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学名:Nelumbo nucifera)是莲科莲属多年生草本出水植物,又称荷花莲花,古称芙蓉菡萏芙蕖。荷花原产于中国,在水中生活,通常被种植于池塘之中。花一般盛开于夏季,荷花也因而成为夏日之风物。

荷花的根茎种植在池塘或河流底部的淤泥上,而荷叶挺出水面。故说莲花是出淤泥而不染。在伸出水面几厘米的花茎上长着花朵单朵,少数花茎上长著双朵或更多。荷花一般长到150厘米高,横向扩展到3米。荷叶最大可达直径60厘米。引人人注目的莲花最大直径可达20厘米。

荷花有超过800个栽培品种,花色从雪白、黄色到淡红色及深黄色和深红色,其外还有分洒锦等等的花色。

莲花可以用种子或根茎繁殖。特别的是,其种子莲子可以存活上千年。有科学家培育了一些有千年历史的莲子,繁殖出来的荷花依然生机盎然 。大连市普兰店区曾出土过千年前的古莲子。在郑州大河村仰韶文化遗址中发现的两枚古莲子,有超过3000年历史,但是过于珍贵,未进行栽培...

莲简介资料
Nelumbo nucifera、Gaertn
荷花是花莲县的县花、济南市的市花、又为澳门的区花;荷花还是印度和越南的国花
Ⅱ级(
荷花有超过800个栽培品种,花色从雪白、黄色到淡红色及深黄色和深红色,其外还有分洒锦等等的花色
中国古代的文学家认为荷花圣洁高雅,所以在古代诗词歌赋,经常会有歌颂荷花的篇章。比如曹植在《芙蓉赋》中说“览百卉之英茂,无斯华之独灵”,《群芳谱》中说,“凡物先华而后实,独此华实齐生。百节疏通,万窍玲珑,亭亭物华,出于淤泥而不染,花中之君子也。”周敦颐的《爱莲说》写到“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是对荷花最出名的赞誉。、印度教把莲花和拉克希米神联系起来。、相对于印度教,佛经对于莲花的记载更为广泛,莲花几乎可以和“佛”划上等号。在佛教符号体系中,莲花代表漂浮在欲望的污水上,身体、言语和心灵的纯洁。佛通常被描写坐在巨大的莲花和莲叶上
植物界
莲 N. nucifera
莲相关文献
莲茸
以莲茸为馅料的食品莲茸包月饼水晶包糯米糍汤丸
查看全文
睡莲和莲的区别睡莲和莲二者的外观虽然相似,但亲缘关系甚远,两者可从其叶子的生长位置和叶子的形状区分开来。睡莲不是莲花的一个亚种,很多人因为误读,而把睡莲叫做荷花,两者不是同一种植物。1981年的克朗奎斯特分类法单独分出一个莲科,根据其外观放入睡莲目,1998年根据基因亲缘关系分类的APG分类法认为本科应放入山龙眼目。莲花喜好高热高湿的环境,在温带分布的品种于冬天时的泥土上常绿部位会枯萎,藕茎会膨大。而热带的品种多为常绿部位不枯萎,藕茎膨大不明显。种植荷花依赖走茎繁殖,如果走茎生长受到阻碍,开花性将受到影响,植株也会长的相对娇小。种植荷花的盆器依种类有别,迷你品种15厘米宽、10厘米深的盆即可种植,小型品种则是25厘米宽、15厘米深的盆,中型品种需40厘米宽、30厘米深的盆,大型品种需要田植,需60厘米以上宽的盆,90厘米以上的深度方可达到最佳生长,但有些品种可随着盆子改变大小,有些品种在过...
