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新闻动态

唐宋清明七天"黄金周":斗鸡 踏青 马球 戴柳……

2017-06-21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976
转发:0
评论:0
唐宋清明七天"黄金周":斗鸡踏青马球戴柳…… ,作者:曾洁“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1100多年前,诗人杜牧用

  作者:曾洁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1100多年前,诗人杜牧用一首《清明》,为我们描述了唐代清明时节街头的萧瑟之感。

  清明既是二十四节气之一,又是中国人祭祖扫墓、凭吊先辈的传统文化节日。在这个春光明媚、草长莺飞的日子里,古代人如何过清明?翻阅敦煌文献资料的记载,再结合敦煌壁画里的描绘,我们发现古代人过清明,不仅颇为隆重,还妙趣横生。他们除了向先祖寄托哀思之外,还相约斗鸡,结伴踏青,邀约三五个好友打马球,把一个非常重要的祭祀节日,过成了超长待机的“清明七天乐”。

  对了,唐宋时期,清明节真的放7天假。因为山高路远、交通不便,官吏们如果回乡扫墓,往返途中消耗了大部分时间,稍有不慎就会耽误值守。于是,唐玄宗颁布政令解决假期,规定“寒食、清明四日为假”。到了贞元六年(公元790年),假日加长到7天。宋代也延续了这种放假习惯,将寒食节、清明节拉通放假7天。反观我们现在只有3天小长假,你是否会对古人的“黄金周”羡慕嫉妒恨呢?

  先有节气后有节日

  早在“二十四节气”成功申遗的时候,著名巴蜀文化专家袁庭栋谈及节气和节日的区别时,就提出了这一观点,“我们聊到节气,一定要跟节日区分开来”。他强调说,二十四节气里面只有一个节就是清明节,因为存在祭祀活动,除此以外的节气都不能算是节日。

  关于清明节的记忆,他印象最深刻的非清明粑莫属,“儿时的清明节,除了踏青、扫墓,还少不了一样东西,那就是清明粑。白白的粉染上了均匀的菜叶,好看得让人垂涎三尺。”不过说起清明的由来,应该是先有节气而后才出现节日。

  早在秦汉年间,二十四节气系统就已经形成,距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清明就是其中一个节气。西汉刘安所著《淮南子·天文训》中写到“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乙,则清明风至”。清明风就是清爽明净的风,“清明风至”之时大多是阳春三月,所以清明又有“三月节”之称。敦煌文献中最早关于“清明”的记载见于《北魏太平真君十一年(450年)残历》中的“十一日清明三月节”。

  宋代陈元靓在《岁时广记》中进一步解释了“清明”一词:“清明者,谓物生清净明洁”。《岁时百问》一书也曾解释:“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清明从一个节气上升为一个节日,与寒食节关系紧密。寒食节的习俗是禁火冷食和祭奠祖先,由于清明和寒食节挨得很近,人们还常常将扫墓习俗延长到了清明。到了唐宋时期,寒食、清明渐渐合二为一,甚至到了宋代,清明从寒食节的附属品,发展到大有取代之势。

  唐代清明节成黄金周

  早在秦朝以前,我国就有了扫墓祭祖的风俗,但不一定是在清明这天。到了唐代,寒食节或者清明节扫墓才开始盛行。唐玄宗于开元二十年(公元732年)诏令天下“寒食上墓”,并列为当时“五礼”之一。《旧唐书》记载:“寒食上墓,礼往无文,近代相沿,寖以成俗,士庶之家,宜许上墓,编为五礼,永为常式”。

  既然清明节已经是个节日,那古人能否“带薪休假”呢?其实,各个朝代的官吏享受的休假福利不尽相同,不过从唐代开始,清明节就成了继元宵节之后的小长假。

  唐代的朝廷这么给官吏放假:“元正、冬至各给假七日,寒食到清明四日,八月十五、夏至及腊日各三日”。也就是说,如果你在唐朝为官,元旦和冬至各休假7天,清明和寒食节拉通放假4天,夏至、中秋节和腊八只放假3天。这一记载与敦煌文献《光启三年(887)沙州进奏院状》一致:“驾入五日遇寒食,至八日假开。”

