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置顶
族谱网 头条 新闻动态

小年夜是指农历几号的哪一天?小年吃什么

2023-01-14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6513
转发:0
评论:0
小年夜一般是在除夕的前期,通常指的是农历中12月的23号和24号这两天,这时候的两天也是我国主流过小年日期中的南北小年,北方小年多指农历中的腊月23日这一天,而南方小年则比北方小年晚一天,在腊月24号,主要是南北民俗的差异导致的时间不同,过的都是农历民俗小年这一天,从时间上来看,如果我们再按部分地区过小年时间习俗来细分,有些地方还有在大年三十除夕前一天以及除夕当天、元宵节等过小年的习俗。而从过小年的食俗具体吃什么上面来看南北小年的食俗上大致都和过年前后的食物分不开,但各地还是略有细微差别,下面族谱网阿族带各位宗亲来看一下,在小年夜这一天的历年时间,以及南方和北方在吃的食物习俗上的差异。首先,小年夜的时间上我们从传统主流的时间来看,小年夜的时间在农历中是固定的,每年的小年夜按照北方和南方就是农历12月23日(北)和12月24日(南)这两天,大多数人们过小年是在这两天过的,而在公历中,每年农历...

   小年夜一般是在除夕的前期,通常指的是农历中12月的23号和24号这两天,这时候的两天也是我国主流过小年日期中的南北小年,北方小年多指农历中的腊月23日这一天,而南方小年则比北方小年晚一天,在腊月24号,主要是南北民俗的差异导致的时间不同,过的都是农历民俗小年这一天,从时间上来看,如果我们再按部分地区过小年时间习俗来细分,有些地方还有在大年三十除夕前一天以及除夕当天、元宵节等过小年的习俗。


    而从过小年的食俗具体吃什么上面来看南北小年的食俗上大致都和过年前后的食物分不开,但各地还是略有细微差别,下面族谱网阿族带各位宗亲来看一下,在小年夜这一天的历年时间,以及南方和北方在吃的食物习俗上的差异。


小年夜是指农历几号的哪一天?小年吃什么


   首先,小年夜的时间上我们从传统主流的时间来看,小年夜的时间在农历中是固定的,每年的小年夜按照北方和南方就是农历12月23日(北)和12月24日(南)这两天,大多数人们过小年是在这两天过的,而在公历中,每年农历小年的日期肯定是不一样的,例如在今年大家过小年则是在公历中的1月14号和15号这两天,公历中历年都是有所区别的。



历年小年夜农历公历对照表:



北方小年 南方小年
2020年小年 公历:1月17日  农历:丁丑月 己未日  公历:1月18日  农历:丁丑月 庚申日 
2021年小年 公历:2月4日  农历: 庚寅月 癸未日 公历:2月5日  农历: 庚寅月 甲申日
2022年小年 公历:1月25日  农历:辛丑月 戊寅日  公历:1月26日  农历: 辛丑月 己卯日
2023年小年 公历:1月14日  农历: 癸丑月 壬申日 公历:1月15日  农历: 癸丑月 癸酉日
2024年小年 公历:2月2日  农历: 乙丑月 丙申日 公历:2月3日  农历: 乙丑月 丁酉日
2025年小年 公历:1月22日  农历: 丁丑月 辛卯日 公历:1月23日  农历: 丁丑月 壬辰日
2026年小年 公历:2月10日  农历: 庚寅月 乙卯日 公历:2月11日  农历: 庚寅月 丙辰日
2027年小年 公历:1月30日  农历: 辛丑月 己酉日 公历:1月31日  农历: 辛丑月 庚戌日
2028年小年 公历:1月19日  农历: 癸丑月 癸卯日 公历:1月20日  农历: 癸丑月 甲辰日
2029年小年 公历:2月6日  农历: 丙寅月 丁卯日 公历:2月7日  农历: 丙寅月 戊辰日
2031年小年 公历:1月16日  农历: 己丑月 丙辰日 公历:1月17日  农历: 己丑月 丁巳日
2032年小年 公历:2月4日  农历: 壬寅月 庚辰日 公历:2月5日  农历: 壬寅月 辛巳日
2033年小年 公历:1月23日  农历: 癸丑月 甲戌日 公历:1月24日  农历: 癸丑月 乙亥日
2034年小年 公历:2月11日  农历: 丙寅月 戊戌日 公历:2月12日  农历: 丙寅月 己亥日
2035年小年 公历:1月31日  农历: 丁丑月 壬辰日 公历:2月1日  农历: 丁丑月 癸巳日
2036年小年 公历:1月20日  农历: 己丑月 丙戌日 公历:1月21日  农历: 己丑月 丁亥日
2037年小年 公历:2月7日  农历: 壬寅月 庚戌日 公历:2月8日  农历: 壬寅月 辛亥日
2038年小年 公历:1月27日  农历: 癸丑月 甲辰日 公历:1月28日  农历: 癸丑月 乙巳日



小年夜是指农历几号的哪一天?小年吃什么
小年是什么时候



南北小年夜吃什么?


