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置顶
找到以下资料,为您匹配到 3 部族谱
清朝
浙江
清空全部
分类
族谱
地区
全部
姓氏
薛氏族谱

散居地:中国, 浙江省, 乐清县 中国, 浙江省, 金华市 中国, 浙江省

族谱页数:103

编修人:赵素峰

浏览量:100

嶺下薛氏宗譜, 1, 派語 譜序 傳序 世系 上世祖派賀公起, 1870
会员免费阅读
中国, 浙江省, 乐清县 中国, 浙江省, 金华市 中国, 浙江省
原书: 抄本影印, 清同治9[1870]重修. 1册 : 插图, 世系表, 人像. 受姓祖 : 奚仲. 封于薛,因地立姓. 远祖 : (晋) 薛推. 自河东徙江左. 发源上世祖 : 薛贺,号廉村. 任光禄大夫. 自江左迁闽之长溪. 西山始迁祖(1世) : 薛怀义,字亷夫,行西一. 贺公8世孙. 由廉村徙乐邑东西岑. 上沿始祖(19世) : 薛勤,字思俭,行仁十一. 怀义公19世孙. 滩头始祖(20世) : 薛歆,字仲明,行义十一. 怀义公20世孙. 生三子 : 薛伧,字从熙,号兰霞,行庄三 ; 薛僴 ; 薛偁. 伧公生二子(22世) : 薛如豪,字彦碧,号松溪,行宽二(滩头大房派) ; 薛如立,字彦特,号竹川,行宽七(滩头老二房派). 上沿勤公下房祖(22世) : 薛总,字仲酧,行礼四. 讳行(13世起) : 汉电禄康贤 楠门惟俞茂 ⃝⃝⃝⃝⃝ 文员希世士 元良辅万年 ⃝允从洪景化 公子永朝天. 表字(13世起) : 居仪彦光谷 子思孟仲廷 ⃝⃝⃝⃝ 尚德安邦国 君圣兆总成 有道时亨恭 光武致中兴. 雁行(13世起) : 诚敬万荣明 廉行义礼智 恭宽信敏惠 庄肃简翼刈 温钦秉靖让 谦柔恩和恕. 散居地 : 浙江省乐清县, 金华市等地. 书名据版心题编目.
查看详情
薛氏族谱

散居地:中国, 浙江省, 乐清县 中国, 浙江省

族谱页数:83

编修人:梁国琛

浏览量:100

西岑薛氏宗譜, 1, 像贊 世系 外紀 賀公起, 1894
会员免费阅读
中国, 浙江省, 乐清县 中国, 浙江省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出版者不详], 清光绪20[1894]重修. 2册 : 插图, 世系表, 人像. 注 : 此谱第2册有破损残缺. 注 : 此谱不含目录及卷数, 总册数不详. 注 : 二房派下, 自滩头王姓归宗, 20世歆公已登王氏谱, 不复入雁, 至年字辈, 始与本支并列雁中, 以示有别. 亷村始祖 : 薛贺. 任光禄大夫. 自江左迁闽之长溪县亷村. 内纪始祖(1世) : 薛怀义,字亷夫. 如晦公子. 避闽乱来温, 转徙乐邑西岑, 俗名西山. 房祖(16世) : 薛康,字光宁,行荣一(长房祖) ; 薛通,字光达,行荣二(二房祖) ; 薛智,字光寿,行荣三(三房祖). 皆为福公(字彦德,行万一)之子. 长房支祖(17世) : 薛贤,字谷招,行明五. 康公子. 二房支祖(17世) : 薛忠,字谷厚,行明四. 通公次子. 三房支祖(17世) : 薛盖,字谷华,行明一. 智公长子. 岭下始祖(19世) : 薛勤,字思俭,行仁十一. 公入赘岭下李氏, 遂居焉. 岭下派祖(21世) : 薛总,字仲酬,行礼五. 兰公子. 二房派下滩头祖(25世) : 薛希袂,即光袂. 员珪公长子. 雁行(13世起) : 诚敬万荣明 亷仁义礼智 恭宽信敏惠 庄肃简翼毅 温钦. 讳行(20世起)似为 : 惟○廷(茂)文 员希世士 元良辅万 年允从洪. 散居地 : 浙江省乐清县等地. 书名据版心题编目. 书名页题 : 薛氏宗谱
查看详情
薛氏族谱

