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人物百科

大乘起信论

2020-10-16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1400
转发:0
评论:0
内容本论主要阐述了于大乘佛教生起正信的理论,简明扼要地概述了如来藏唯识学派思想,体现了汉传佛教部分宗派所推崇的即身成就见性成佛之宗旨。主要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因缘分”,叙述造本论的目的在于让人们正确地了解大乘佛法的根本旨意,从而通过修行脱离苦恼、证得极乐;第二部分为“立义分”,确立本论的中心论点;第三部分为“解释分”,详细阐释主题,为全论之重点所在;第四部分为“修行信心分”,着重指出通过修行鉴定大乘佛法的重要性;第五部分为“劝修利益分”,显示依据本论进行修行将带来的功德利益。版本本论以南朝梁真谛三藏的译本较为流行,译于太清四年(公元550年),有说此真谛译本为智恺执笔于承圣三年(公元554年),称为梁译;另外,唐代实叉难陀重译此论,称唐译。据说玄奘大师至印度求学时,曾经将此书自汉译梵。近代杨仁山居士曾经与英国传教士李提摩太(RichardTimothy)合作将本书合译成英文。注疏对本...

内容

本论主要阐述了于大乘佛教生起正信的理论,简明扼要地概述了如来藏唯识学派思想 ,体现了汉传佛教部分宗派所推崇的即身成就见性成佛之宗旨 。

主要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因缘分”,叙述造本论的目的在于让人们正确地了解大乘佛法的根本旨意,从而通过修行脱离苦恼、证得极乐;第二部分为“立义分”,确立本论的中心论点;第三部分为“解释分”,详细阐释主题,为全论之重点所在;第四部分为“修行信心分”,着重指出通过修行鉴定大乘佛法的重要性;第五部分为“劝修利益分”,显示依据本论进行修行将带来的功德利益。

版本

本论以南朝梁真谛三藏的译本较为流行,译于太清四年 (公元550年) ,有说此真谛译本为智恺执笔于承圣三年(公元554年) ,称为梁译;另外,唐代实叉难陀重译此论 ,称唐译。

据说玄奘大师至印度求学时,曾经将此书自汉译梵 。近代杨仁山居士曾经与英国传教士李提摩太( Richard Timothy )合作将本书合译成英文。

注疏

对本书的注疏,历代甚多,其中以隋代慧远的《大乘起信论义疏》、新罗元晓的《大乘起信论疏》、唐代贤首法藏的《起信论义记》最为重要,三书合称为《起信论三疏》。

考证

关于《大乘起信论》的著者、译者及其是否为来自印度佛教的学说,在佛教不同宗派间和学术界内,历来众说纷纭、争论不断 。

史料记载

隋朝开皇十四年法经等著《众经目录》记载当时传说本论为真谛译,但是因为此论未见于真谛译经目录中,将它归属于疑惑部 ,此目录所记载的真谛译作除二则列为疑惑之外都记为在陈代所译 。唐朝智昇《开元释教录》称隋朝《众经目录》将《大乘起信论》列入疑惑录是错误的 。

隋朝开皇十七年费长房著《历代三宝纪》引述了二篇真谛三藏译经目录,分属梁代与陈代,本论为梁代所译,时间为太清四年(公元550年) ,此说为《大唐内典录》及其后的译经目录所承袭,《历代三宝纪》提及了真谛弟子曹毘所作《真谛三藏历传》。唐朝道宣《续高僧传》引述了《真谛三藏历传》,其记载的真谛译经的部数及卷数,是《历代三宝纪》所引二篇目录的总和 。

马鸣菩萨的禅观法门由姚秦鸠摩罗什传译于《坐禅三昧经》之中 ,作为譬喻师的代表人物 ,时人以马鸣、龙树先后并举 ,鸠摩罗什所传禅法甚至被称为“宣马鸣所述” 。隋朝净影慧远《大乘起信论义疏》记载,在《心论》、《杂心论》和《成实论》 流行之后,马鸣菩萨依据《楞伽经》造《大乘起信论》 。