   无论是过大年除夕还是过小年,在吃这方面在全国各地想必都不会含糊,那么在南北地区过小年的时候大家都吃什么食物呢?各地又都有哪些食俗?其实小年夜这一天在吃的上面大多还是和过年相关联,其中主要是和过年吃的食物差不多,其中最常见的有水饺以及年糕、猪肉、羊肉等其实南北小年在吃上面差别并不大,但我国幅员辽阔各地靠山吃山靠海吃海,各地其实也会有各地不同的特色菜肴,下面我们就那南北的食俗来大致看一下,



北方小年食俗

  北方小年是腊月二十三在吃上面最为典型的莫过于饺子,无论在过除夕大年的时候还是过小年的时候都非常讲究吃饺子,此外北方还有很多的食俗偏好,例如在小年前后关于吃上面除了具有过年特色的饺子外还有面花、粘糕、火烧、麻糖、关东糖、炒玉米等。


    1、麻糖 —— 麻糖是一种以糯米、芝麻、麦芽为原料来制作的一种食物,以香、甜、薄、脆的独特风味闻名于世,山西大同的麻糖是用优质小米熬成“饧”,再加入磨好的小米面搅拌均匀,通过特殊工艺发酵和固化处理,做成各种形状的糖块,有玉骨麻糖、擦酥麻糖、夹馅麻糖、瓜蛋糖、板子糖等。

    2、关东糖 —— 关东糖也叫做灶王糖,这是具有北方特色的传统年俗食品,此外这样食物还是祭灶神时用的的祭祀用品,关东糖在制作上主要是用麦芽、小米熬制而成的糖制品,它是祭灶神用的,口感上又酥又香,有粘性非常好吃。

    3、炒玉米 —— 炒玉米是北方一些地区,尤其晋东南一些地方的食俗,制作原料有玉米、盐、味精等,甜咸香嫩,营养丰富,味美适口,软嫩脆香,在制作上还有人用麦芽糖把炒玉米粘起来冰冻成一块一块的,口感脆甜香酥。

    4、面花 —— 面花也叫做面塑,在用料上主要是用面粉、糯米粉、甘油或澄面等为原料制成熟面团后,用手和各种专用塑形工具,捏塑成各种花鸟或植物等形状,除了是食物,同时也是一门手工艺技艺,在我国山东半岛的人们在腊月二十三这天家家户户都忙着蒸枣花馍、团圆饼、寿桃等面食,蒸出来的这些面食又叫面花。

    5、粘糕 —— 粘糕其实就是年糕了,在北方这是一种传统的过年期间的食物,和一些地方的特色小吃,粘糕的吃法有很多种,在一些地方称为粘糕的食物在山东部分地区每年腊月二十三都要蒸粘糕、吃粘糕,也可以是用黄米、红枣等做成的一种甜味糕点

    6、火烧 —— 火烧是较为典型的流行于北方的传统食品,尤其在过年期间火烧是少不了的,火烧这样食物的产地也大多在北方,主要的地方有山西、河北、河南、山东、北京等,据说河南漯河、平顶山一带小年夜这天不吃饺子,而是家家户户自己做火烧吃,其实本质上火烧其实就是烧饼,在一些地方过小年,如果没有火烧,那可以说算不上完整的小年。


小年夜是指农历几号的哪一天?小年吃什么
东北小年吃啥



南方小年食俗

   南方小年是在腊月二十四,南方小年食俗中主要吃的食物有粽子以及米饼、年猪、廿四团、荸荠、汤圆等,但其实这也只是大概,在一些南方地区在过年的时候也有吃年糕等食物的习惯,我们下面就来讲一下这些南方过小年所吃的食物。

 

