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是中国传统节日,是中华民族最隆重盛大的祭祖大节。清明节有着久远的历史,其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变化,后续渐渐融合了寒食节和上巳节的习俗,清明节的习俗有很多,其中包括插柳习俗。
关于插柳的习俗,其来源普遍存在三种说法,有专家认为,插柳的风俗是为了纪念“教民稼穑”的农事祖师神农氏的;有的地方,将柳枝插在屋檐下,是用来预报天气的,因为在古代有“柳条青,雨蒙蒙;柳条干,晴了天”的说法;此外在黄巢起义的时候规定,以“清明为期,戴柳为号”。起义失败后,戴柳的习俗渐被淘汰,只有插柳盛行不衰。杨柳有强大的生命力,俗话说:“有心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荫。”柳条插土就活,插到哪里,活到哪里,年年插柳,处处成荫。
每年4月4日或5日是清明节,清明节春光明媚,绿树成荫。人们在这一天踏青、扫墓、上坟。人人都要戴柳,家家户户门口插柳枝。那么这个习俗究竟从何而来呢? 传说清明节插柳是与宋代词人柳永有关,不过清明插柳早在唐朝时期就有了,在唐代的时候人们在三月三河边祭祀的时候,认为头戴柳枝可以摆脱毒虫的伤害。而到了宋元以后,清明节插柳的习俗就非常盛行了,清明节踏青游玩回来,就会在家门口插柳以避免虫疫。 无论是民间传说还是史籍典章的记载,清明节插柳总是与避免疾疫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