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十月十五下元水官节|送上纸衣能取暖,阴间先祖也知寒
老历十月十五日是下元节,在封建时代,是一个祭拜先祖,祈福的节日。下元节又叫下元水官节,取水官解厄之意思。《七绝·下元节》路人拂晓到郊南,行色匆匆祭下元。送上纸衣能取暖,阴间先祖也知寒。下元节的节日习俗有哪些?古代很重视下元节,特别是道教的相关规定里,这一天是修斋的重要日期。我国本土的道教在举行一些仪式的时候,像祈求福祉,禳除灾祸,超度亡魂等,都需要修斋。修斋仪式共划分为两种。1,供斋传统的做法是设置祭坛供斋蘸神,求福免灾。而在民间,这个流程被简化,老百姓会准备各种不同的饭菜,用来祭拜先祖的祖宗牌位。2,斋戒古代人在一些重大的事情之前,会洗澡更换整洁衣物,不能喝酒吃肉,荤腥,表示没有尘垢,清心寡欲,非常的虔诚,这个就是斋戒。至今一些演员在演一些神圣的角色如关公,观世音,包拯等,都会进行斋戒。3,祭祖古代人非常的热衷于祭祖,且认为祖先能够保佑阳间的人。传说在下元节这天,水官下降凡间,会去巡查人...
新闻动态 | 2024-11-12 -
从族谱里寻找历史的宝藏
对于古代的历史,一般公认的要么是正史记载,而不起眼的老百姓的家谱族谱,其价值还可以挖掘出很多不一样的东西,很多的历史在家谱里得到了印证或改变。“中国的每个家庭都有谱,这可以说是历史上的瑰宝。未来,将有一个大型的国家图书馆,可以收集世界各地的家谱,并对学者进行不同的研究。这是一项不朽的事业。”清朝著名的学者梁启超就曾经称赞家谱的历史价值。可以说家谱记录了一个家庭的荣辱兴衰,视角相对狭窄。在内容上,会有一定的夸张或粉饰。但是细细研究沈姓,韩姓任意姓的家谱,你就能在浩瀚的族谱中有所收获。不同于正统的史书和地方志的视角,家谱的记载更加的详细,对于历史来说是一种补充。在家谱里,不仅仅记录了家族成员的名字,也记载了其参与的历史事件,相关的历史、民俗,人员等领域都有一定的记载。很多不起眼的家谱有着非常多的历史数据。几十年来,许多历史谜团都从家谱中找到了答案。家谱里名不见经传的沈姓,韩姓小人物,从他们的视...
新闻动态 | 2024-11-11 -
查家谱,修谱专业平台族谱网,喜迎双十一!
在历史上,由于战乱,人丁稀少,异地迁徙,相关事件,天灾等原因,造成一些人的家谱无从查起,在二十世纪的今天,很多人想要寻根追溯自己的祖先,有没有什么好办法呢?宁波族谱网络打造的族谱网,就是这样的一个查谱平台,其功能非常的强大,能够让全国各地,五湖四海的人找到自己的族谱,从而把家谱续上。1,查谱服务族谱网建有国内数一数二的族谱数据库,百家姓里几百个姓的族谱数据,打开族谱网网站,手机输入验证码登录以后,就可以在搜索框搜索自己的姓氏,如输入沈姓,韩姓后点击开始寻根,然后根据年代,地域(具体到省份县市),然后就可以看的一页一页的族谱了。在双十一期间,族谱网有黄金会员和钻石会员,黄金会员是98元/年,每天可查看3本族谱,下载族谱是8折优惠。钻石会员有2种,一种是138元/3个月,每天可以查看100本族谱,下载族谱享5折。新用户专享是398元/年,其他权利类似。族谱网拥有数十万本家谱,几千万页信息。能够...
新闻动态 | 2024-11-11 -
帝王之姓司马,如今人口不足三万
在我国,有2个姓很神奇,那就是“诸葛”和“司马”,如果说你姓“诸葛”,别人立马就会想,这个人是不是非常聪明。还有就是“司马”,人们立刻会想,这个人是不是很狡诈,很坏!造成的原因是,《三国演义》的故事里,诸葛亮为了蜀汉,忠心不二,而司马懿受曹魏之俸禄,为曹魏之重臣,结果却篡夺曹魏的江山,建立晋朝。近年来的人口普查,司马姓人口是2.8万,百家姓里排名549位,在全国14亿的人口基数里,差不多人们已经很难在生活中看到姓司马的。是什么原因造成了司马姓如此至少呢?司马一词在商,周朝是官职,例如“司马”,“司空”,“司寇”,古人以官职为姓的也很多,司马就是其中的一种,在三国时期,曹操招揽司马懿入朝做官,然而司马懿并不想去,第一次装病,第二次曹操以死相逼,司马昭才二次出山。司马懿太过于高寿,历经曹操祖孙四代,在曹操,曹丕,曹叡,曹芳时,为四朝元老,司马懿在三国演义中被刻画成反面人物,号称冢虎,实际上,司...
新闻动态 | 2024-11-08 -
古代人为什么热衷于科举?