    1、粽子:过小年和过大年时候一些南方地区会有吃粽子的习俗,而在过年时候吃的粽子也称为年粽,在我国广西,南宁人有过小年吃“年粽”的习俗,年粽是新年吉祥的象征,俗话说:“年粽年粽,年年高中(粽)”。而在广西的西部,春节期间家家户户都会做粽子,在过年祭祖的时候会摆在供台上祭祖,粽子是一种大家常会见到的一种食物,而馅料不同粽子类型也不一样,而在粽子的包法上各地也有各地的讲究,可以说年粽跟端午节的凉粽不一样,它有馅,有大有小,有长有短,有圆有扁。剥去叶子后,皮是糯米,馅是绿豆和猪肉,也有人放自己喜欢的食品做馅料。

    2、米饼: 米饼是一种主要以大米为原料的一种食物,在制作过程中主要经浸泡、制粉、压坯成型、烘干、焙烤、调味等单元操作而加工成的糕点,在口感上具有易消化、低脂肪、口感松脆等特点,可以说是老少皆宜的食物。在一些民间也有用糯米粉作主料,花生、芝麻、白糖作配料,放入模具打制成圆形,再经高温蒸熟,吃起来别有风味,有“团团圆圆”的寓意。

    3、杀年猪: 猪肉是大家过年时候常会吃到的食物,在过年期间杀来吃的猪叫作年猪,在我国恭城瑶族自治县莲花的兰洞、西岭的新河、观音的水滨山寨等地,都有杀猪过春节的习俗。在每年农历十二月二十三杀年猪就会陆续开始,一般人们会将最好的猪肉挑选出来或炒或炖,精心烹饪,再邀请亲朋好友共享年猪宰杀后的第一顿鲜肉——庖汤。

    4、廿四团:廿四团是南方过年前后最典型的食物了,在寓意上有一家人团团圆圆的意思,而“廿四夜吃团子”是江南许多地方的风俗,在江南地区的苏州,大家在祭灶中最重要的祭品便是团子,过去叫做“廿四团”。“廿四团”用糯米粉制作,馅儿有鲜肉、豆沙、萝卜丝等多种。蒸制好的团子上都要点印子,有圆的、方的、花瓣形的,用以区别不同的馅儿。

    5、荸荠:荸荠是一种莎草科荸荠属植物,也是一样非常好吃且有营养的食物,在南方的老福州,当时祭灶荸荠是必不可少的,主要还是取其福州方言的谐音,寓意“好运从年头一直延续到年尾”。的意思。

    6、汤圆: 汤圆也叫作元宵,是很多地方都有的过年食物,这也是汉族传统小吃的代表之一,汤圆汤圆团团圆圆,其寓意不言自明,这也是我国汉族传统小吃的代表之一,一般制作上以黑芝麻、猪板油做馅、加入少许白糖,外面用糯米粉搓成圆形制作而成,而不同的馅料往往汤圆的种类也各不相同。

    

