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蒲松龄与《聊斋志异》 蒲松龄为什么叫柳泉居士

2019-10-23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1254
转发:0
评论:0
蒲松龄与《聊斋志异》蒲松龄为什么叫柳泉居士,蒲松龄是清代著名小说家,其所作志怪小说《聊斋志异》,以其精妙的文笔,丰富的想

  蒲松龄是清代著名小说家,其所作志怪小说《聊斋志异》,以其精妙的文笔,丰富的想象,被后世人称为文言文短篇小说之王。

  蒲松龄出生在一个破落小地主家庭,其后父亲转儒经商,家里情况才稍好。小的时候家里没有钱请私塾老师,所以蒲家四兄弟都是跟在他们父亲身边学习的。蒲松龄十九岁的时候参加科举考试,以三试第一的优秀成绩中秀才,此后却久试不第,一直到了71岁的时候,才成为岁贡生。蒲松龄没有考中秀才,一共有两个原因。

  第一个原因,蒲松龄在参加秀才考试的时候,主考官是施闰章。施闰章在当时是一个颇有名声的大诗人,就是他亲手判定了蒲松龄的第一。然而其实当时他给蒲松龄判个第一,是因为蒲松龄文笔极好,他很是欣赏,但是严格来说,蒲松龄当时所作的文章,是不符合考试的,至少是够不上第一的。因为施闰章的这一个判定,给了蒲松龄一个错觉,那就是自己所写是对的,因此在考举人的时候仍旧如此,所以才会久试不第。

  蒲松龄到老都没有考中举人的第二个原因,便是因为他那本闻名后世的志怪小说《聊斋志异》。蒲松龄当时因为要创作《聊斋志异》,所以分去了他大部分的精力,以至于不能好好的准备科举。当时蒲松龄的一个朋友便作诗劝诫他,说:“聊斋且莫竞谈空”,希望他能专心读书,但是蒲松龄仍然没有放弃创作《聊斋志异》。

  蒲松龄写《聊斋志异》的故事,素材来源有三个:一是前人故事,他拿来加工一下;二是,听取当时人的故事;三便是丰富的想象。

  

《聊斋志异》中,有一个故事“劳山道士”,实际上是根据六朝小说和唐传奇中的三个故事创作而成。这三个小故事,叫《纸月》、《取月》、《留月》。纸月就是有一个人,剪个纸的月亮用来照明。取月,另一个人把月亮拿下来放在自己怀里,没有月亮时候照照。留月,最后一个人把月光放在自己的篮子里边,黑天的时候拿出来照照。“劳山道士”就是以这三个故事为原型,创作而成。


  还有就是,据说蒲松龄为了有好的素材,用以创作《聊斋志异》,便在路边摆了一个茶摊,凡是能讲出好故事的人,都可以免费喝茶。

  蒲松龄书中所写,有很多是写书生和美丽的妖怪的。这些女妖全部有这样一个特征,长相漂亮,不嫌弃书生贫穷,不顾及封建礼教,媒妁之言的束缚,愿意与书生无媒苟合。书生都是这样的,很有才华,富有才情,情感丰富,但就是不得志。女妖和书生在一起,不仅处处照顾书生,红袖添香,而且还会尽自己所能达成书生的各种愿望。这些愿望,可能是钱财,可能是功名利禄等等。

  书中的书生就是蒲松龄自己,所有的一切的故事,都是来自他的想象。一个穷秀才,在生活苦痛时所想象的东西。

  蒲松龄是悲惨的,贫穷不得志。蒲松龄也是伟大的,为后世留下了《聊斋志异》这本奇幻小说。若是看见后世这本小说的流传度,蒲松龄想必是欣慰的,他没有放弃《聊斋志异》是一个对的选择。

