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西夏

西夏

西夏(1038年-1227年),国号大夏,又称邦泥定国(此属西夏语音译,西夏语意译为“大白高国、大白上国”)或白高大夏国是中国历史上由党项族建立的一个朝代,主要以党项族为主体,包括汉族、回鹘族与吐蕃族等民族在内的国家。因位于中国地区的西北部,国土占据黄河中上游,史称西夏,国祚189年。

西夏是一个佛教王国,兴建大量的佛塔与佛寺,以承天寺塔最有名。然而也是崇尚儒学汉法的帝国,立国前积极汉化。虽然夏景宗为了维护本身文化而提倡党项、吐蕃与回鹘文化,并且创立西夏文、立番官、建番俗等措施,但自夏毅宗到夏仁宗后,西夏已经由番汉同行转为普遍汉化。文学方面以诗歌和谚语为主;在艺术方面于敦煌莫高窟、安西榆林窟有丰富的佛教壁画,具有“绿壁画”的特色。此外在雕塑、音乐与舞蹈等方面都有独特之处。

西夏简介资料
兴庆府
3,000,000人(全盛时期)
10
1038年 - 1227年
佛教|儒教|道教|中国民间信仰|伊斯兰教
西夏语|中古汉语
80万平方公里(1142年)
西夏相关文献
北宋为什么不平西夏?小西夏大祸患!
北宋为什么不平西夏?小西夏大祸患!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北宋坐定天下之后,就是想玩儿。它谁也不想吞没,谁也吞没不了,实在要吞没,那它只能吞没自己。军事起家的赵宋,深知军事之厉害,故尔特别恐惧军事。对内,对军事家们一律不大喜欢,或削权,或弱化。生怕在自己这里出现一个“陈桥兵变”对外,能妥协就妥协,要的是一个安宁的日子。太平兴国七年(982),宋太宗赵光义削藩镇的兵权,把西夏的李氏亲族全部押到京城,准备彻底剪除这一西北的虎狼窝。这本来应是上策,弄到京城,或同化,或赐坛毒酒啥地将他“喝”没有,作为封建王朝政治,都是正常,正如他哥赵匡胤所强调指出的“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然而,弟弟毕竟不是哥哥,虽为一母所生,竟大有不同。李家有个后生李继迁,脑子好用,认为此去东京不但没好果子吃,怕是连好酒也不会有。于是,在途中找个理由比如上卫生间方便之类,逃进了茫茫大草原。这其实,问题就很大了,但赵光义...
查看全文
西夏文
历史泥金字西夏文《金光明最胜王经》西夏文字的创立历史上有多种说法,相传为景祐三年(1036年)十二月,大夏国主李元昊命大臣野利仁荣创制,费时三年而成。西夏文字是记录党项族语言的文字,又称蕃书或蕃文,目前总计共于6000余字。其结构多仿汉字,行体方整,但笔划繁冗,用点、横、竖、撇、拐、钩等组字,多斜笔,无竖钩。独体字较少,由2个字甚至3、4个字合成一字者居多数。其中又大多属会意合成字和音意合成字,分别类似汉字的会意字和形声字,一些译音字由其反切上下字的各一部分组成,类似拼音字;象形字和指事字极少。其书体有楷、行、草、篆,分别用于雕刻、手写和金石。西夏文字创制后即尊为西夏国字,下令推行,用于书写各种文书诰牒,应用范围甚广。西夏国灭亡后,西夏文仍在继续使用。到了元代时(公元1227年)另称河西字,且其文化并未完全消失,元代人用它刻印了大批佛经;明初时期亦曾刻印西夏文之经卷,到了明朝中叶,还有人以...
