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氏五弄
蔡氏五弄 导读:

  蔡氏五弄是东汉时期蔡邕创作的作品,蔡邕是汉朝时期的音乐家,《蔡氏五弄》总共包含了《坐愁》、《秋思》、《游春》、《渌水》、《幽居》几部分,在古代文献中《琴历》曰:“琴曲有《蔡氏五弄》,《琴书》曰:“邕性沈厚,雅好琴道。


  《杏庄太古遗音》中有所云:杏庄老人曰,五弄,其辞凡五也。游春二,绿水二,幽居一,曰辞,曰吟,曰行,曰曲,曰畅,皆所以吟弄景物也。夫所谓春,则盎盎然昭乾坤之生意也。夫所谓水,则迢迢然寓道体之无穷也。幽人之气,若春之和。幽人之怀,若水之淸,合乾坤,具道体,弄九於幽居之中,此五弄之所以作也。 蔡氏的五弄中春有春意,水有水的灵动、居有居所的安静静逸,愁有愁的思绪,秋有秋的情愫韵律,可谓古代乐曲的佳作。

...
文史图集精选
汉代的琴学:汉代古琴为何会成为“八音之首”?
汉代的琴学:汉代古琴为何会成为“八音之首”?
汉代董仲舒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述”,开中国2000余年的儒学正统之先声。随着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学说的社会地位上升,琴学得正统地位,一方面使得先秦各种活跃的琴学思想逐渐凝固为儒学教条,另一方面,也使两汉时期古琴艺术在理论的总结方面,取得了较大的成就。比如东汉琴家桓谭所著《新论》中《琴道篇》,蔡邕所著《琴操》等。东汉琴家桓谭(约前33~39),曾为掌乐大夫,十分喜爱创作新声。桓谭的琴学思想主要见于其所著《新论》29篇。《新论》的主要内容,是针对当时流行的谶纬神学的虚伪实质,进行有力的驳诉。其中《琴道》篇则重于琴学理论的论述,内容包括琴论、琴史和琴曲解说等几个方面,此篇并未写完,由东汉的班固续成。总体来说,《新论·琴道》中所体现的琴学思想,主要反映了儒家的音乐正统观。有些学者认为,桓谭在《琴道》中所论述的儒家音乐观,与他喜爱新声的音乐实践不相符合。比如关于礼乐关系,《琴道》记载有“琴之言禁也,
中国四大古琴分别是什么?四大古琴之首是什么
中国四大古琴分别是什么?四大古琴之首是什么
中国古代四大古琴所谓“琴、棋、书、画”当中的“琴”,是我国历史上最古老的弹拔乐器之一,现称古琴或七弦琴。古琴的制作历史悠久,许多名琴都有文字可考,而且具有美妙的琴名与神奇的传说。其中最著名的是齐桓公的“号钟”、楚庄王的“绕梁”、司马相如的“绿绮”和蔡邕的“焦尾”。这四张琴被人们誉为“四大名琴”。现在,这名扬四海的“四大名琴”已成为历史的陈迹,但它们对后世的影响并没有消失。1.号钟“号钟”是周代的名琴。此琴音之宏亮,犹如钟声激荡,号角长鸣,令人震耳欲聋。传说古代杰出的琴家伯牙曾弹奏过“号钟”琴。后来“号钟”传到齐恒公的手中。齐恒公是齐国的贤明君主,通晓音律。当时,他收藏了许多名琴,但尤其珍爱这个“号钟”琴。他曾令部下敲起牛角,唱歌助乐,自己则奏“号钟”与之呼应。牛角声声,歌声凄切,“号钟”则奏出悲凉的旋律,使两旁的侍者个个感动得泪流满面。2.绕梁今人有“余音绕梁,三日不绝”之语。其语源于《列
揭秘:孔子与古琴之间有何渊源?仲尼式是什么
揭秘:孔子与古琴之间有何渊源?仲尼式是什么
在悠久而绚烂的华夏文明里,中国古琴,是最为古老的弦乐乐器。蕴含着丰富而深刻的文化内涵,千百年来一直是中国古代文人、士大夫手中爱不释手的器物。特殊的身份使得琴乐在整个中国音乐结构中属于具有高度文化属性的一种音乐形式。在人们经见的琴式中,计有伏羲式、灵机式、神农式等等,而最为常见的,则是仲尼式。仲尼,即孔子,儒家思想的杰出代表,一位影响中国数千年的哲人。有人曾这样评价他:“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由于孔于对古琴的提倡,文人中弹琴的风气很盛,并逐渐形成古代文人,必须备“琴、棋、书、画”修养的传统。孔子在提倡琴乐之初就教导说君子乐不去身,君子和琴比德,唯君子能乐。操琴通乐是君子修养的最高层次,人与乐合一共同显现出一种平和敦厚的风范。在孔子的时代,琴乐还不仅仅是后世的君子个人的修身之乐,更是容纳天地教化百姓的圣乐。于琴乐之中,孔子听到了文王圣德之声,师旷听出了商纣亡国之音,故古琴也称之为“圣人之器