  蒲松龄号柳泉居士,他为什么号柳泉呢?是因为他的住所有柳树泉水相伴?还是因为他向往与柳树泉水相伴的生活?其实都不是,说来柳泉居士这个号的由来,缘起于一个意外。据说他在又一次参加科举考试的时候,因为一时不知道怎么写开头,就乱写:“自二柳夹泉以来,”其实这是他在路上看到一眼泉两旁有两棵柳,考官不知道,以为他写的是典故,而自已不知道,就送了他“柳泉居士”这个称号。此后,“柳泉居士”的号便便真正成了他的名号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蒲松龄与《聊斋志异》蒲松龄为什么叫柳泉居士
蒲松龄是清代著名小说家,其所作志怪小说《聊斋志异》,以其精妙的文笔,丰富的想象,被后世人称为文言文短篇小说之王。蒲松龄出生在一个破落小地主家庭,其后父亲转儒经商,家里情况才稍好。小的时候家里没有钱请私塾老师,所以蒲家四兄弟都是跟在他们父亲身边学习的。蒲松龄十九岁的时候参加科举考试,以三试第一的优秀成绩中秀才,此后却久试不第,一直到了71岁的时候,才成为岁贡生。蒲松龄没有考中秀才,一共有两个原因。第一个原因,蒲松龄在参加秀才考试的时候,主考官是施闰章。施闰章在当时是一个颇有名声的大诗人,就是他亲手判定了蒲松龄的第一。然而其实当时他给蒲松龄判个第一,是因为蒲松龄文笔极好,他很是欣赏,但是严格来说,蒲松龄当时所作的文章,是不符合考试的,至少是够不上第一的。因为施闰章的这一个判定,给了蒲松龄一个错觉,那就是自己所写是对的,因此在考举人的时候仍旧如此,所以才会久试不第。蒲松龄到老都没有考中举人的第二...
· 聊斋志异是什么内容蒲松龄被称柳泉居士?
蒲松龄出生在一个破落小地主家庭,其后父亲转儒经商,家里情况才稍好。小的时候家里没有钱请私塾老师,所以蒲家四兄弟都是跟在他们父亲身边学习的。蒲松龄十九岁的时候参加科举考试,以三试第一的优秀成绩中秀才,此后却久试不第,一直到了71岁的时候,才成为岁贡生。蒲松龄没有考中秀才,一共有两个原因。然而其实当时他给蒲松龄判个第一,是因为蒲松龄文笔极好,他很是欣赏,但是严格来说,蒲松龄当时所作的文章,是不符合考试的,至少是够不上第一的。因为施闰章的这一个判定,给了蒲松龄一个错觉,那就是自己所写是对的,因此在考举人的时候仍旧如此,所以才会久试不第。蒲松龄到老都没有考中举人的第二个原因,便是因为他那本闻名后世的志怪小说《聊斋志异》。蒲松龄当时因为要创作《聊斋志异》,所以分去了他大部分的精力,以至于不能好好的准备科举。当时蒲松龄的一个朋友便作诗劝诫他,说:“聊斋且莫竞谈空”,希望他能专心读书,但是蒲松龄仍然没有...
· 清代蒲松龄简介《聊斋志异》作者蒲松龄的生平
蒲松龄简介:蒲松龄,字留仙,又字剑臣,别号柳泉居士,山东淄川(今山东淄博市)蒲家庄人。生于明崇祯十三年(1640年6月5日)四月十六日。他生长在一个渐趋败落的地主家庭里。远祖蒲鲁浑和蒲居仁,做过元代般阳路总管。高祖蒲世广是个廪生,曾祖蒲继芳是个庠生,祖父蒲生讷连秀才也未考取。祖父辈蒲生信,做过玉田知县,即《聊斋志异·梦别》中的玉田公。父蒲槃,字敏吾,“少力学”,至二十余岁还未能考中秀才,“遂去而贾”。他称自己父亲于“权子母之余,不忘经史,其博洽淹贯,宿儒不能得”,到了四十几岁尚无子嗣,便“不欲复居积”,一面闭门读书,一面散其钱财,“周贫建寺”,后得四子一女,松龄为第三子。其时“家渐落,不能延师”,便亲自教子读书。蒲松龄天性颖慧,过目了然,在兄弟之中最受父亲的钟爱。十九岁初应童子试,便得到县、府、道都第一的优异成绩。山东学道施闰章(愚山)很赏识他。他对施闰章的知遇之恩,铭刻于心,在《聊斋志异...
· 蒲松龄《聊斋志异》简介蒲松龄的《除日祭穷神文》原文
《聊斋志异》是中国著名的志怪小说集,简称《聊斋》,俗名《鬼狐传》,是中国清代著名小说家蒲松龄创作的文言短篇小说集。这本书是蒲松龄在科举不第,久试无果,生活穷困潦倒时创作的。蒲松龄十九岁就以三试第一的骄傲成绩考中了秀才,可是后来他连续四次参加科举考试都没有中举,到了后来为了生计,只得放弃了继续科考的道路。古时候的文人,从读书开始,大部分人都是为了谋求一个功名,所谓学以致用,说的是用自己学到的知识报效国家。而蒲松龄在科举考试的时候,便开始创作《聊斋志异》这本书,他放弃了科举也没有放弃这本书,甚至一直写到他老。据说因为创作《聊斋志异》,甚至影响到了蒲松龄的科举考试。当时蒲松龄有一个好友,名叫张笃庆,他发现蒲松龄因为写《聊斋志异》而分去了大部分精力,以致不能好好准备科举考试,因此作了一首诗劝他。诗里有一句“聊斋且莫竞谈空”,意思就是让他不要写书了,赶紧准备科举考试吧!但是蒲松龄并没有放弃,仍然坚持...
· 蒲松龄创作《聊斋志异》
[蒲松龄铜像]蒲松龄(1640~1715),字留仙,别号柳泉居士,山东淄川(今属淄博市)人,清代著名文学家。蒲松龄多才多艺,著作颇丰,他一生心血的结晶是文言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此书在他40岁左右已初具规模,此后不断有所修改和增补,直到他暮年才成书。《聊斋志异》通行本有16卷,合计近500篇作品。这些作品都融进了蒲松龄的虚构想象、生活经验和审美趣味,反映了广阔的现实生活,有丰富深刻的思想内容。《聊斋志异》有独特的艺术风格,其大多数作品运用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相结合的创作方法,采用了历史传记和传奇文章相结合的基本样式。其艺术成就首先在于以多咱手法塑造出一系列令人难忘的人物形象。《聊斋志异》是蒲松龄的代表作,通过志怪寄托孤愤,反映了现实生活,在艺术上达到了文言小说的高峰。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