查看全文
艾莲娜·费丝莲娜
外部链接官方网站(俄文)官方网站(英文)艾莲娜·费丝莲娜的女子网球联合会官方资料(英文)艾莲娜·费丝莲娜的国际网球总会职业/青少年官方资料(英文)FedCup-Playerprofile-ElenaVESNINA(RUS)
查看全文
莲科
外部链接在L.Watson和M.J.Dallwitz(1992年)《有花植物分科》中的莲科ITIS中的莲科NCBI中的莲科GRIN中的莲科
查看全文
莲属
特征睡莲和荷花的区别睡莲和荷花二者很像,主要的区别是在叶子的生长位置和叶子的形状。睡莲-叶子贴在水面,叶有深裂缝。荷花-叶子伸出水面,叶圆形,无裂缝。
查看全文
莲相关标签
药用植物
中草药
莲属
根茎植物
夏季
夏日风物
花卉
池塘
出淤泥而不染
根菜类
植物
家族谱大览
9.麻城李氏宗谱, 9, 卷8: 世传 泮公 元二 守忠 启兴 得莲 16世成法公起, 1930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青莲堂, 民国19[1930]续修. 11册 : 插图. 修谱人员 : 李先进,字耀廷 ; 李先达,字子尚 ; 李先举,字雨村 ; 李训礼,字焕云. 麻城始祖(1世) : 李季八. 由江右迁麻城西陵李家坝. 生二子 : 李谷中(留居坝上) ; 李玄中(此谱之祖). 龙骨寺祖(3世) : 李兴山. 玄中公之子. 迁居龙骨寺. 生二子 : 李义一 ; 李义二. 派祖(4世) : 李义一. 生六子. 此谱为次子本初公后裔谱系. 派祖(4世) : 李义二. 生四子. 此谱含长子景初公后裔谱系. 李家山支祖(6世) : 李和春(本初公之子,由龙骨寺迁义合区李家山) ; 李雍春(景初公之子,义合区三房基). 和春公下三支(8世) : 李渭 ; 李夏 ; 李泮. 皆文运公之子. 雍春公下一支(9世) : 李元太,字明宇. 下一子 : 李守文,字美玉,行一(居李家畈). 渭公生二子(9世) : 李元龙 ; 李元肇. 夏公生一子(9世) : 李元一. 下一支: 李守道,字楚若,行二(居河奈边). 泮公生一子(9世) : 李元二. 下三支: 李守忠(居邓家山) ; 李守信(居大塆) ; 李守诚(居阊家河). 元龙公生三子(10世) : 李守春(居大河边,熊家冲等地) ; 李守德(居红桃垇) ; 李守法(居大湾). 元肇公下二支(10世) : 李守明(居大湾,莺嘴岩等地) ; 李守选(居白果树塆). 龙骨寺支16世祖 : (清) 李成斗,字文斗,行一(士美公之子) ; 李成凤,字文凤行一 ; 李成学,字文学,行一 (皆士贤公之子). 系留居龙骨寺原址之希春公之后. 新编字派 : 成学宗先训 光明裕世昌 贻谋恒远绍 瑞庆锡腾芳. 散居地 : 湖北省麻城县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编目. 书名页题及版心题 : 李氏宗谱 卷端题 : 李氏支谱
浏览:100
周氏宗谱(爱莲堂)
此谱为能即时提供网路用户搜寻, 谨有简略讯息, 谱书影像内容未经审阅. 如有错误, 请透过「意见回馈」反应.
浏览:0
颍川衍派莲山堂陈氏族谱
收藏者: 浙江省金华市金华成蹊信息发展有限公司 为能实时提供网络用户搜寻, 此书谨有简略讯息, 谱书影像内容未经审阅. 如有错误, 请透过「意见反馈」反应.
浏览:100
齐郡宁氏莲邵续修家乘 [157卷,首1卷,补遗1卷]
原书 : [出版地不详] : 崇礼堂, 1994. 172册 : 世系表. 注 : 卷133缺. 受姓始祖 : (周) 季亹公. 食采于宁而受姓. 远祖 : (隋) 宁干. 始祖 : (南宋) 宁时发,字含章,号四郎. 江西莲花神泉祖 : (宋元之际) 宁衡甫,字文斗,行福一郎. 下有一子 : 宁诚叟,字道荣,号以明,名得志. 江西莲花瑶口始迁祖 : (宋元之际) 宁以开,字芳泰,行号阳一郎. 明甫公长子. 以开公下四子 : (元) 宁攀魁,字如元,号文一郎 ; 宁攀龙,字如光,号文二郎 ; 宁攀桂,字如显,号文三郎 ; 宁攀武,字如忠,号文四郎. 湖南邵阳始迁祖 : (元) 宁道可,字仕南. 散居地 : 江西省莲花县, 湖南省邵阳县, 衡阳县, 浏阳县, 及四川省彭水县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 卷端题, 及版心题编目.