汉族乐器隋唐时期的汉族古琴发展史
汉族乐器隋唐时期的汉族古琴发展史
隋唐时期,西域音乐盛行,琵琶兴起,古琴音乐的发展受到一定的抑制。但由于古琴谱的产生,不仅推动了当时古琴音乐的传播,而且对后世古琴音乐的继承发展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使中国古代音乐历史进人了一个具有音响可循的时期。隋末唐初赵耶利,对当时流行的文字指法谱字,进行了整理,并辑录了《弹琴右手法》、《弹琴手势图》等解释演奏法的著作。著名的琴曲《碣石调幽兰》,为南朝梁丘明传谱,现存为传到日本的唐手写卷子,是中国最早的、也是目前所知的唯一的一份古琴文字谱。唐代诗人李峤、李颀、李白、韩愈、白居易、张祜、元稹等,都为古琴写下了不朽的诗篇。白居易爱好古琴,在《夜琴》中有:“蜀琴木性实,楚丝音韵清。”他的琴艺很高,并能自弹自唱,甚至在旅途船中仍以古琴为友,他在《船夜援琴》中写道:鸟栖月动,月照夜江,身外都无事,舟中只有琴。七弦为益友,两耳是知音,心静即声淡,其闻无古今。”张祜的《听岳州徐员外弹琴》也有:“玉律潜符
汉族乐器汉族古琴对古代音乐有何影响
汉族乐器汉族古琴对古代音乐有何影响
古琴是汉民族最早的弹弦乐器,是汉文化中的瑰宝。她以其历史久远,文献瀚浩、内涵丰富和影响深远为世人所珍视。湖北曾侯乙墓出土的实物距今有二千四百余年,唐宋以来历代都有古琴精品传世。存见南北朝至清代的琴谱百余种,琴曲达三千首,还有大量关于琴家、琴论、琴制、琴艺的文献,遗存之丰硕堪为中国乐器之最。古时,琴、棋、书、画并称,用以概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历代涌现出许多著名演奏家,他们是历史文化名人,代代传颂至今。隋唐时期古琴还传入东亚诸国,并为这些国家的传统文化所汲取和传承。近代又伴随着华人的足迹遍布世界各地,成为西方人心目中东方文化的象征。有关古琴的记载最早见于《诗经》、《尚书》等文献。《尚书》载:“舜弹五弦之琴,歌南国之诗,而天下治。”可知琴最初为五弦,周代时已有七弦。东汉应劭《风俗通》:“七弦者,法七星也,大弦为君,小弦为臣,文王、武王加二弦,以合君臣之恩。”三国时期,古琴七弦、十三徽的型制已基
中国古代十大名琴中国十大古琴是哪十大
中国古代十大名琴中国十大古琴是哪十大
琴,一般意义上指我国古代一种乐器,琴,又称瑶琴、玉琴,俗称古琴,一种七弦无品的古老的拨弦乐器。琴,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概括与汉服与古琴代表着古老神秘的东方思想。一:周--号钟“号钟”是周代的名琴。此琴音之宏亮,犹如钟声激荡,号角长鸣,令人震耳欲聋。传说古代杰出的琴家伯牙曾弹奏过“号钟”琴。后来“号钟”传到齐桓公的手中。齐桓公是齐国的贤明君主,通晓音律。当时,他收藏了许多名琴,但尤其珍爱这个“号钟”琴。他曾令部下敲起牛角,唱歌助乐,自己则奏“号钟”与之呼应。牛角声声,歌声凄切,“号钟”则奏出悲凉的旋律,使两旁的侍者个个感动得泪流满面。二:春秋/绕梁今人有“余音绕梁,三日不绝”之语。其语源于《列子》中的一个故事:周朝时,韩国著名歌伎韩娥去齐国,路过雍门时断了钱粮,无奈只得卖唱求食。她那凄婉的歌声在空中回旋,如孤雁长鸣。韩娥离去三天后,其歌声仍缠绕回荡在屋梁之间,令人难以忘怀。琴以“绕梁”命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