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对国学热的看法,国学现在还有用吗?

国学文化
关注问题
回答
2021-07-14
0
650
尽量多写点,700-800字 交作业用,不要给我从百科上Ctrl+c Ctrl+v 希望大家认真回答,我要的是比较完整的答案,没有700-800字,至少也要上百字 分数方面,不会亏待回答者的~我会追加的
提交答案
4个回答
廉念双
2021-07-14
梁启超先生的《少年中国说》中论道:“使举国之少年而果为少年也,则吾中国为未来之国,其进步未可量也;使举国之少年而亦为老大也,则吾中国为过去之国,其澌亡可翘足而待也。故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 每次说到中国悠久的文化历史我们都感到由衷的骄傲和自豪,但是中华文明五千年的历史所沉淀下来的精华,炎黄子孙传承了多少?一个民族的兴衰归根到底还是文化底蕴的传承,或许传统意义上的“八股文”“神怪迷信”是文化的糟粕,但是就一本《孙子兵法》就有数不尽的精髓值得人们学习和钻研。据说这本书已经成为美国军官必读书籍之一了,而我们作为中国人却有人看都没看过而且弃之如糟粕,难道我们就没有一点点惭愧吗。 从《弟子规》《三字经》到《论语》,莫不熟知为经典,更有唐诗宋词好不酣畅尽洒。这些都是我们应该学习的,这些不仅仅是知识和文化,更是一个人品行和素质塑造最好的源泉。从年幼无知到有完整人格的成年人,我们需要学习很多的知识,见识很多的事物,与很多的人交流。但是能够影响和改变人一生的毫无疑问是理想和品行的塑造。知识和技能不过是实现这些的道具罢。如何才能确立正确和有意义的理想,中国的传统国学就是答案。有人说过“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国学能够让我们感受浓厚的文化氛围,能够使我们学习和借鉴历史的大家名师,能够使我们学习和驾驭文辞。腹有诗书气自华,国学能教会我们的有很多很多。 针对现在对国学,人们的匮乏,我希望此次的项目的根本点是落在“一碗水”上,这个工程是个大的工程,也许这个只是我们设想这个命题的一个小小的部分;其实一直以来我们都在做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工作,而国学就是其最重要的部分,喜欢国学是一种偶然缘分下的必然产物,你接触了她,就会因为接触了,深深了解了而感到庆幸;但是我们这个项目只是一碗水,只能稍微润下喉咙,但是这碗水的作用至少是明朗的,可以燃起你对生命更高的追求,可以在最关键的时期指引一条路,一条通往生命更优化,一条通往江河湖泊,乃至到海洋的路;当到了海洋,当水分足够充足,干涸也就不在存在…… 希望秦汉胡同的国学项目的这碗水,可以浸湿你的嘴唇,让你产生对更多水的渴望;我们的国学项目传承在蓄势待发,希望给你指引海洋的路,解救土地的干涸…… 文化学院隶属于秦汉胡同文化品牌。学院坚持“艺以养心,文以载道”的育人理念,提出文化力才是竞争力的观点,学院注重提升自身传统文化研究力,充分发挥在文化业界的资源优势,致力于向广大学员传授技艺,传播人文,传递智慧。学院珍藏名家名作、珍玩古器达千余件;真迹真品,亦师亦艺,古韵飘香,庄雅合一。优越的人文环境、高雅的氛围给人“思接千载”、“视通万里”的感悟和启迪。 “木铎起,千里应。 ” 学院除了拥有一流的学习环境,更拥有一支强大的师资队伍。学院重金整合国内最优秀的师资队伍,聘请海派知名艺术家木铎垂范,传授技艺。高学历、高素质的专业师资队伍结合学院先进的教学理念,是我们高质量教学的保证。 真迹真品,历久弥新,为学员轻松接触圣人绝学、深度感受文化精髓奠定了基础。学员徜徉其中,犹入芝兰之室,来自 民族璀璨文化的气息扑面而来。学员置身学堂,犹如艺海泛舟,与经典对话,与儒雅相伴,既可养心怡神,又可博采众长。
梅心心
2021-07-14
国学,兴起于二十世纪初,而鼎盛于二十年代,八十年代又有“寻根”热,九十年代“国学”热再次欣起遂至今,无不是今人对于传统文化的反思与正视。于今而言,则正是对传统文化在今日中国乃至世界多元文化中的重新定位。一般来说,国学是指以儒学为主体的中华传统文化与学术。国学既然是中国传统文化与学术,那么无疑也包括了医学、戏剧、书画、星相、数术等等,这些当然是属于国学范畴,但也可以说是国学的外延了。 现在的“国学热”暴露了两大问题:一是反映了我们以往教育的不当,学生接受的人文教育存在着很大的空白,以至于到现在还有那么多读者——不仅是大学生、研究生甚至是上了年纪的人——还要买一些解读经典的书籍而非原著来对文化经典表示佩服;二是正因为我们人文教育的缺失,所以整体的人文水平下降。一旦脱离课堂教育走上社会,在人文学习和经典教育上应该读什么书完全就找不到方向和感觉。他认为,个性化的阅读是衡量一个社会人们素质的参数。现在个性化阅读的严重退缩,说明人们的素质还没有达到一个高度。 国学热,加速了史学和传统文化的通俗化进程,使更多的人接触到了传统文化,不再使传统文化“养在深闺人未识”;也使原本意义上的传统文化产生一定程度的误读,让一部分人觉得严肃文化其实可以通过“戏说”来加以认识,这也是其弊端。 国学是民族文化的载体,传承了中华五千年的文明,只是到了近代才衰落下来,不能说是民族的悲哀,但这是历史的趋势所在,其内容博大精深,包罗万象,是我们祖先给我们留下的宝贵遗产,作为一个中国人,我们有理由自豪,改革开放后,物质条件有了很大的改善,与此同时,人民的文化生活也有相应的需求,在这个信仰缺失的年代,国学无疑成了人们心中的圣地,人们出于不同的目的开始研究国学,从中汲取精神食粮,至于国学的复兴我想应该理性看待,毕竟一种文明的复兴,不是容易的事!