《开元释教录》引用了《续高僧传》的真谛传记,在《历代三宝纪》和《大唐内典录》的基础上,对真谛梁、陈二代译经目录进行了订正 ,并补充记载《大乘起信论》为马鸣所造 。

《历代三宝纪》提及慧恺在陈代于广州笔受《摄大乘论》,《续高僧传》有智恺投奔岭南协助真谛译经等的详细记载 。现在流通的真谛译本前,有唐朝时附加的题为智恺所写《大乘起信论序》 ,记载此论为马鸣造真谛译,智恺执笔于承圣三年(公元554年) ,此说与唐朝《新译大乘起信论序》有关记载相同 ,《新译大乘起信论序》记载当时法相宗据《成唯识论》而“诽毁”《大乘起信论》 。《开元释教录》将二序所记的承圣三年癸酉,更正为承圣二年癸酉 。《大乘起信论序》记载的智恺助译事迹及史地要点与古说不同,现在的学术界对此序的译经记载一般不予采信。

唐朝靖迈《古今译经图纪》引用了与《历代三宝纪》类似的真谛二代译经总录,含有《大乘起信论》,但没有提及每部经的具体译出时间,提到惠恺笔受,但未指明他于何时何地所受何经 。唐朝法藏在《古今译经图纪》记载上基础上结合《大乘起信论序》等记载而自成一说 。

姚秦鸠摩罗什译《马鸣菩萨传》和元魏吉迦夜译《付法藏因缘传》属譬喻因缘部类,不提及马鸣之著述,这也引发后世怀疑,《大乘起信论》并不是由马鸣所造。唐代均正著《四论玄义》,其中认为此论是由地论师所造,非由马鸣所造 。晚唐新罗珍嵩称《大乘起信论》依据《渐刹经》而造 。

印度传译说

但也有很多学者持相反看法,如前田慧云、境野黄洋、松本文三郎、羽溪了谛、常盘大定、林屋友次郎、铃木宗忠、宇井伯寿、平川彰,以及汤用彤、周叔迦等人,认为没有确切证据证明本论为中国人伪造,即便不是马鸣造真谛译,也应该维持此论由印度传入翻译之隋朝古说 。宇井伯寿在比较真谛译经的各种记录后,认为此论的确是由真谛译出,原本来自印度 。平川彰认为《大乘起信论》中“故”字的用法,近于梵文语法,与汉语不同,等理由支持它是由印度著作汉译而成 。

影响

本论文字流畅、条理清晰,在论藏中较为平易近人,汉传佛教中很多宗派,例如华严宗、天台宗、禅宗、净土宗等皆受其影响,是真常唯心论的典型论著。有学者称,其“一心开二门” 的理论指出心能从超越性及现实性的两面来生一切法,如此则较玄奘所传译的法相宗唯识学,有着更进一步的开展,能对清净法的根源有所交代 。

