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西域王国

西域王国

中国历史上曾经存在过的西域诸国。

西域王国相关文献
东哥特王国是一个怎样的王国?东哥特王国介绍
东哥特王国是一个怎样的王国?东哥特王国介绍,东哥特王国(TheOstrogothicKingdom)古国名。是日耳曼民族
查看全文
西域
区域纪元前一世纪的西域诸国。西域国家主要分布在塔里木盆地、吐鲁番盆地和以北准噶尔盆地的边缘,利用从高地上溶化的水在绿洲上生活,此外塔里木河与罗布泊是西域地区的主要农业、生活水源。因而该区域的国家兴旺与水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据部分考古学家的判断,楼兰就是由于河流改道与罗布泊的迁移而消失的。同时西域地区由于地理上的因素,国家的兴衰容易受到气候变化的影响,期间两度受到影响,3世纪末期—5世纪后期,和自15世纪30年代以来东亚全境气候逐渐变冷,当地气候也受到强大影响,期间经过该地的商贸往来更乐意通过南方丝绸之路来进行,令西域贸易逐渐减少,各国也因此衰落了。西戎与西域是不同的地域称谓,但经常混称,关于西域的史料有:《史记·大宛列传》、《汉书·西域传》、《后汉书·西域传》、《晋书·西戎传》、《梁书·西北诸戎传》、《魏书·西域传》、《周书·异域传下》、《隋书·西域传》、《南史·西域诸国传》、《北史·西域...
查看全文
西域都护府
历史背景在西域都护出现前,西域诸国役属于匈奴;匈奴于冒顿单于和老上单于在位期间(公元前209年-前161年)征服了西域,初期时以奴役方式统治西域诸国。其后匈奴设置僮仆都尉一职,该职为西部的日逐王先贤掸在狐鹿姑单于(公元前96年-前85年)在位时期前后时间所设置,其职责是在西域征收赋税。公元前60年至前59年前后,左部出身的日逐王与右贤王屠耆堂不和,遂率领其部属数万骑归顺汉朝;汉朝便在乌垒国设置西域都护,以取代僮仆都尉一职,将天山南部第一次置于汉廷的势力范围之下。西域不属汉朝郡县范围,与僮仆都尉不同的是,西域都护的职责主要以保护当地城邦国为主,因此西域都护并不像匈奴的僮仆都尉一样在西域有征收赋税的职责。两次废置西域都护的废置和匈奴的兴衰有一定关系;西域都护第一次废置是在公元10年,当时匈奴与新朝关系破裂,匈奴大击北边,而西域亦瓦解;焉耆国因离匈奴近,先反,杀西域都护。新朝西域都护被自己属国所...
查看全文
王国宝
生平靠附帝弟王国宝无士人节操,品行不端,岳丈谢安厌恶他偏离正途,不任用他做重要的职位。后王国宝获授尚书郎,王国宝却以家族名望只愿当吏部郎,不肯拜任。因其堂妹是司马道子的王妃,王国宝于是靠拢时为琅琊王兼摄会稽国的会稽王司马道子。当时王国宝亦向司马道子中伤谢安,并经司马道子传至晋孝武帝那里,致令孝武帝亦对谢安有所顾忌。太元十年(385年),谢安去世,司马道子掌握权力,以王国宝为秘书丞。王国宝后迁琅邪内史,领堂邑太守,加辅国将军。又入朝为侍中,太元十五年(390年)迁中书令,兼中领军,与司马道子共掌大权。当时中书郎范甯厌恶王国宝阿谀奉承司马道子的行为,请孝武帝贬黜他。王国宝知道后十分畏惧,派袁悦之请尼姑妙音写信向陈淑媛称王国宝忠心敬慎,应该亲近信赖。孝武帝知道后十分愤怒,又因早已听闻袁悦之常劝司马道子专擅朝权,于是因他罪处死袁悦之。袁悦之死后,王国宝大惊,借司马道子中伤范甯,范甯出贬豫章太守。纵...
