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十三经

十三经

十三经是十三部儒家经书的合称,是儒学的核心文献,包括《周易》、《尚书》、《诗经》、《周礼》、《仪礼》、《礼记》、《左传》(附《春秋》)、《公羊传》、《穀梁传》、《孝经》、《论语》、《尔雅》、《孟子》。“十三经”的整体性概念成熟于明朝(1368-1644),以万历十二年(公元1584年)神宗颁布诏令钦定《十三经注疏》为完全确立的标志;是从汉武帝(前156-前87在位)确立五经博士开始,学术潮流与政治权力不断调整儒家经书名目的共同成果,是儒家经书的最近一次结集。

十三经的内容庞杂,来源及时代不一,主要形成于先秦,既有孔子(前551-前479,春秋末期)之前已经长期流传的古代文献,也有主要由战国(前468-前221)儒家学者编写的著述。其中一部分与孔子、早期儒家思想和其他儒家典籍的关系存在争议,如《春秋》、《周礼》、《左传》。更强烈的争议是所谓的“伪书”问题,如今本《尚书》的部分篇目。

儒家经书的整理、加工、流传与...

十三经相关文献
《四库全书》经部之十三经
《四库全书》经部之十三经,“十三经”是指十三部儒家经典,即《周易》、《尚书》、《诗经》、《周礼》、《仪
查看全文
《四库全书》经部之十三经
《四库全书》经部之十三经,“十三经”是指十三部儒家经典,即《周易》、《尚书》、《诗经》、《周礼》、《仪
查看全文
十三经注疏
概念“十三经注疏”与“十三经”两个整体性概念一同成熟于明朝。万历十二年(1584)神宗皇帝诏令钦定《十三经注疏》,并命京师国子监校勘印行。此为帝王朝廷首次将十三部经书、一套代表汉唐经学的特定注解一起赋予官方地位,标志着这两个概念完全确立。“注”即注释,也写作“注”,是对经书正文的注解,主要说明字义、通假、名物、制度,也阐发义理;在《十三经注疏》中的各部注,还有“传”、“章句”、“故(诂)”、“解”等名称。其中《春秋经传集解》、《春秋穀梁传集解》、《论语集解》均名“集解”,但前者意为集合《春秋》经文与《左传》传文一并注解,后二者意为集合多家前人的注解。“疏”即疏通,是对经文和旧注的进一步说明,重点在于串讲文意、阐发义理。从树立官方学术的角度,历代朝廷将其组织学者编写的疏称为“正义”。疏与注的关系是“疏不破注”,即疏的思想内容不去破坏注的体系,只在注的框架内讲解。作者、年代与内容构成各部注、疏...
查看全文
儒家十三经之《仪礼》——历史来源
《仪礼》中记载的一套礼仪,带有极其明显的阶级烙印。但还不能说所有的仪节全是阶级社会的产物,因为其中有些形式是从氏族制时期传袭下来的礼俗。所以通读这书,不仅能了解周鲁各国贵族生活的一些侧面,还可以从中窥探远古的史影。比如冠礼,就是由远古氏族制时期的成丁礼变化而来的。杨宽在《冠礼新探》中说:“成丁礼也叫入社式,是氏族公社中男女青年进入成年阶段必经的仪式。按照当时的习惯,男女青年随着成熟期的到来,需要在连续几年内,受到一定程序的训练,使具有必要的知识、技能和坚强的毅力,具备充当正式成员的条件……如果训练被认为合格,成年后,便可参与成丁礼,成为正式成员,得到成员应有的氏族权利,如参加氏族会议、选举和罢免酋长等,还必须履行成员应尽的义务,如参加主要的劳动生产和保卫本部落的战斗等。”到了奴隶制社会,冠礼成为贵族在本族中举行的“成丁礼”了。贵族袭用了传统的形式,而赋予了新的内容,举行这种冠礼的目的是:巩...
查看全文
什么是十三经
《十三经》是指在南宋形成的十三部儒家经典。分别是《诗经》、《尚书》、《周礼》、《仪礼》、《礼记》、《周易》、《左传》、《公羊传》、《谷梁传》、《论语》、《尔雅》、《孝经》、《孟子》。 《十三经》是儒家文化的基本著作,就传统观念而言,《易》、《诗》、《书》、《礼》、《春秋》谓之“经”,《左传》、《公羊传》、《谷梁传》属于《春秋经》之“
查看全文
十三经相关标签
十三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