在1400多年前,隋朝开科举,唐朝把科举之风进一步扩大,唐太宗李世民看着鱼贯而入的考生,兴奋的说“天下英雄入吾毂中矣”,科举制在封建朝代地位非常高,几乎是寒门子弟走出阶级固化的唯一一条路。然而即便是屡试不中,也有很多人穷经皓首,为之奋斗一辈子,那么就证明科举不止是为了做官这一条路,对于古代社会的影响是多方面的。1,为了功名“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唐朝诗人孟郊写下了高中进士之后的欢畅心情。昨天还是普通老百姓,通过科举,就能够面见皇帝,获得官职,这种巨大的落差具有无穷的吸引力,在古代,生产力落后,很多普通老百姓都是挣扎温饱线上,然而一旦科举成功,就能够获得荣华富贵,功名利禄,这个也是最直接的因素。2,为了家族古代的参加科举,是一个家族的行为,类似于风险投资,供养如韩姓,朱姓家族里有学习天赋的人读书,若是科举金榜题名,对于一个家族而言,是非常大的荣耀,这个家族在当地的地位就得到了很大的...
新闻动态 | 2024-11-08 -
客家人的修谱热
客家人一词,是江西省,广东省,福建省等地居民,和客家人相对应的是土著(本地),客家人有“做客”,外来户,搬迁过来的意思。在我国,客家人非常的热衷于修家谱,这个现象几乎涵盖了大部分的客家人。修谱是一个家族里的头等大事,费时费力,如韩姓,王姓族人从筹划到实施,再到装订成册,发到各家各户,一般有3个步骤:1,编委会编委会一般是有一定社会地位,财富,话语权的族人构成,主修则是族长来当,另外还有倡修、监修、协修、校阅其他职位,和一些杂志社的编辑部一样,有着明白的分工。2,筹款编委会成立后,就开始筹款,古代有族田,祭田,或者是均摊,入谱的人叫“打旺丁”,按照旺丁人头每家每户出钱。也可以捐资,或者根据家谱提前订购来解决经费问题。3,修谱由编委会请修谱师傅,制定相关的宗谱编修计划,再按照计划实施。准备工作有制定字辈,按序排辈、排行记录姓名。然后就是出谱,拜谱,发谱。新谱在初步的定稿后,要通知到各家各户,选...
新闻动态 | 2024-11-07 -
立冬,中老年人如何养生
11月7日立冬,立冬是冬天的开始,也就意味着寒冷的天气要来了,2024年因为受厄尔尼诺现象,夏季超级炎热,所以今年的寒冷天气会来的晚一些,从立冬开始,中老年人就需要注重养生了。
新闻动态 | 2024-11-06 -
百家姓排名15的韩姓,人才辈出,星光璀璨
韩字的图腾左边有日,右侧有猪,证明他们在远古的时候信仰太阳,驯服野猪,方形代表城池,脚印表示有人行走,可以判断为韩氏很早就铸造城郭,有一定的军队,能够巡逻。
新闻动态 | 2024-11-06 -
塑料袋装骨灰,是子孙不孝还是天理难容?
大千世界,无奇不有,当年迈的父母仙逝之后,人们都会妥善的安葬,清明立碑,修家谱,牌位放进祠堂,定时祭祀,以报养育之恩,然而一则新闻报道,引起了人们的争议。北京大学一个教授,兢兢业业,德高望重,桃李满天下,89岁寿终正寝,本来古人说“人生八十古来稀”,能够活到89岁,且又是名牌大学教授,自然是福禄寿齐全之人,然而在死后,却因为一件事引起议论纷纷。故事的来龙去脉是怎么样的呢?89岁的北京大学教授逝世,火化之后,其儿子——一位博士,来到了殡仪馆,准备拿走其父的骨灰,然而售货员看到他,就招揽他说,来看看骨灰盒吧!想到火化之后,购买一个骨灰盒是人之常情,于是他来到售货台,询问骨灰盒的价格。没想到,让他非常吃惊的是,骨灰盒最便宜的要7000元!贵的过万。虽然作为一个博士,且父亲是教授,经济上并不拮据,然而他觉得太贵了,于是就准备离开。没想到售货员开始嘲讽他:你爹的骨灰呢?你怎么装回去?”,博士随手拿出...
新闻动态 | 2024-11-05 -
宁海花园社区家谱座谈会:共话家族文化,传承历史记忆
2024年11月3日上午,阳光透过云层,洒在宁海县梅林街道花园社区的服务中心,为这里增添了几分温暖与活力。这一天,浙江省百姓家谱文化研究会执行会长周全行、顾问李炳君、副会长刘鑫、组织联络办沈鑫明一行四人,在宁海周姓分会会长周照才的陪同下,来到了这个充满文化底蕴的社区,与花园社区的领导及各界人士共同参加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家谱座谈会。座谈会由宁海周姓分会会长周照才主持,他热情洋溢地介绍了与会嘉宾,并表达了对各位到来的热烈欢迎。随后,座谈会正式拉开帷幕,会长周全行首先发言,他详细介绍了近年来研究会开展的工作,包括家谱文化的挖掘、整理、研究与传播等方面所取得的显著成果。周全行的发言,不仅展示了研究会在家谱文化领域的深厚底蕴,更表达了对家族文化传承的坚定信念与不懈追求。紧接着,李姓委员会筹备会会长李安国汇报了李姓委员会的筹备情况。他详细介绍了筹备工作的进展、遇到的困难以及下一步的工作计划。随后,李强发...
新闻动态 | 2024-1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