查看全文
西夏语
语音西夏语的音节结构为CVC,有两个声调:平调与升调。声母韵母西夏语的元音系统(根据龚煌城的构拟):词汇数词lew1.43#100njɨɨ1.32#4027so.1.70#5865ljɨɨr1.92#2205ŋwə1.27#1999ʨʰjiw1.46#3200ɕja.1.64#4778jar1.82#4602gjɨɨ1.32#3113ɣa.2.56#1084参考文献聂鸿音,"西夏语佛经序跋译注",上海古籍出版社,中国上海,2016年5月.ISBN978-7-5325-8030-9
查看全文
蒙古灭西夏之战
蒙古三征西夏西夏原为位于中国西北的一个国家,并且与一北方游牧民族克烈部非常友好。但是统领乞颜部的铁木真于1203年灭了克烈部,使西夏失去了一部分蒙夏间的缓冲。1205年,成吉思汗正式入侵西夏,发动第一次征夏战并洗劫了西夏边疆的一些城镇。1206年,蒙古帝国正式成立。成吉思汗为了消灭和蒙古有着三代不共戴天之仇的——金朝,必须孤立金朝。而孤立金朝的方法就是消灭掉夏金联盟,因此成吉思汗决定先消灭西夏。1207年成吉思汗发动第二次征夏战,进攻斡罗孩城(今内蒙古乌拉特中后旗西境),但因西夏军队的抗击而以失败告终。1209年,蒙古成功占领了高昌回鹘,这亦使西夏的河西地区失去蒙夏间的缓冲。后来蒙古第三次征夏,由河西地区开始入侵,攻击斡罗孩。西夏太子李承祯战败而逃,其大将高逸被俘后被杀。蒙古后来又拿下斡罗孩城,逼近克夷门——都城中兴府的最终防线。西夏大将嵬名令公虽然实行伏击计划,但仍然败给蒙古军队。因此,...
查看全文
西夏
历史迁移与割据夏州西夏由党项族所建立。党项族是羌族的一支,带有鲜卑的血统。唐朝时居住在四川松潘高原一带,是唐朝的羁糜州之一。当时分有八部,以拓跋氏最为强盛。吐蕃于唐朝安史之乱后占领河西一带,并且压迫党项。唐高宗时期,党项首领拓跋赤辞在唐朝帮助下迁移到陕北一带,奠定党项兴起的根据地。881年占据宥州的平夏部拓跋思恭因平黄巢之乱有功,被唐僖宗封为夏州节度使,赐号定难军。协助收复长安后又封夏国公,赐姓李,领有夏银等地,夏州政权(正式称呼是夏州节度使或定难军)形成一个割据陕北的籓镇。五代十国时,夏州政权避免介入中原各势力间的内斗,向五代与北汉称臣以巩固在陕北的势力。然而后唐时,唐明宗意图将延州节度使安从进与夏州节度使李彝超对调以并吞夏州政权。由于李彝超极力反对,最后成功击退安从进率领的后唐军,在北宋初年时累积雄厚的实力。960年宋太祖赵匡胤建立宋朝后,夏州政权首领李彝殷向北宋称臣,并且多次协助北宋
查看全文
西夏相关标签
宁夏历史
甘肃历史
陕西历史
中国历史政权
蒙古帝国
11世纪中国
12世纪中国
西夏
已不存在的亚洲帝国
13世纪中国
青海历史
中国古代民族与国家
古政权(中国)
家族谱大览
1.[山西夏县]常氏五房谱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出版者不详], 民国21[1932]. 6册 : 插图, 世系表. 始祖 : 常兴. 散居地 : 山西省夏县等地. 山西夏县水头村
浏览:100
[山西夏县]常氏五房谱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出版者不详], 民国21[1932]. 6册 : 插图, 世系表. 收藏者 : 纽约 : 哥伦比亚大学东亚图书馆. 始祖 : 常兴. 散居地 : 山西省夏县等地.
浏览:0
西夏姓氏录
List of Chinese surnames. 原书 : 国立国会图书馆藏.清宣统1[1909]记事. 32叶. 版心题 : 夏录.