  这样的放假安排,现在看来也是幸福满满,不过中途几度调整。唐肃宗李亨做皇帝的时候,或许是担心官员赶回老家扫墓太过辛苦,就把寒食、清明的假期延长至7天,而把唐玄宗定下的当朝皇帝生日庆典天数从3天缩减到1天,清明节第一次成为“黄金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清明踏青的历史
清明节也叫踏青节,关于清明节踏青之说,可以一直追溯到孔子那里。《论语》记载,孔子有一次与他的弟子在一起讨论人生志向,孔子的弟子曾晰说:“暮春时节,穿着刚做好的春服,与五六个朋友,六七个小孩,到沂水去沐浴,并随风起舞,洗完后哼着民间小调,踏上归途。”孔子听后说:“我赞同你的理想。”孔夫子与曾晰的对话表明,远在春秋时期,人们便有了暮春时节野浴踏青的活动。而宋史中也记载:清明前后十日,城中士女艳妆饰,金翠琛缡,接踵联肩,翩翩游赏,画船箫鼓,终日不绝。红男绿女,车水马龙地涌向四郊。可见,在清时踏青春游的习俗早已流行。唐宋朝代,是诗词鼎盛的朝代,故留下了许多传世之作。杜甫用“三月三日天地新,长安水边多丽人”的诗句记载皇家游春踏青的盛景;宋代诗人吴惟信的诗“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就形象地描绘了西湖春天的美妙景色,以及人们倾城游春的场景。而北宋张先的词“芳洲拾翠暮忘归,秀野踏青来不定”描绘妇女...
· 清明踏青的历史
清明节也叫踏青节,关于清明节踏青之说,可以一直追溯到孔子那里。《论语》记载,孔子有一次与他的弟子在一起讨论人生志向,孔子的弟子曾晰说:“暮春时节,穿着刚做好的春服,与五六个朋友,六七个小孩,到沂水去沐浴,并随风起舞,洗完后哼着民间小调,踏上归途。”孔子听后说:“我赞同你的理想。”孔夫子与曾晰的对话表明,远在春秋时期,人们便有了暮春时节野浴踏青的活动。而宋史中也记载:清明前后十日,城中士女艳妆饰,金翠琛缡,接踵联肩,翩翩游赏,画船箫鼓,终日不绝。红男绿女,车水马龙地涌向四郊。可见,在清时踏青春游的习俗早已流行。唐宋朝代,是诗词鼎盛的朝代,故留下了许多传世之作。杜甫用“三月三日天地新,长安水边多丽人”的诗句记载皇家游春踏青的盛景;宋代诗人吴惟信的诗“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就形象地描绘了西湖春天的美妙景色,以及人们倾城游春的场景。而北宋张先的词“芳洲拾翠暮忘归,秀野踏青来不定”描绘妇女...
· 唐高宗赐柳枝:清明插柳折柳戴柳的习俗始于唐朝
我国古代清明插柳折柳戴柳的习俗,始于唐朝。唐高宗于三月三日游春渭阳,“赐群臣柳圈各一,谓戴之可免虿毒”。后来,老百姓将此演化为插柳,每逢清明,家家户户将柳插在井边,成语“井井有条”,就是来源于此。人们不但自己乐于佩戴柳枝,还将它插在门楣之上,用以避邪。有的地方还用面和枣做成飞燕,再用柳枝串起来,插到门上,称作“子推燕”。传说清明节这一天百鬼出没,人们一边要祭奠祖先的亡灵,一边还要小心翼翼地与他们保持着一定的距离,将他们阻挡在家门之外。柳,便成了人们避邪的武器,可以保护人们不受鬼魂的侵扰。《齐民要术》里说:“取柳著户上,百鬼不入家。”人们还在乘坐的轿子上插柳避邪,据《东京梦华录》记载:“轿子即以杨柳杂花装簇顶上,四垂遮映。”“清明一霎又今朝,听得沿街卖柳条”,“清明处处插垂柳,院宇深深绿翠藏”,清明的诗没有娇柔没有做作,提笔就是直抒胸臆,这也是其他节日的诗所不能比拟的。在二十四节气中,只有清...
· 清明节从何而来?又有哪些习俗?扫墓祭祖、踏青、插柳
清明节的名称与此时天气物侯的特点有关。西汉时期的《淮南子·天文训》中说:“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乙,则清明风至。”“清明风”即清爽明净之风。《岁时百问》则说“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虽然作为节日的清明在唐朝才形成,但作为时序标志的清明节气早已被古人所认识,汉代已有了明确的记载。接下来笔者就来为大家介绍一下清明节有哪些习俗。1、扫墓祭祖中国历史上,寒食禁火,祭奠先人,早已蔚为习俗。唐朝之后,寒食节逐渐式微,于清明节扫墓祭祖成了此后持续不断的节俗传统。唐朝大诗人白居易《寒食野望吟》诗云:"乌啼鹊噪昏乔木,清明寒食谁家哭?风吹旷野纸钱飞,古墓累累春草绿。棠梨花映白杨树,尽是生死离别处。冥漠重泉哭不闻,萧萧暮雨人归去。"宋朝诗人高菊卿也曾于一诗中描写道:"南北山头多墓田,清明祭扫各纷然。纸灰飞作白蝴蝶,泪血染成红杜鹃。日落狐狸眠冢上,一滴何曾到九泉!"就是到了今天的社会,人们在清明节...
· 清明戴
古密州清明节时,人们都喜欢用新发的柳枝编顶帽子戴在头上,而且在柳枝帽子上还要缠上二十八根红丝线,嫩绿的柳叶衬着红红的丝线,煞是好看,据说这一习俗是为了纪念一位姓柳的贤惠女子。密州城东有条墨河,河两岸柳树成荫。河岸边的柳家庄有个柳兰姑娘。柳姑娘心灵手巧,识文断字,女红做得尤其好,在十里八乡很有名,被人称为巧柳姑娘。柳兰到谈婚论嫁的年纪后,许多做媒的登门求亲。后来柳姑娘嫁给了本村的一周姓后生,为人忠厚老实。后生与老爹相依为命,除了几亩薄地,平时就靠做些短工维持生计。自从柳兰嫁入周家后,勤俭持家,孝敬公爹,一家人平安和睦,其乐融融。这年国家战事不断,兵源短缺。在一次外出后,后生被强征到军队服役,一走便没了音信,只留下柳兰和公爹一起生活。少了丈夫的柳兰在家恪守妇道,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从来不惹是生非。村里一泼皮无赖觊觎柳兰的美色,没事常到周老汉家转悠。几次纠缠都被柳兰严词拒绝,无赖不禁恼羞成怒,于...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