相关问题
给祖先上坟有什么禁忌吗
有的。首先,上坟时忌穿颜色鲜艳的衣服,清明节在扫墓的时候,不宜穿得过于显现,因为扫墓本来就是一件比较严肃的事情,所以着装尽量淡雅一-些, 大红大紫的颜色,在中国具有喜庆的意味,所以不适合在这样的场合出现,当然,清明节除了扫墓以外的时间,比如和亲人一起踏青什么的,衣着倒是没有太多的讲究,主要是看具体的场合吧。 另外,忌嬉笑打闹除了衣着上的讲究,言行举止也要有所讲究,不要在扫墓的时候嬉笑打闹,或者做一些不严谨的举止,因为按照老人的说法,这会惊扰了先人,也是对先人的不尊重的行为。所以扫墓的时候,尽量要恭敬和严谨些,以表达对先人的尊敬。 最后一点就是要注意上坟时的贡品。一般上坟都会带贡品吧,这些贡品是用来祭献祖先的,在没有给先人祭献之前的,人是不能先食用的。而是等_上供之后,大家回到家,再一起分享。如若不然,也是对先人的一种不尊重。没有先人,就没有后人,没有先人辛苦的付出,也就没有后人幸福的现在。所以我们对于先人的尊重,也是需要在清明节的时候体现出来的。
沈姓的祖先是谁?
沈姓在百家姓中排列在十四位,目前来说,其人口是有600万人左右,排列第37位。 其源流很多,但是说的最多的一个源流,大概是出自于嬴姓。沈姓的先祖叫实沈,是黄帝的后裔帝喾之子。实沈氏族后来因与少昊氏部落杂居而东夷化,故为嬴姓。后来,他们建立了沈国。周昭王南征时,嬴姓沈国被灭,其子孙就以国为姓。 夏朝时,夏人建立了姒姓沈国。至周初,蒋国灭了姒姓沈国,沈人南迁到楚地的沈鹿,其子孙也改姓沈。 西周初年,文王的第十个儿子季载被封于沈(今河南平舆北)。公元前506年,姬姓沈国被蔡国吞并,沈国的后人就称为沈氏。 目前沈姓是江浙地区最常见的姓氏之一。
周氏有哪些字辈?
周姓,是中国第九大姓氏,也是一个多民族,多源流的古老姓氏之一了。周姓最初是发源于今陕西渭河平原地区。而到今天,周姓主要是分布在长江流域和淮河流域,形成了沿长江省份、豫鲁两块高比率的分布状况。 周氏的字辈: 1、山东周氏族谱山东省周氏字牌辈序:~隆、茂、庆、传、长、广、生(升)忠、厚、嗣(世)、志、永远、祯(元)、正、方。后又续序:志德开宏运达孝毓富祥教礼培家训信义作保章。 2、四川成都(现湖北恩施自治州)周氏字辈:太祖应朝忠,永远世代兴,丕振仙仁月,长源玉厚坤。 3、益阳大泉周氏字辈:贵文祖志一,永兴万代天,仁学宏宗益,世守绍前贤,继述声名显,由来达孝全,振起三以让,令德庆悠绵。 4、重庆市永川区邓家坳周氏(尚书公后裔)字辈:尚梦应康世,孙宗道仕友,子均仲忠万,以自时大章,华先维继述,裕后乐英贤。秩序本天定,彝伦在人全,谟烈由今绍,奕叶谱相传,家乘恪遵守,祥发永绵延 你还知道周氏有哪些字辈吗?
每年12月10日出生是什么星座?有哪些名人
想问一下每年12月10日出生的人是属于什么星座?在历史上有哪些人是这个星座的啊大概?
出生于12月10日的古今名人有哪些?
在198年前的今天,1815年12月10日 (农历冬月初十),计算机科学先驱爱达·勒芙蕾丝出生。奥古斯塔·爱达·金,勒芙蕾丝伯爵夫人(Augusta Ada King, Countess of Lovelace,1815年12月10日-1852年11月27日),原名奥古斯塔·爱达·拜伦(Augusta Ada Byron),通称爱达·勒芙蕾丝(Ada Lovelace),是著名英国诗人拜伦之女,最著名的事迹为翻译意大利人查尔斯·巴贝奇早期的程式设计书《分析机概论》(analytical engine),爱达对翻译查尔斯·巴贝奇的《分析机概论》所留下的笔记,被认为对现代电脑与软件工程造成了重大影响。 你还知道哪些12月10日出生的名人?
微信
QQ空间
QQ
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