浏览:0
14.习礼夏氏宗谱 六十三卷首一卷, 18, 1127-2008
原书: [江阴习礼 : 续修宗谱委员会], 民国97[2008]. 64册 : 插图, 世系表, 肖像. 注: 重复拍摄 : 金华市成蹊信息发展有限公司. 缺卷首. 详见各卷简述. 受姓祖 : 夏禹. 因助舜帝治水有功,封于夏,后以国为氏. 远祖 : 夏览. 由鲁奔会稽. 始祖 : (宋) 夏曼,名万十,字石卿,行荣十. 瑜公次子. 随高宗南渡,徙江阴东舜乡习礼里. 派祖(6世) : (元) 夏同,字会之,小字佛孙,行淳一 ; 夏谊,字行之,小字理孙,行淳四 ; 夏元,号怡敬,行淳三 ; 夏允,字善信,号信庵,又号静安,行原一 ; 夏充,字善广,号适闲,行原二 ; 夏兑,字善泽,号竹隐,行原三. 皆为祖禹公之孙. 同公派下房祖(8世) : (明) 夏昌,字世隆 ; 夏荣,字世华. 皆为文旺公之子. 谊公派下房祖(8世) : 夏鲁,字世安. 祥三公之子. 名医 : (元明之际) 夏颧,字叔度,号雪洲,行宗四. 渊公之子,元公之孙. 元公派下房祖(9世) : 夏贤,字贞素 ; 夏良,字梅坡 ; 夏方,字兰谷 ; 夏贞,字静节 ; 夏吉,字松石. 皆为颧公之子. 允公派下房祖(10世) : 夏彝,号惩庵 ; 夏伦,号梦慈 ; 夏顺,号易轩 ; 夏黼,号养志 ; 夏黻,号洗心 ; 夏(黹卢),号尚忠 ; 夏叙,号敬斋. 充公派下房祖(8世) : 夏震,号雪溪 ; 夏孚,号松坡 ; 夏节,号松岩 ; 夏涣,号松轩 ; 夏济,号乐泉. 兑公派下房祖(8世) : 夏复,号念竹 ; 夏谦,号念隐 ; 夏升,号友兰. 散居地 : 江苏省江阴县等地. 书名据书签题, 卷端题, 及版心题编目.
浏览:100
98.习礼夏氏宗谱, 卷33: 养志公1-25世, 2008
原书: [江阴习礼 : 续修宗谱委员会], 民国97[2008]. 64册 : 插图, 世系表, 肖像. 注: 重复拍摄 : 金华市成蹊信息发展有限公司. 缺卷首. 详见各卷简述. 受姓祖 : 夏禹. 因助舜帝治水有功,封于夏,后以国为氏. 远祖 : 夏览. 由鲁奔会稽. 始祖 : (宋) 夏曼,名万十,字石卿,行荣十. 瑜公次子. 随高宗南渡,徙江阴东舜乡习礼里. 派祖(6世) : (元) 夏同,字会之,小字佛孙,行淳一 ; 夏谊,字行之,小字理孙,行淳四 ; 夏元,号怡敬,行淳三 ; 夏允,字善信,号信庵,又号静安,行原一 ; 夏充,字善广,号适闲,行原二 ; 夏兑,字善泽,号竹隐,行原三. 皆为祖禹公之孙. 同公派下房祖(8世) : (明) 夏昌,字世隆 ; 夏荣,字世华. 皆为文旺公之子. 谊公派下房祖(8世) : 夏鲁,字世安. 祥三公之子. 名医 : (元明之际) 夏颧,字叔度,号雪洲,行宗四. 渊公之子,元公之孙. 元公派下房祖(9世) : 夏贤,字贞素 ; 夏良,字梅坡 ; 夏方,字兰谷 ; 夏贞,字静节 ; 夏吉,字松石. 皆为颧公之子. 允公派下房祖(10世) : 夏彝,号惩庵 ; 夏伦,号梦慈 ; 夏顺,号易轩 ; 夏黼,号养志 ; 夏黻,号洗心 ; 夏(黹卢),号尚忠 ; 夏叙,号敬斋. 充公派下房祖(8世) : 夏震,号雪溪 ; 夏孚,号松坡 ; 夏节,号松岩 ; 夏涣,号松轩 ; 夏济,号乐泉. 兑公派下房祖(8世) : 夏复,号念竹 ; 夏谦,号念隐 ; 夏升,号友兰. 散居地 : 江苏省江阴县等地. 书名据书签题, 卷端题, 及版心题编目.