浏览:0
齐郡宁氏莲邵续修家乘 [157卷,首1卷,补遗1卷]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崇礼堂, 1994. 172册 : 世系表. 注 : 卷133缺. 受姓始祖 : (周) 季亹公. 食采于宁而受姓. 远祖 : (隋) 宁干. 始祖 : (南宋) 宁时发,字含章,号四郎. 江西莲花神泉祖 : (宋元之际) 宁衡甫,字文斗,行福一郎. 下有一子 : 宁诚叟,字道荣,号以明,名得志. 江西莲花瑶口始迁祖 : (宋元之际) 宁以开,字芳泰,行号阳一郎. 明甫公长子. 以开公下四子 : (元) 宁攀魁,字如元,号文一郎 ; 宁攀龙,字如光,号文二郎 ; 宁攀桂,字如显,号文三郎 ; 宁攀武,字如忠,号文四郎. 湖南邵阳始迁祖 : (元) 宁道可,字仕南. 散居地 : 江西省莲花县, 湖南省邵阳县, 衡阳县, 浏阳县, 及四川省彭水县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 卷端题, 及版心题编目.
浏览:0
齐郡宁氏莲邵续修家乘 [157卷,首1卷,补遗1卷]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崇礼堂, 1994. 172册 : 世系表. 注 : 卷133缺. 受姓始祖 : (周) 季亹公. 食采于宁而受姓. 远祖 : (隋) 宁干. 始祖 : (南宋) 宁时发,字含章,号四郎. 江西莲花神泉祖 : (宋元之际) 宁衡甫,字文斗,行福一郎. 下有一子 : 宁诚叟,字道荣,号以明,名得志. 江西莲花瑶口始迁祖 : (宋元之际) 宁以开,字芳泰,行号阳一郎. 明甫公长子. 以开公下四子 : (元) 宁攀魁,字如元,号文一郎 ; 宁攀龙,字如光,号文二郎 ; 宁攀桂,字如显,号文三郎 ; 宁攀武,字如忠,号文四郎. 湖南邵阳始迁祖 : (元) 宁道可,字仕南. 散居地 : 江西省莲花县, 湖南省邵阳县, 衡阳县, 浏阳县, 及四川省彭水县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 卷端题, 及版心题编目.
浏览:0
莲导读知识
周敦颐的简介
周敦颐的简介
周敦颐,原名周敦实,字茂叔,号濂溪,谥号元公,世称濂溪先生。周敦颐是悲北宋五子之一,宋朝理学思想的开山鼻祖、文学家、哲学家。著有《周元公集》《爱莲说》《太极图说》《通书》(后人整编进《周元公集》)。 周敦颐在治学中,提出许多新问题,并作出新的论断,把儒学推进了一步。他所提出的无极、太极、阴阳、五行、动静、主静、至诚、无欲、顺化等理学基本概念,为后世的理学家反复讨论和发挥,构成理学范畴体系中的重要内容。成为宋明理学的开山祖师,南宋理宗时,诏从祀孔子庙堂,其理学奠基者地位为官方所承认。 周敦颐酷爱雅丽端庄、清幽玉洁的莲花,曾于知南康军时,在府署东侧挖池种莲,名为爱莲池,池宽十余丈,中间有一石台,台上有六角亭,两侧有“之”字桥。他盛夏常漫步池畔,欣赏着缕缕清香、随风飘逸的莲花,口诵《爱莲说》。自此莲池名震遐迩。 九江的烟水亭最初是由周敦颐修建的,因为亭在湖心,一墩如月,故名“浸月亭”。后不断兴废,取“山头水色薄笼烟”之意境,改名“烟水亭”。清顺治十七年,巡道崔抡奇复修烟水亭建立五贤阁,奉周敦颐为五贤之一。九江市区现在还有濂溪路、濂溪居委会等。
浏览量:1166次
爱莲堂
爱莲堂
