。武派(武式)太极拳是先生在、太极拳的基础上,根据练功方面的感悟而创编的差式小巧紧凑,集强身、防身、修身为一体,适合文人修炼的太极拳。武禹襄先生在对这套拳法身体力行的实践中,形成了简炼精要、无一浮词的经典之作——武式。武式太极拳,手高不过眉,远不出足,双手各管半个身子,互不逾越,讲究内外三合,进退须有折叠,内潜之气支配外形,行云走架,双足如在大地上写书法,一笔一划严守格律,与人交手,不重招数,注重接劲打劲。武式太极拳融儒家文化、道家养生、中医保健、武术强身于一体,具有增寿益智、祛病健体、美容塑身的功效。常练武式太极拳,能有效“缓解精神压力,祛除生理疾病”,对治疗疲劳综合症和慢性病有显著效果。武式太极拳拳架内固精神、外示安逸、体态端庄、气势腾挪、开合有致、紧凑精巧,是文人化的太极拳术,尤其适合高级知识分子阶层养身、强身、修身。
浏览量:1345次
陈氏太极拳
陈氏太极拳
太极拳,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以中国传统儒、道哲学中的太极、阴阳辩证理念为核心思想,集颐养性情、强身健体、技击对抗等多种功能为一体的中国传统拳术。 陈氏太极拳尤其要求立身中正,八面支撑,使身体内外各部位都建起巩固的防线,形成一身备五弓的蓄发之势。若遇劲敌,则内劲可猝然发出,制敌于转瞬之间。2006年,陈氏太极拳被列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浏览量:1217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