浏览:100
74.习礼夏氏宗谱, 卷9: 贞素26-30世, 2008
原书: [江阴习礼 : 续修宗谱委员会], 民国97[2008]. 64册 : 插图, 世系表, 肖像. 注: 重复拍摄 : 金华市成蹊信息发展有限公司. 缺卷首. 详见各卷简述. 受姓祖 : 夏禹. 因助舜帝治水有功,封于夏,后以国为氏. 远祖 : 夏览. 由鲁奔会稽. 始祖 : (宋) 夏曼,名万十,字石卿,行荣十. 瑜公次子. 随高宗南渡,徙江阴东舜乡习礼里. 派祖(6世) : (元) 夏同,字会之,小字佛孙,行淳一 ; 夏谊,字行之,小字理孙,行淳四 ; 夏元,号怡敬,行淳三 ; 夏允,字善信,号信庵,又号静安,行原一 ; 夏充,字善广,号适闲,行原二 ; 夏兑,字善泽,号竹隐,行原三. 皆为祖禹公之孙. 同公派下房祖(8世) : (明) 夏昌,字世隆 ; 夏荣,字世华. 皆为文旺公之子. 谊公派下房祖(8世) : 夏鲁,字世安. 祥三公之子. 名医 : (元明之际) 夏颧,字叔度,号雪洲,行宗四. 渊公之子,元公之孙. 元公派下房祖(9世) : 夏贤,字贞素 ; 夏良,字梅坡 ; 夏方,字兰谷 ; 夏贞,字静节 ; 夏吉,字松石. 皆为颧公之子. 允公派下房祖(10世) : 夏彝,号惩庵 ; 夏伦,号梦慈 ; 夏顺,号易轩 ; 夏黼,号养志 ; 夏黻,号洗心 ; 夏(黹卢),号尚忠 ; 夏叙,号敬斋. 充公派下房祖(8世) : 夏震,号雪溪 ; 夏孚,号松坡 ; 夏节,号松岩 ; 夏涣,号松轩 ; 夏济,号乐泉. 兑公派下房祖(8世) : 夏复,号念竹 ; 夏谦,号念隐 ; 夏升,号友兰. 散居地 : 江苏省江阴县等地. 书名据书签题, 卷端题, 及版心题编目.
浏览:100
西夏导读知识
塞北三朝之西夏
塞北三朝之西夏
  西夏是中国历史上由党项人在中国西北部建立的朝代,自称邦泥定国或大白高国。也是少数民族建立的国家。西夏是中原宋朝对他们起的称呼。西夏比较小,一直依附于北宋和辽国、后期金朝为生。西夏在中国历史上有大约两百年历史,一共历经十位皇帝。  西夏是公元1038年崛起的少数民族王朝,以弱小的势力先后与北宋、辽及南宋、金形成三足鼎立,并迅速将自己的政治、经济、文化推向了顶峰。西夏作为一个独立的王国,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创造自己的文字,是西夏最辉煌的文化成就。可是随着蒙古大军的铁蹄践踏,大量西夏典籍消失殆尽,西夏文字也一度消失于人们的视线之外。西夏在历史上还发生了哪些故事?族谱网带你揭晓!
浏览量:2799次
西夏皇帝列表及简介
西夏皇帝列表及简介
西夏(1038年—1227年),是中国历史上由党项人在中国西北部建立的朝代,自称邦泥定国或大白高国。因其在西北,故称之为西夏。前期和辽、北宋,后期与金朝并立。历经十帝,享国189年。从881年李思恭任定难军节度使起,李氏政权共计346年。 唐末党项拓跋首领李思恭因平定黄巢有功被封为定难军节度使,赐封五州之地。党项先后臣服于唐朝、五代诸政权与北宋。五州之地被北宋并吞后,李继迁出走创业,990年被辽朝封为夏国王。陆续占领河西走廊诸州。1038年,李元昊称帝建国。西夏在宋夏战争与辽夏战争中获胜,形成三国鼎立的局面。夏毅宗到崇宗时期,大权掌握在梁氏母党手中。西夏因为皇党与母党的对峙而内乱。金朝崛起后,西夏改臣服金朝。夏仁宗期间发生天灾与任得敬分国事件,但经过改革后,到天盛年间出现盛世。漠北的大蒙古国崛起,西夏最后于西夏保义二年(1227)亡于蒙古。【西夏皇帝列表及简介】 夏太祖李继迁(963-1004),银州(今陕西省榆林县南)人。党项族平夏部人,为银州防御使李光俨之子,出生地被称为李继迁寨。史书载,“生而有齿”。幼年时即以勇敢果断,“擅骑射,饶智数”而闻名乡里。 西夏太宗李德明(981年-1032年),夏太祖李继迁长子也,生于981年,小字阿移,为人深沉有器度,多权谋。其管治最大特色是“依辽和宋”,同时向辽、宋称臣,接受两国封号,并伺机向西发展。数年间,西攻吐蕃和回鹘,夺取西凉府、甘州、瓜州、沙州等地。