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大乘显识经

大乘显识经

大乘宝积部·第0049部

大乘显识经二卷

中天竺国沙门地婆訶罗奉诏译
大乘显识经简介资料
子部
相关人物
大乘显识经相关文献
大乘起信论
内容本论主要阐述了于大乘佛教生起正信的理论,简明扼要地概述了如来藏唯识学派思想,体现了汉传佛教部分宗派所推崇的即身成就见性成佛之宗旨。主要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因缘分”,叙述造本论的目的在于让人们正确地了解大乘佛法的根本旨意,从而通过修行脱离苦恼、证得极乐;第二部分为“立义分”,确立本论的中心论点;第三部分为“解释分”,详细阐释主题,为全论之重点所在;第四部分为“修行信心分”,着重指出通过修行鉴定大乘佛法的重要性;第五部分为“劝修利益分”,显示依据本论进行修行将带来的功德利益。版本本论以南朝梁真谛三藏的译本较为流行,译于太清四年(公元550年),有说此真谛译本为智恺执笔于承圣三年(公元554年),称为梁译;另外,唐代实叉难陀重译此论,称唐译。据说玄奘大师至印度求学时,曾经将此书自汉译梵。近代杨仁山居士曾经与英国传教士李提摩太(RichardTimothy)合作将本书合译成英文。注疏对本...
查看全文
《摄大乘论》
《摄大乘论》(梵文:Mahāyānasaṃgraha),古印度无著(4世纪)所作。汉文有三个译本:陈真谛译《摄大乘论》三卷,北魏佛陀扇多译《摄大乘论》二卷,唐玄奘译《摄大乘论本》三卷。其中真谛和玄奘的译本对汉传佛教影响较大,真谛还因此开创了摄论派。此外,还有藏译一种,玄奘译本与藏译本十分接近。《摄大乘论》是对古印度《大乘阿毗达磨经》(未传入中国)“摄大乘品”的解释论述,对比小乘,阐述大乘教义,着重宣传瑜伽行派的唯识观点。对《摄大乘论》的注释书有印度世亲(4-5世纪)著的《摄大乘论释》,有三种汉文译本:南朝陈真谛译本十五卷、隋达摩笈多和唐玄奘译本各十卷;此外,还有印度无性著的《摄大乘论释》,唐玄奘译,十卷。
查看全文
摄大乘论
译本《摄大乘论》流传到中国以来,一共有三个译本:一、北魏佛陀扇多译,二、陈真谛译,三、唐玄奘译《摄大乘论本》。玄奘译本是近现代研究摄大乘论的法师所主要采用的版本,吕澂将藏译《摄大乘论》转译汉语为《西藏传本摄大乘论》。摄大乘论释《摄大乘论》在印度时期就有高僧对其做注解。世亲造《摄大乘论释》,有三个译本:陈真谛译、隋笈多共行矩等译《摄大乘论释论》和唐玄奘译。无性造《摄大乘论无性释》,有玄奘译本,其“展转摄藏”说开启了《成唯识论》“相互摄藏”说。内容构成本论分为十一品,第一品为序品,其他十品诠释了“十相殊胜殊胜语”:总摽纲要分所知依分:阿赖耶识,说名所知依体。所知相分:三种自性,一依他起自性,二遍计所执自性,三圆成实自性,说名所知相体。入所知相分:唯识性,说名入所知相体。彼入因果分第五:六波罗蜜多,说名彼入因果体。彼修差别分:菩萨十地,说名彼因果修差别体。增上戒学分:菩萨律仪,说名此中增上戒体。
查看全文
大乘佛教
大乘佛教是梵文Mahayana的意译,音译“摩诃衍那”。“摩诃”是“大”之意,“衍那”谓乘载(如船、车)或“道路”。它是由大众部佛教发展而来的佛教教派之一,产生于公元一世纪。当时印度奴隶制逐渐衰落,封建社会开始兴起,但阶级关系复杂,各种宗教思潮互相排斥,互相吸收形成的派别。作为佛教的两大宗派之一。该派重视利他,即利益大众、解脱大众的行为,有着类似人类大同的思想,强调“庄严国土,利乐有情”,认为永无休止地利他,便是涅槃。同时,又特别强调发菩萨之大慈悲心,认为任何人皆与一切众生都有同体关系,犹如海水之于大海,故鼓励服务众生,鼓励“六度”和“四摄”的行为;号召尽一切学,以利众生。流传于中国汉族地区以及朝鲜、日本、越南等,佛典主要为汉文的一支称“汉语系”;流传于中国之藏、蒙、土、羌、裕固等民族地区,以及蒙古、苏联西伯利亚地方和印度北方,佛典主要为藏语的一支称“藏语系”。而“汉语系”、“藏语系”又皆
查看全文
阿毘达磨大乘经
内容《阿毘达磨大乘经》是由菩萨所说,其中提到大乘佛教,有十殊胜。《摄大乘论》中,以《阿毘达磨大乘经》中有提到阿赖耶识,作为阿赖耶识是释迦牟尼所说的证明。印顺法师认为,一意识论者是由《阿毘达磨大乘经》衍生出的流派。
查看全文
大乘显识经相关标签
佛教
宗教
佛藏
大藏经
经藏
宝积部
东方古籍
家族谱大览
明经胡氏宗谱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出版者不详] 清康熙58[1719]. 12册 : 插图, 世系表. 原书收藏于纽约哥伦比亚大学东亚图书馆 考川始迁祖 : (唐) 胡明经. 散居地 : 安徽省婺源县等地
浏览:0
谷氏宗谱(库经堂)
此谱为能即时提供网路用户搜寻, 谨有简略讯息, 谱书影像内容未经审阅. 如有错误, 请透过「意见回馈」反应.
浏览:0
明经胡氏宗谱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出版者不详] 清康熙58[1719]. 12册 : 插图, 世系表. 原书收藏于纽约哥伦比亚大学东亚图书馆 考川始迁祖 : (唐) 胡明经. 散居地 : 安徽省婺源县等地
浏览:0
明经胡氏宗谱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出版者不详] 清康熙58[1719]. 12册 : 插图, 世系表. 原书收藏于纽约哥伦比亚大学东亚图书馆 考川始迁祖 : (唐) 胡明经. 散居地 : 安徽省婺源县等地
浏览:0
明经胡氏宗谱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出版者不详] 清康熙58[1719]. 12册 : 插图, 世系表. 原书收藏于纽约哥伦比亚大学东亚图书馆 考川始迁祖 : (唐) 胡明经. 散居地 : 安徽省婺源县等地
浏览:0
拗柴胡氏显隆系本源房八修谱 [7卷,首末各1卷]
原书 : [出版地不详] : 安定堂, 2003年梓. 9册 : 插图, 世系表, 肖像. 收藏者 : 中国湖南图书馆. 一世远祖 : 阏父. 有虞氏十五世孙. 受姓祖 : 满. 阏父之子,谥胡,后以为姓. 初祖 : (宋) 胡文定,讳安国,字康侯,号青山,别号草庵,称武夷先生. 原籍福建崇安,徙楚之湘潭. 拗柴祖 : (元明之际) 胡德祥,字达海,号通甫. 迁茶陵. 派祖 : (明) 胡显隆,字道清. 德祥公之四世孙. 徙衡山. 房祖 : (明) 胡本源. 显隆公五子. 二大支祖 : (明清之际) 胡国常,字继宇 ; 胡国荣,字琴宇. 散居地 : 湖南省湘潭县, 衡山县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 及版心题编目.
浏览: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