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置顶
还有几天过年
还有几天过年 导读:

2023年除夕是1月21日,春节是1月22日,今天的日期是1月11日,还有11天过年。

春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也是中国人一年中的大日子,很多人都会提前调整状态准备迎接新年。从正月初一到正月十五这一段时间都可以算作春节。2023年春节是1月22日,1月21日是除夕,从日期推算,距离过年还有十一天。

百节年为首,春节是一年中最隆重的节日,受中华文化影响,世界上也有不少国家和地区有庆贺新春的习俗,春节和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一起并称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

过年期间,中国人会举行一系列的民俗活动,包括除旧布新、拜神祭祖、祈福辟邪、亲朋团圆、欢庆娱乐和饮食等等,带有浓郁的地方特色,蕴含着深邃的文化内涵。


...
热点动态
贴福字的讲究:过年为什么要贴福字的来历?
贴福字的讲究:过年为什么要贴福字的来历?,导读:贴福字,汉族传统年俗。每逢新春佳节,家家户户都要在屋门上、墙壁上、门楣
1177次浏览 查看阅读>>
关于中国年的来历和传说过年的习俗及由来
关于中国年的来历和传说过年的习俗及由来,中国年的来历和传说,过年的习俗及由来:满溢着喜庆和吉祥的春节是每个炎黄子孙心
1698次浏览 查看阅读>>
过年的由来中国传统节日春节为什么叫做过年?
过年的由来:在中国最热闹的节日莫过于过年了,但是过年到底是怎么来的呢?过年的习俗又是怎么形成的?相传中国古时侯有一种叫"年"的怪兽,头长尖角,凶猛异常。"年"兽长年深居海底,每到除夕,爬上岸来吞食牲畜伤害人命,因此每到除夕,村村寨寨的人们扶老携幼,逃往深山,以躲避"年"的伤害。今年的除夕,乡亲们都忙着收拾东西逃往深山。这时候村东头来了一个白发老人对一户老婆婆说只要让他在她家住一晚,他定能将"年"兽驱走。众人不信,老婆婆劝其还是上山躲避的好,老人坚持留下,众人见劝他不住,便纷纷上山躲避去了。当"年"兽象往
1088次浏览 查看阅读>>
数以亿计中国人回家过年,或许这就是寻根的意义
数以亿计中国人回家过年,或许这就是寻根的意义,中国人在正月初一这天过了两千余年的春节,如今,人们开始重新为春节寻觅信仰。民间至
1764次浏览 查看阅读>>
文史图集精选
清明将至,岭南宗亲回乡祭祖的人为什么比过年的人还多?
清明将至,岭南宗亲回乡祭祖的人为什么比过年的人还多?
“年年岁岁祭扫先人墓,处处犹存长者风。”每到清明,岭南地区回乡祭祖的人要比春节假期回来的人还多,甚至一些远在海外的人也会怀着对故人的无限怀念之情,千里迢迢地往回赶。清明,不仅是对逝者的思念,更是情感的延续与传递。又值清明时分,记者走进极具地域特色的岭南地区清明祭祖。南雄千年古村的李姓祠堂“宗族、族群意识是岭南文化的一个重要元素,具有世袭性强、稳定性高、凝聚力旺等特质。”广东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王杰告诉记者,广东有三大文化板块:岭东的潮汕文化板块、珠三角的广府文化板块、梅州的客家文化板块。此外,粤西的高雷地
古代没有春晚,古人怎么过年?
古代没有春晚,古人怎么过年?
民间有跳灶王的习俗。乞儿三五人为一队,扮灶公、灶婆,各执竹枝噪于门庭以乞钱。一年辛苦到腊月,家家户户舂米,因为腊月的米坚实,舂时少损耗。祭灶时,给小儿买饴糖即胶糖、麦芽糖
古代有春运吗?古人过年放假是怎么回家的?
古代有春运吗?古人过年放假是怎么回家的?
春运一直以来都是大家极为关注的问题,每年春节放假,五湖四海的人都抢票准备回家过年。所以,春运是每年出行量最大的时候。那你知道古代有春运吗?古人过年放假都是怎么回家的呢?其实,自从中国传统文化中有了春节回家团聚的习俗,就有了春运。古人们虽然因条件所限,不像现代人一样大规模在外工作打工,但是古代官员、在外经商的商人、在外游历的文人、外出谋生的人,也会争取赶在春节前回家。古代春节也是放假的,比如宋朝。据宋史笔记《文昌杂录》记载,元日(春节)、寒食、冬至各放假七日;天庆节(正月初三)、上元节、天圣节(皇帝母亲生
过年期间可燃放烟花爆竹,古代什么时候开始有烟花的?
过年期间可燃放烟花爆竹,古代什么时候开始有烟花的?
年关将近,目前有两地已经明确在春节期间,可以燃放烟花爆竹。现代大部分地区都是在春节期间放烟花,不过也有些地方不让放烟花。烟花一般都是大型活动庆祝的时候放的,要说烟花,其历史悠久,那么古代什么时候开始有烟花的?今天就由族谱网小编来讲一讲。图源自网络追溯烟花的历史,可能最早是在西汉刘安所著的《淮南子》中有记载:“含雷吐火之术,出于万毕之家。”其中的含雷,就是指在内部的巨大能量的瞬时爆发,而吐火指的是瞬间喷射出来彩色的火焰;到了隋朝的时候,隋炀帝还写了一首诗,讲到“火树干光照,花焰七枝开”,其中的“火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