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是春秋时期鲁国人。
孔子,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他的祖籍在宋国栗邑,也就是今天的河南省夏邑县。
孔子的祖先是宋国栗邑的贵族,先祖是商朝开国君主商汤。周灭商后,封商朝忠正的名臣微子启于宋,微子启死后,其弟微仲即位,微仲是孔子的先祖,从孔子的六世祖孔父嘉之后,子孙后代开始以孔为氏。孔子的其曾祖父孔防叔为了逃避宋国内乱,从宋国逃到了鲁国。孔子的父亲叔梁纥是鲁国出名的勇士,官职为陬邑大夫。孔子是叔梁纥与妾颜徵所生。
孔子家境贫寒,身处乱世,他所主张的仁政不适合当时的时代,于是孔子便把精力投入到教育事业上,他带领弟子周游列国,最后返回鲁国。他开设私学,弟子多达三千人,其中最著名的就是七十二贤。孔子晚年修订六经,他死后,弟子和传人把他与弟子的言行语录和思想记录下来,整理编成《论语》,被奉为儒家经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