新儒家人士牟宗三,则借用了“一心开二门”的构造来说明其“两层存有论”的概念,心真如门对应物自身,心生灭门对应现象界,而二门最后还是归于一心 。

参见

占察善恶业报经

佛典疑伪经文献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大乘佛教
大乘佛教是梵文Mahayana的意译,音译“摩诃衍那”。“摩诃”是“大”之意,“衍那”谓乘载(如船、车)或“道路”。它是由大众部佛教发展而来的佛教教派之一,产生于公元一世纪。当时印度奴隶制逐渐衰落,封建社会开始兴起,但阶级关系复杂,各种宗教思潮互相排斥,互相吸收形成的派别。作为佛教的两大宗派之一。该派重视利他,即利益大众、解脱大众的行为,有着类似人类大同的思想,强调“庄严国土,利乐有情”,认为永无休止地利他,便是涅槃。同时,又特别强调发菩萨之大慈悲心,认为任何人皆与一切众生都有同体关系,犹如海水之于大海,故鼓励服务众生,鼓励“六度”和“四摄”的行为;号召尽一切学,以利众生。流传于中国汉族地区以及朝鲜、日本、越南等,佛典主要为汉文的一支称“汉语系”;流传于中国之藏、蒙、土、羌、裕固等民族地区,以及蒙古、苏联西伯利亚地方和印度北方,佛典主要为藏语的一支称“藏语系”。而“汉语系”、“藏语系”又皆
· 《摄大乘论》
《摄大乘论》(梵文:Mahāyānasaṃgraha),古印度无著(4世纪)所作。汉文有三个译本:陈真谛译《摄大乘论》三卷,北魏佛陀扇多译《摄大乘论》二卷,唐玄奘译《摄大乘论本》三卷。其中真谛和玄奘的译本对汉传佛教影响较大,真谛还因此开创了摄论派。此外,还有藏译一种,玄奘译本与藏译本十分接近。《摄大乘论》是对古印度《大乘阿毗达磨经》(未传入中国)“摄大乘品”的解释论述,对比小乘,阐述大乘教义,着重宣传瑜伽行派的唯识观点。对《摄大乘论》的注释书有印度世亲(4-5世纪)著的《摄大乘论释》,有三种汉文译本:南朝陈真谛译本十五卷、隋达摩笈多和唐玄奘译本各十卷;此外,还有印度无性著的《摄大乘论释》,唐玄奘译,十卷。
· 摄大乘论
译本《摄大乘论》流传到中国以来,一共有三个译本:一、北魏佛陀扇多译,二、陈真谛译,三、唐玄奘译《摄大乘论本》。玄奘译本是近现代研究摄大乘论的法师所主要采用的版本,吕澂将藏译《摄大乘论》转译汉语为《西藏传本摄大乘论》。摄大乘论释《摄大乘论》在印度时期就有高僧对其做注解。世亲造《摄大乘论释》,有三个译本:陈真谛译、隋笈多共行矩等译《摄大乘论释论》和唐玄奘译。无性造《摄大乘论无性释》,有玄奘译本,其“展转摄藏”说开启了《成唯识论》“相互摄藏”说。内容构成本论分为十一品,第一品为序品,其他十品诠释了“十相殊胜殊胜语”:总摽纲要分所知依分:阿赖耶识,说名所知依体。所知相分:三种自性,一依他起自性,二遍计所执自性,三圆成实自性,说名所知相体。入所知相分:唯识性,说名入所知相体。彼入因果分第五:六波罗蜜多,说名彼入因果体。彼修差别分:菩萨十地,说名彼因果修差别体。增上戒学分:菩萨律仪,说名此中增上戒体。
· 阿毘达磨大乘经
内容《阿毘达磨大乘经》是由菩萨所说,其中提到大乘佛教,有十殊胜。《摄大乘论》中,以《阿毘达磨大乘经》中有提到阿赖耶识,作为阿赖耶识是释迦牟尼所说的证明。印顺法师认为,一意识论者是由《阿毘达磨大乘经》衍生出的流派。
· 讲历史——中国大乘佛教的思想渊源
?后来在中国流行的“大乘”,追根溯源,便是从大众部中产生的。“大乘”同样神化佛祖的身份,认为佛祖不是一个历史人物;而且在阿罗汉之上,“大乘”添加了“菩萨”,菩萨介于阿罗汉与佛之间。“大乘”甚至进一步将上座部追求的修行目的窄化为只是想成为阿罗汉,于是在中国佛教中出现了“自了汉”的说法。“大乘”重“菩萨道”,意味着不仅要解决自身的痛苦,还要帮助别人解决痛苦。在价值上,自己从痛苦中解脱,低于帮助别人解脱痛苦。这是大乘佛教中特有的“菩萨道”。世人不离地狱,我誓不离地狱,这是菩萨发愿的关键内容。在这里,大乘佛教区分了根本佛教、原始佛教中没有的信众,其中有救人者和被救者,而他们不再只是得解脱者和未解脱者而已。甚至原本地位崇高的得解脱者,在大乘佛教中也被降级了,他们的地位低于救人者。因而大乘佛教“重救渡”,强调救人的高贵性质,相对而言则“轻戒律”。因为救人要用各种方法,用各种工具,且按照被救者的情况灵活...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