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置顶
王安石青苗法
王安石青苗法 导读:

青苗法,亦称“常平新法”,是中国宋朝王安石变法的措施之一,熙宁二年(1069年)九月由制置三司条例司颁布施行。

青苗法的主要内容为:变旧有常平制度的“遇贵量减市价粜,遇贱量增市价籴”的呆板做法。灵活地将常平仓、广惠仓的储粮折算为本钱,以百分之二十的利率贷给农民、城市手工业者。

青苗法实施的目的是为了在缓解民间高利贷剥削现象的同时增加政府的财政收入,使百姓富足、国库充盈。但是青苗法在实施的过程中却并不顺利。

第一,王安石作为宰相并没有实际了解民间的状况就将青苗法推向全国,并且给地方官员还设置了任务量。反倒加重了百姓的负担。第二,贫民借粮食总得抵押东西,但是又没什么可以抵押的,所以政府想出十户作保的方式,也就是只要有人不还就由其他几户还粮食,这样的制度反倒还会因为某几户耍赖造成集体贫困。第三,青苗法借粮食还的时候必须还钱,但是受市场的影响,粮食的价格时高时低反倒造成百姓还不起钱的情况了,这还不如民间借贷可以还粮食的。

总的来说,王安石的青苗法出发动机是好的,但是推行过于仓促,没有明确推行后会遇到的问题,在冗官的状态下,青苗法的实施注定是失败的。


...
热点动态
王安石变法对当时的宋朝究竟有何影响
王安石变法对当时的宋朝究竟有何影响,变法影响成效王安石变法对于增加国家收入,有着积极的作用,北宋积贫积弱
1094次浏览 查看阅读>>
青苗法在实施过程有什么调整调整的地方是什么
青苗法在实施过程有什么调整调整的地方是什么,青苗法目的改革之前的常平制度缺陷,希望抑制兼并之家盘剥农民同时,也期
1380次浏览 查看阅读>>
青苗法是怎么变成成剥削的原因出在什么地方
青苗法是怎么变成成剥削的原因出在什么地方,北宋熙宁三年,王安石任同中书门下章事,权利和地位如同宰相一般;当时北宋的国力
857次浏览 查看阅读>>
王安石推行青苗法到达哪三个要求三个要求分别是什么
王安石推行青苗法到达哪三个要求三个要求分别是什么,王安石推行青苗法,从指导思想上来看是要达到三个要求:其一即细上已提及的,要使
1647次浏览 查看阅读>>
王安石的青苗法为什么没有持续下去没有持续下去的原因是什么
王安石的青苗法为什么没有持续下去没有持续下去的原因是什么,王安石执政后,于熙宁二年八月壬午(1069年9月21日)实行青苗法,规定凡州
1357次浏览 查看阅读>>
王安石推行的青苗法为何没得到百姓的支持
王安石推行的青苗法为何没得到百姓的支持,北宋时,民间高利贷非常猖獗。那些放高利贷者,贷给穷人的利息,往往是本钱的两倍
1380次浏览 查看阅读>>
文史图集精选
王安石变法为什么会失败?其中有什么历史因素
王安石变法为什么会失败?其中有什么历史因素
王安石变法为什么会失败?其中有什么历史因素,新法虽得到赵顼的鼎力支持,但实行起来举步为艰,由于新法在多方面触犯了享有特权
揭秘:北宋历史简介之王安石变法
揭秘:北宋历史简介之王安石变法
揭秘:北宋历史简介之王安石变法,北宋初年,开国皇帝宋太祖加强中央集权大搞土地兼并,致使后来到宋神宗年间,广大
汉字的发展史:北宋王安石如何造出双“喜”字?
汉字的发展史:北宋王安石如何造出双“喜”字?
汉字的发展史:北宋王安石如何造出双“喜”字?,汉字的创造和发展,标志着人类文化活动的进步。它是经历悠长的年代,由许多人集体
宋越熙宁战争:标志着王安石变法的失败
宋越熙宁战争:标志着王安石变法的失败
宋越熙宁战争:标志着王安石变法的失败,宋越熙宁战争背景后来历史学家认为宋越熙宁战争背景中最重要的一点是当时宋朝
宋朝著名的政治家王安石,在文学上有何成就?
宋朝著名的政治家王安石,在文学上有何成就?
王安石是历史上著名的变法家,虽然在这变法中并不非一帆风顺,不过由此也可以看出王安石在政治上的作为,虽然王安石是宋朝著名的政治家,但他在文学上也是有很大的成就的,名列“唐宋八大家”,那么宋朝著名的政治家王安石,在文学上有何成就?今天就由族谱网小编来说一说。图源自网络王安石自幼聪颖,酷爱读书,过目不忘,下笔成文,而稍微长大之后,又跟随者父亲宦游各地,接触现实,体验民间疾苦。文章立论高深奇丽,旁征博引,始有移风易俗之志。16岁那一年,王安石跟随者父亲进京,在这里他结识了曾巩,后来曾巩又将他推荐给了欧阳修,当欧
北宋政治家王安石的贡献王安石的主要成就有哪些
北宋政治家王安石的贡献王安石的主要成就有哪些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汉族,临川(今江西抚州市临川区)人,北宋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改革家。庆历二年(1042年),王安石进士及第。历任扬州签判、鄞县知县、舒州通判等职,政绩显著。熙宁二年(1069年),任参知政事,次年拜相,主持变法。因守旧派反对,熙宁七年(1074年)罢相。一年后,宋神宗再次起用,旋又罢相,退居江宁。元祐元年(1086年),保守派得势,新法皆废,郁然病逝于钟山(今江苏南京),赠太傅。绍圣元年(1094年),获谥“文”,故世称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