散居地:中国, 浙江省, 乐清县 中国, 浙江省

族谱页数:146

编修人:梁国琛

浏览量:100

西岑薛氏宗譜, 2, 壽序 行傳 雁行圖, 1894
会员免费阅读
中国, 浙江省, 乐清县 中国, 浙江省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出版者不详], 清光绪20[1894]重修. 2册 : 插图, 世系表, 人像. 注 : 此谱第2册有破损残缺. 注 : 此谱不含目录及卷数, 总册数不详. 注 : 二房派下, 自滩头王姓归宗, 20世歆公已登王氏谱, 不复入雁, 至年字辈, 始与本支并列雁中, 以示有别. 亷村始祖 : 薛贺. 任光禄大夫. 自江左迁闽之长溪县亷村. 内纪始祖(1世) : 薛怀义,字亷夫. 如晦公子. 避闽乱来温, 转徙乐邑西岑, 俗名西山. 房祖(16世) : 薛康,字光宁,行荣一(长房祖) ; 薛通,字光达,行荣二(二房祖) ; 薛智,字光寿,行荣三(三房祖). 皆为福公(字彦德,行万一)之子. 长房支祖(17世) : 薛贤,字谷招,行明五. 康公子. 二房支祖(17世) : 薛忠,字谷厚,行明四. 通公次子. 三房支祖(17世) : 薛盖,字谷华,行明一. 智公长子. 岭下始祖(19世) : 薛勤,字思俭,行仁十一. 公入赘岭下李氏, 遂居焉. 岭下派祖(21世) : 薛总,字仲酬,行礼五. 兰公子. 二房派下滩头祖(25世) : 薛希袂,即光袂. 员珪公长子. 雁行(13世起) : 诚敬万荣明 亷仁义礼智 恭宽信敏惠 庄肃简翼毅 温钦. 讳行(20世起)似为 : 惟○廷(茂)文 员希世士 元良辅万 年允从洪. 散居地 : 浙江省乐清县等地. 书名据版心题编目. 书名页题 : 薛氏宗谱
查看详情
薛姓氏族族谱概况
更多薛姓知识>>