查看全文
王国
中国中原王朝的周朝天子的封地被称为诸侯列国。初期,只有中央政府(周王朝天子)自称“王”,分封诸侯依“公”、“侯”、“伯”、“子”、“男”等爵位,分封不同大小的领地,成为各诸侯国后,慢慢有了僭称;秦在前期非常长的时间,都是以“子”称“侯”,在周王室被迫承认三家分晋后,王权更加弱化,各诸侯纷纷效法“楚”(楚起原周封诸侯,但只有诸侯封臣本身来自周王朝的华夏族,封地内的卿大夫多为当地百越宗族出身,士,长期被视为蛮夷)开始称王,如齐王、楚王等,中文称中国历史上这一时期的王国为诸侯。汉朝之后,封国制和郡县制并行,之后各个朝代各有分封,封国的统治者时称为“国王”。基于传统“中国”、“天子”的观念,中国皇帝通常不会允许周边国家有皇帝的存在,仅允许周边属国在册封下称“王”,在中原政权弱化的时期,才会出现多个帝国(如宋,辽,夏,大理,吐番),朝鲜即是在日本势力介入下才脱离与中国的主从关系,自立为大韩帝国(韩国...
查看全文
家族谱大览
1.23世王国宝位下王玉如, 王成海公派道兴公子王达盛-26世国器位下顺卿子平系 (258-478页), v 1, 约1835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出版者不详], 约1835年. 存2册 : 世系表. 收藏者 : 金华市成蹊信息发展有限公司. 注 : 本谱不分卷, 残缺严重, 仅存2卷, 存王国宝位下王玉如, 王成海公派世系起. 散居地 : 中国. 书名据版心题编目.
浏览:100
1.23世王国宝位下王玉如, 王成海公派道兴公子王达盛-26世国器位下顺卿子平系 (258-478页), v 1, 约1835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出版者不详], 约1835年. 存2册 : 世系表. 收藏者 : 金华市成蹊信息发展有限公司. 注 : 本谱不分卷, 残缺严重, 仅存2卷, 存王国宝位下王玉如, 王成海公派世系起. 散居地 : 中国. 书名据版心题编目.
浏览:100
大唐西域记 : [12卷]
原书 : 东京 : 大日本图书株式会社, 明治44[1911]. 2册. (京都帝国大学文科大学丛书 ; 第1), 620-648 册2 : 大唐西域记考异[及]索引
浏览:0
湘南王氏通谱 [19卷,首1卷]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太原堂, 民国32[1943]年. 19册: 插图, 世系表. 注: 此谱不全. 缺卷1, 5-8, 12-13. 受姓祖: (周)王晋. 后周灵王太子晋公得姓王 资兴双溪派祖: 弟房祖(21世): 王国文 ; 王国武 ; 王国元 ; 王国泰 ; 王国朋...等. 慈房祖(21世): 王国定 ; 王国材 ; 王国道 ; 王国栋 ; 王国梁...等. 孝房祖(28世): 王代兴 ; 王代祎 ; 王代昌 ; 王代元 ; 王代宗...等. 嘉禾始迁祖(1世): 王仁鞠. 仁鞠公下派祖(3世): 王彦环(居甫口) ; 王彦琳(居嘉禾大泉) ; 王彦璍(居里田). 彦环公派下支祖(8世): 王文通 ; 王文政 ; 王文信 ; 王文海. 彦琳公派下支祖(7世): 王安荣 ; 王安华(分住衡阳) ; 王安富(分居桂阳) ; 王安城(分住广武) ; 王安礼(分住临武)...等. 彦璍公派下支祖(4世): 王辅佑 ; 王辅祥(居里田) ; 王辅禧 ; 王辅袖. 通谱排行: 湘南司上理 笃造硕田标 教科加普训 作哲庶常超 民生相助养 英武豪杰培 翰典达占咏 燕翼在贻谋 保甲若维贞 庠镇布洪声 亨阳钦辉品 绵延统绪真. 注: 本谱为湖南省10县集合联修之通谱. 其10县为: 郴县, 永兴, 怡章, 资兴, 汝城, 桂东, 桂阳, 临武, 蓝山, 嘉禾. 注: 本谱大多为仁鞠公之后裔. 卷1第17&18影像尚有记载其他28位始迁祖的姓名,但无后世资料. 散居地: 湖南省嘉禾县, 永兴县, 临武县, 及蓝山县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 及版心题编目. 卷端题, 书名页题:王氏通谱.