    小年夜是指农历几号的哪一天?小年吃什么
南方小年夜吃什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阿族小谱
9345篇
文章
19837次
获赞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小年夜是哪一天?揭秘中国小年夜的由来与习俗
导读:小年是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是祭祀灶君的节日。在台湾地区,小年的时间是在除夕的前一天,在小年这一天,不同的地方不同的习俗,那么2014年小年夜是几号呢?2014年小年什么时间?下面一起来看看2014年小年夜是几号?2014年小年夜是几号?2014年小年夜是2014年1月23日(或1月24日),农历腊月廿三日(或廿四日),民间称为过小年,是祭祀灶君的节日。小年的由来祭灶的风俗,由来甚久。灶君,在夏朝就已经成了民间尊崇的一位大神。记述春秋时孔丘言行的《论语》中,就有“与其媚舆奥,宁媚与灶”的话。先秦时期,祭灶位列“五祀”之一(五祀为祀灶、门、行、户、中雷五神。中雷即土神。另一说为门、井、户、灶、中雷;或说是行、井、户、灶、中雷)。祭灶时要设立神主,用丰盛的酒食作为祭品。要陈列鼎俎,设置笾豆,迎尸等等。带有很明显的原始拜物教的痕迹。祭灶的日期古人祭灶的日期,历来说法不一,有正月、四月、五月、...
· 2018小年是哪一天小年吃什么?
一般来讲,小年是相对于大年而言的,小年是我国汉族传统节日,也被称为谢灶、祭灶节、灶王节、祭灶。由于各地风俗不同,过小年的日期也不尽相同。一般北方会在腊月二十三过小年,南方则多选择腊月二十四这天。同时,亦有公开资料显示,小年有“官三民四船五”的说法,也就是说,官家的小年是腊月二十三,百姓家的是腊月二十四,而水上人家则是腊月二十五。小年夜到了,小年要吃什么好?2018年小年是哪一天北方地区:十二月廿三2018年02月08日星期四南方地区:十二月廿四2018年02月09日星期五南北方小年的时间差别古时过小年曾有“官三民四船五”之说,即官家腊月二十三过小年,百姓腊月二十四过小年,而水上人家则是腊月二十五过小年。在中国古代社会,人们的等级观念比较强,因此过小年也分不同的身份地位以及职业。官家和富人往往要早过一天,以显示自己的特殊待遇。由于中国北方在更长时间里是国家的政治中心,受官气影响较重,因此小年...
· 2015小年是哪一天?小年的来历小年吃什么
小年,即每年农历腊月廿三或廿四,是祭祀灶王爷的节日。2015年小年是2月11日即(2014年农历十二月二十三日)。农历是它是整个春节庆祝活动的开始和伏笔,其主要活动有两项:扫年和祭灶。除此之外,还有吃灶糖的习俗,有的地方还要吃火烧、吃糖糕、油饼,喝豆腐汤。早在宋朝,就有腊月二十四过小年的记载,但那个时候小年是不分两天的。所以腊月二十四的小年习俗历史是更悠久的。那么什么时候发生了变化呢?这就要到清朝了。清朝的皇帝从雍正年间开始,每年腊月二十三在坤宁宫祀神,为了节省开支,皇帝顺便把灶王爷也拜了。以后王族、贝勒随之效仿,于腊月二十三祭灶,自此开始有了官民在不同日子过小年的分野。腊月二十三,又称“小年”,是民间祭灶的日子。据说,每年腊月二十三,灶王爷都要上天向玉皇大帝禀报这家人的善恶,让玉皇大帝赏罚。因此送灶时,人们在灶王像前的桌案上供放糖禁、清水、料豆、秣草,其中后三样是为灶王升天的坐骑备料。祭...
· 小年夜是那一天?小年夜为什么要扫尘的来历
导读:腊月二十三,掸尘扫房子”的风俗,由来已久。据《吕氏春秋》记载,我国在尧舜时代就有春节扫尘的风俗。按民间的说法:因“尘”与“陈”谐音,新春扫尘有“除陈布新”的涵义,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穷运”、“晦气”统统扫出门。这一习俗寄托着人们破旧立新的愿望和辞旧迎新的祈求。每年从农历腊月二十三日起到除夕止,我国民间把这段时间叫做“迎春日”,也叫“扫尘日”。扫尘就是年终大扫除,北方称“扫房”,南方叫“掸尘”。在春节前扫尘,是我国人民素有的传统习惯。每逢春节来临,家家户户都要打扫环境,各种器具,拆洗被褥窗帘,洒扫六闾庭院,掸拂尘垢蛛网,疏浚明渠暗沟。大江南北,到处洋溢着欢欢喜喜搞卫生、干干净净迎新春的气氛。有趣的是,古时有关扫尘的由来,却有一个颇为诡异的故事。传说,古人认为人的身上都附有一个三尸神,他像影子一样,跟随着人的行踪,形影不离。三尸神是个喜欢阿谀奉承、爱搬弄是非的家伙,他经常在玉帝面前造谣生事...
· 小年夜的传统习俗
雍正年间,每年的腊月二十三号在坤宁宫祭祀神灵,当时为了减少开支,皇帝把灶王爷一起祭拜了,随后王族和贝勒效仿皇帝的做法,在腊月二十三号祭祀灶神。小年夜是我国传统的节日,也被叫做谢灶、祭灶节、灶王节等。在我国,小年夜是春节的开端和伏笔,主要的习俗有两个:扫年和祭灶。所谓扫年就是打扫卫生,在小年每家每户自黎明便开始打扫卫生,擦窗、衣物,进行彻底的大扫除。扫年扫完就是传统的祭灶节。通常人们在小年夜这天祭祀灶君,祭祀的时间大多数为晚上,在祭祀的时候,祭灶人跪在灶爷面前,怀里抱着公鸡,接着便是焚烧香表,屋内便香烟缭绕,家中的男主人开始斟酒叩头,嘴里还念念有词,大致念完后,祭灶人大喊一声“领”就可以执酒浇鸡了。假设鸡头扑楞有声,说明灶爷已经领情,可以结束了,若灶爷纹丝不动,那么还需要继续浇鸡头。在不同的地方习俗肯定不一样,所以这只是其中一个地区小年夜的习俗。除了特定的祭祀习俗外,在饮食方面也有特定的习俗...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