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暑一般在每年的公历7月6至7或8日之间,小暑的到来意味着开始入伏。这个时节我国民间有“食新”、“吃饺子”、“吃炒面”等习俗。此外,在农历的六月初六这天,人们还会晒书画、晒衣物,避免虫蛀。所以有“六月六,晒红绿”的说法。
小暑节气,正赶上,北方种的小麦、南方种的稻子开始收割,伴随粮食的收获,人们会举行一系列隆重的祭祀仪式,包括祭天、祭地等,甚至还会祭祀“土地公公”。祭祀活动之后还有“食新”,就是尝新米。将新割的稻谷碾成米,做好饭供祀五谷大神和祖先,然后人人吃尝新酒等,感谢大自然的恩赐,庆祝谷物的丰收。
另外,“六月六,晒红绿”也是传统民俗之一。“红绿”,指的就是五颜六色各式各样的衣服。民谚有云:“六月六,人晒衣裳龙晒袍”。久存于箱柜中的衣服、书画在晴朗的阳光之下多晾晒,可去潮去湿,防霉防蛀。
俗话说“头伏饺子二伏面,三伏烙饼摊鸡蛋。”伏日吃面的习俗据说从三国时期就已经开始了。《魏氏春秋》上有记载:“伏日食汤饼”。这里的“汤饼”就是热汤面。
在民间还有吃藕的习俗,藕有清热开胃的功效,可以缓解这个时候天气炎热导致的食欲不振。除了吃藕,在鲁南和苏北等地区,人们习惯在小暑时吃暑羊,以此滋补身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