浏览:0
王氏宗谱 [15卷末1卷]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敦本堂, 1867年修. 14册 : 世系表. 注 : 此谱不全, 似缺卷1. 编纂者, 始祖, 及始迁祖资料均不详. 良有祖派下支祖(17世) : (清) 王国杰, 字伟才 ; 王国俊,字对选 ; 王国仁,字孟沾 ; 王国仪,字礼三 ; 王国修...等. 光范祖派下支祖(17世) : (清) 王国梁 ; 王国鼎 ; 王国兰,字都亭 ; 王国表,字师万 ; 王国柄,字斗次...等. 良玉祖派下支祖(17世) : (清) 王国灼,字名华 ; 王国银,字世华 ; 王国钱,字世传 ; 王国儒,字廷扬 ; 王国干,字廷弼...等. 良法祖派下支祖(17世) : (清) 王国建,字胜楚 ; 王国富,字胜齐 ; 王国禄,字其中. 良辰祖派下支祖(17世) : (清) 王国玺,字能杰. 良珍祖派下支祖(17世) : (清) 王国定,字康南 ; 王国安,字迎南 ; 王国宝,字廷南 ; 王国宗,字明南 ; 王国糈,字朝应...等. 17-23世派行似为 : 国泰人安 祈恩荫. 散居地 : 湖北省等地. 卷端题 : 王氏三槐祠宗谱. 书名据书衣题, 及版心题编目.
浏览:0
湘南王氏通谱 [19卷,首1卷]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太原堂, 民国32[1943]年. 19册: 插图, 世系表. 注: 此谱不全. 缺卷1, 5-8, 12-13. 受姓祖: (周)王晋. 后周灵王太子晋公得姓王 资兴双溪派祖: 弟房祖(21世): 王国文 ; 王国武 ; 王国元 ; 王国泰 ; 王国朋...等. 慈房祖(21世): 王国定 ; 王国材 ; 王国道 ; 王国栋 ; 王国梁...等. 孝房祖(28世): 王代兴 ; 王代祎 ; 王代昌 ; 王代元 ; 王代宗...等. 嘉禾始迁祖(1世): 王仁鞠. 仁鞠公下派祖(3世): 王彦环(居甫口) ; 王彦琳(居嘉禾大泉) ; 王彦璍(居里田). 彦环公派下支祖(8世): 王文通 ; 王文政 ; 王文信 ; 王文海. 彦琳公派下支祖(7世): 王安荣 ; 王安华(分住衡阳) ; 王安富(分居桂阳) ; 王安城(分住广武) ; 王安礼(分住临武)...等. 彦璍公派下支祖(4世): 王辅佑 ; 王辅祥(居里田) ; 王辅禧 ; 王辅袖. 通谱排行: 湘南司上理 笃造硕田标 教科加普训 作哲庶常超 民生相助养 英武豪杰培 翰典达占咏 燕翼在贻谋 保甲若维贞 庠镇布洪声 亨阳钦辉品 绵延统绪真. 注: 本谱为湖南省10县集合联修之通谱. 其10县为: 郴县, 永兴, 怡章, 资兴, 汝城, 桂东, 桂阳, 临武, 蓝山, 嘉禾. 注: 本谱大多为仁鞠公之后裔. 卷1第17&18影像尚有记载其他28位始迁祖的姓名,但无后世资料. 散居地: 湖南省嘉禾县, 永兴县, 临武县, 及蓝山县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 及版心题编目. 卷端题, 书名页题:王氏通谱.
浏览: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