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食节是为了纪念春秋时期的晋国一位名臣介子推。
在远古时期寒食节也被叫做“禁烟节”“冷节”“百五节”,人们延续了改火旧习,因为每到初春时节,气候干燥,保存的火种就有失火的风险,古人就会在这个时候举行隆重的祭祀活动,把上一年的旧火种熄灭,这种活动就叫做“禁火”,然后他们就会去取得新的火种,然后延续下去。这种活动就叫做“改火”或“请新火”。而禁火与改火之间一般有时间间隔,在无火的时间里人们必须准备充足的食物,一般是冷食,即为“寒食”,故而得名“寒食节”。
而到了春秋时期,寒食节又有了新的含义。传说晋文公流亡期间,介子推作为臣子一直跟随他,曾经割股为他充饥。后来晋文公归国为君侯,分封群臣,而介子推却不愿受赏,带自己的母亲隐居于山林,晋文公亲自到他隐居的绵山下共请他出山,介子推不愿为官,执意不出。晋文公手下放火焚山,原意是想逼介子推露面,结果,介子推抱着母亲被烧死在一棵大柳树下。这位忠臣的行为深深感动了晋文公,他于是在山上建立祠堂,并规定介子推死的这一天为寒食节,这天禁生火做饭,只吃寒食。所以说寒食节是为了纪念介子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