爱莲堂出自北宋文学家、哲学家周敦颐的《爱莲说》,他“出淤泥而不染”一生清正廉洁,周敦颐最喜欢莲花,他把莲花比作花中君子,虽然生长在河底的淤泥中,却一尘不染,在清洁的水里洗濯,也丝毫不显妖艳。周敦颐将这视为君子的品质。周敦颐后裔堂号便取“爱莲堂”,以此来纪念先人。如今的爱莲堂里供奉着周氏先贤周敦颐、周恩来、鲁迅的画像与照片,附近菜园中的石碑上仍然有模糊的字迹,记载着爱莲堂曾经的兴盛。爱莲堂原是周子舅父郑向庄房,处蒸水南北河风交汇衡邵驿道柘里渡边,门前有阔池种有荷花,晨露凝珠荷叶上随风舞动逗人喜爱,是西入衡州第一景——故名露水塘。因此地凉爽周子在衡逢夏来此避暑读书,三世孙周兴继“仰曾祖濂溪公遗迹在衡不忍离去”循迹而居,置濂溪公祭祀田四百亩(柘里三百里亩,石田一百亩)。高新区柘里村爱莲堂一直是古代衡阳祀奉周敦颐重要场所,抗日战争胜利后,此地便成了衡阳周敦颐后裔们祈祖之地。解放后该建筑曾数次遭之险。但都被当地周氏后裔千方百计地保存下来。
浏览量:1898次
爱莲堂24世字辈
爱莲堂24世字辈
江苏沭阳爱莲堂周氏辈字:守成立业,世绪延长,家训礼仪,伦道有方。通过深入了解姓氏字辈,我们可以发现同一个姓氏包含了很多不同的字辈,比如某个省份的同一姓氏就会有很多种字辈,甚至说距离较近的地区同一姓氏也不相同。这主要是跟姓氏分支有关。也就是一个姓氏可能分出好几支,但是随着发展,每一支之间并不熟悉,所以同一支的人会记录支内每个人,但对于其他支,就只记录了第一代和那一代安家的地址,其他具体的信息并不会记录到自己这一支的族谱中。所以虽是同一个姓氏,不同支的族谱是不一样的。爱莲堂是周姓的堂号,是取自周敦颐的《爱莲说》。但是周姓有很多其他的堂号,比如主要堂号:细柳堂。还有一些自立堂号:世德、亦政、诵芬、清白、继述、绍濂、世善、大本、承志、景濂、雍睦、惇叙、忠厚、敬爱、集贤、永思、承思、濂溪、敦稼、孝思、叙伦、笃祐、笃亲堂等。字辈跟堂号也是对应的,以周姓为例,爱莲堂对应了其中一种周姓字辈,其他的堂号可能对应着另外一种的堂号。而且字辈还跟地区挂钩,就算堂号是一样的,但是地区不同,字辈也就可能不同。汝南堂周氏字辈:道启玉光嘉,在文才世美,宏学慎修为,发荣良有以。原派语:必子尚一,士孔世维,令文宗正,永思志伟。敦睦堂周氏新订派语:世兴锡本,立业敦诚,远昭祖泽,大振家声,贤能应连,忠孝余英,永聊宗谊,代会隆平。
浏览量:2071次
周敦颐写的《爱莲说》
周敦颐写的《爱莲说》
《爱莲说》的作者是北宋理学家周敦颐,文章中描写了莲花的形态,赞颂了莲花坚贞的品格,也是在表现作者洁身自好的人格和洒脱的胸襟。《爱莲说》的原文:“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其中“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是其中最出名的句子,被世代传唱,成为称赞他们品性高洁的高频诗句。在原文中,周敦颐以这两句暗指官场黑暗,要在官场上保持自己高洁的品格,就如同莲花出淤泥而不染那么难。同时也借莲花可以出淤泥不染来表示自己不愿同流合污的决心。周敦颐为官正直,为民做主,晚年的时候著书明道,洁身自爱,颐养天年,这就是他洁身自好、淡泊明志的表现。
浏览量:927次
采莲曲南北朝萧纲
采莲曲南北朝萧纲
《采莲曲》是南朝梁简文帝萧纲的诗作。采莲曲晚日照空矶,采莲承晚晖。风起湖难渡,莲多采未稀。棹动芙蓉落,船移白鹭飞。荷丝傍绕腕,菱角远牵衣。《采莲曲》是乐府旧题,多描写江南女子采莲的情景。萧纲这首诗袭用旧题,用清丽浅显的语言,写出了江南美丽风光。薄暮时分,湖面清波粼粼,诗人乘兴荡着小舟去采莲。晚风吹来,水波荡漾,诗人乘舟进入了一片茂密的莲花丛中,“莲多采未稀”一句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诗人接着描写小船在莲花丛中穿行的景象,稍微动一动船桨,就惊起了一群白鹭,诗人这才惊觉已经到了莲塘深处。“荷丝傍绕腕,菱角远牵衣”写的是诗人置身其间的感受,通过细节,具体而微地刻画了“莲多采未稀”情景。全诗情韵流动,通过写景,将诗人的闲情逸致流露出来,诗风清新自然、平易流畅。
浏览量:1024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