姓氏排名:第34位。位于尹姓之后,闫姓之前。

人口数约:760

薛姓是中国人的一个姓氏,发源于今山东济宁、滕州,在《百家姓》中排名第68位。现今,薛氏族人已广布全国,其分布以江苏、山西、陕西、河北、福建等省为多,这几个地区的薛氏占到全国汉族薛氏人口的63%。薛氏是当今中国姓氏排行第四十八位的大姓,人口约六百七十二万余,占全国人口的0.42%。
薛氏寻根
古代谁造了第一辆车你知道吗?这个人既然是薛姓始祖奚仲
古代谁造了第一辆车你知道吗?这个人既然是薛姓始祖奚仲
薛姓始祖奚仲,活动在中国古代夏朝时期。根据历史记载,奚仲因献上了治水的良策,受到了黄帝赞赏和奖励,其中包括一辆简陋的车。然而,奚仲并不满足于这辆车的质量,他经过反复思考和改进,最终发明了一辆具有实用价值的马车,开启了人类出行方式的新纪元。据《管子》记载,奚仲所造的车“方圆曲直有度,行进灵活有速,能承载重物,且车体牢固,用起来很是方便”。这一创新使得马车的使用更加顺畅和舒适,也为人们的出行带来了更大的便利。奚仲的发明不仅仅改变了交通运输的方式,更在社会和文化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奚仲的创造不仅让他得到了夏禹的嘉奖,还被赐予了薛地这一封地并受封为侯爵。而薛地就是今天的山东省滕州市。这使得奚仲的后代和薛地百姓都以奚仲的创举为荣,归化为薛姓。薛姓在历史上经历了夏、商、周三朝,共传了64世。薛姓的子孙也将奚仲的造车技艺传承下来,并扩散到湖北、湖南、江苏、河南和河北等地。然而,历史的发展也带来了一些变化...
薛氏起源、迁变和薛氏郡望堂号;薛姓名人薛仁贵三箭定江山
薛氏起源、迁变和薛氏郡望堂号;薛姓名人薛仁贵三箭定江山
薛氏起源我国历史上的薛姓,一支源于黄帝后裔任姓,一支源于孟尝君。黄帝的小儿子禹阳为任姓,他的第十二世孙奚仲,是车辆的发明者,被舜封为车正(官名),专门管理天下车辕之事。禹将薛地(今山东滕州东南)赐给他。到了战国时薛被楚所灭,薛人就以薛为姓。另一支来源于孟尝君。战国时,孟尝君的封地在薛地。他当时在齐国任相国,很有名望。孟尝君死后,他的族人和食客为了纪念他,就改姓为薛了。薛姓迁变东汉末年,社会动荡,薛氏开始了第一次迁徙。薛永随刘备进入蜀地,并被封为蜀郡太守,世称蜀薛。后来魏灭蜀,其子薛齐随薛姓宗族迁至河东郡汾阴居住。几经繁衍,薛姓成为河东名门望族。从唐代开始,薛姓由中原向南方迁移最初到了福建,元代时又迁至广东,再由闽粤渡海而到了台湾唐代时,还有薛延陀族的部分族人改姓为薛。居住在今蒙古杭爱山附近的薛姓人家,就是薛延陀族的后裔。薛姓郡望堂号薛姓的郡望主要河东郡、新蔡郡、沛郡、高平郡等。薛姓的堂号主...
被称为“瘦金体之祖”的薛曜,你知道他吗?
被称为“瘦金体之祖”的薛曜,你知道他吗?
瘦金体是宋徽宗赵佶所创的一种字体,极具个性,强烈区别于晋楷唐楷等传统书体。瘦金体运笔灵动快捷,笔迹瘦劲,至瘦而不失其肉,其大字尤可见风姿绰约处。因其笔画相对瘦硬,故笔法外露,可明显见到运转提顿等运笔痕迹。图源网络提及瘦金体,大多人都只能想到宋徽宗,但我们可能未曾听闻的薛曜,也被称之为“瘦金体之祖”,跟着小谱一起来了解他吧。薛曜出身名门,也是书法世家。薛曜,曾祖薛道衡,祖父薛收,父亲薛元超。叔伯父薛瓘是驸马,左奉承卫将军,房州刺史。堂兄弟薛稷,堂兄弟薛绍是太平公主的相公。图源网络除此而外,他自己是唐高祖李渊之子李元吉的外孙,名相魏征是薛稷的外祖父,宰相薛元超是他的亲伯伯,书法名家褚遂良是他的亲舅舅。而且他跟当时的名人王勃、宋之问、李峤、沈铨期等都是好友,在这样的圈子里,薛曜能够得到很好的艺术熏陶,在初唐时期,更是能够顺风顺水。薛曜与堂兄弟薛稷一起跟褚遂良学习书法,两人的风格大不相同。薛曜的字...
唐初四大家之一的薛稷,他有哪些成就?
唐初四大家之一的薛稷,他有哪些成就?
大唐出了很多著名的书法家,欧阳询、颜真卿和柳公权分别是唐代早期、中期和晚期的代表人物,也是大唐楷书的代表性人物。但是从书法史的角度来说,书法在唐朝初期正处于改革变法的阶段,“唐初四大家”——诸遂良、欧阳询、虞世南和薛稷勇于创新,在书法史上的功劳是不可磨灭的。相较于诸遂良、欧阳询和虞世南,薛稷的名气在后世并没有那么大,下面就着重介绍一下薛稷。薛稷出身在一个官宦世家,他自己一生也官运亨通,在武则天时期中了进士,与唐睿宗李旦的关系交好,李旦还将自己的女儿仙源县主嫁给薛稷的儿子薛伯阳,二人结成了亲家。薛稷出身十分显赫,魏徵是他的外祖父,家中藏品丰富。小时候薛稷在外祖父家看到了诸遂良的书法作品后,就对书法产生了非常浓厚的兴趣。自此以后他不断观摩诸遂良的楷书作品,并熟记于心,久而久之便学到了诸遂良书法的精华。他还向精通草隶的舅父魏叔瑜学习草书,经过不懈的练习与努力,他很好地继承了诸遂良的笔法与风格,在...
薛炳
参考《新修宜兴县志》、嘉庆《新修荆溪县志志》、道光《绪纂宜荆县志》
更多分站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