其势力范围扩展至玉门关及整个河西走廊。由于“依辽和宋”能麻痹辽、宋,“国家”得以和平,对内也能专注于经济发展,使辖区内农业有较大的发展。综观其一生,不但能成功保存祖先基业,并且不断扩张势力。谥号光圣皇帝,庙号太宗。 景宗武烈皇帝李元昊(1004-1048)1038年称帝,在位11年。父李德明,西平王。李元昊袭位后,与1038年称帝,国号大夏,史称西夏。他接受宋的先进文化,由根据党项的民族特点确立了一套政治军事制度。李元昊与辽,宋之间进行了一些战争,取得胜利,形成宋,辽,夏鼎立局面。晚年,肆意诛杀,纵情享乐,强夺太子宁凌噶妻为后,被宁凌噶刺死。死于1048年,时年45岁。 毅宗昭英皇帝李谅祚(1047-1067)1048年即位,在位20年。景宗长子。即位时才1岁,由其母掌握朝政。亲政后,实行改革,使西夏进一步汉化。他连年对宋用兵,攻掠临近州县。先后收降吐蕃首领瞎毡的儿子木征和青唐吐蕃部。后注意修好与辽、宋关系。于1067年病死,时年21岁。 惠宗康靖皇帝李秉常(1060-1086)1067年即位,在位20年。毅宗长子,即位时8岁。死于1086年,时年26岁。 崇宗圣文皇帝李乾顺(1084-1139)1086年即位,在位54年。惠宗长子,即位时3岁。亲政后,采取联辽抗宋的策略,辽被金灭后,又联金抗宋。死于1139年,时年56岁。 仁宗圣德皇帝李仁孝(1124-1193)1139年即位,在位55年。崇宗长子。仁宗指定《新法》,确立封建土地所有制。确立科举制,尊崇儒学,大修孔庙及尊奉孔子为文宣帝;封建制在西夏确立了。仁宗时是西夏的鼎盛时期。仁宗死于1193年,时年70岁。 桓宗昭简皇帝李纯佑(1177-1206)1193年即位,在位13年。仁宗长子。以附金和宋为国策。1205年,铁木真开始进军西夏,1206年,桓宗暴卒,时年30岁。 襄宗敬穆皇帝李安全(1169-1211)1206年即位,在位6年。崇宗孙,仁宗侄,父李仁友。在位6年,被齐王李遵顼废,同年死,时年43岁。 神宗英文皇帝李遵顼(1162-1226)(1211-1223)年在位,在位13年。齐王李彦宗子,博览群书,1203年西夏状元,后统领西夏军事,1211年,废襄宗自立。他是以状元当皇帝,在历史上是无前例的。后,与蒙古,宋战争屡败,1223年,神宗退位,死于1226年,时年65岁。 献宗李德旺(1181-1226)1223年即位,在位4年。神宗次子。即位后,抗拒蒙古。1226年,成吉思汗攻西夏,西夏连失数城,献宗惊死,时年46岁。 夏末帝李睍(生年不详-1227)1226年即位,在位1年。献宗侄。即位仅后1年,西夏被蒙古所亡,末帝投降被杀。西夏亡。
浏览量:1554次
西夏国是现在什么地方
西夏国是现在什么地方
西夏(1038年—1227年),是中国历史上由党项人在中国西北部建立的朝代,自称邦泥定国或大白高国。因其在西北,故称之为西夏。前期和辽、北宋,后期与金朝并立。历经十帝,享国189年。 西夏疆域范围在今宁夏、甘肃、青海东北部、内蒙古西部以及陕西北部地区,占地两万余里。对外关系上,表面对辽宋金称臣,实则对内独立称帝。前期与辽和北宋经常发生战事,保持三国鼎立的局面,后期与金并立,末期受蒙古的威胁。
浏览量:1157次
山西夏县发掘了什么遗址
山西夏县发掘了什么遗址
在1926年,中国考古学家李济在山西夏县发掘了西阴村遗址。西阴村遗址位于山西省夏县尉郭乡西阴村西北部一高地,俗称“灰土岭”的地方。西阴村遗址是一处新石器时代早期文化遗址。遗址总面积约30万平方米,其范围西北隔鸣条岗近涑水河,东南隔青龙河依中条山。第一次对西阴村遗址进行考古发掘,是在1926年1015日—12月初,在这个时候发掘出了半个人工割裂的蚕茧标本,并发掘陶片60多箱,总数为18728块,其中彩陶片有1356块。第二次考古对西阴村遗址是在1994年10月12日—11月28日。西阴村遗址可以说是中国考古学者发现并主持发掘的第一处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也是中国人首次独立主持的田野考古工作。在西阴村遗址中考古发现了窖穴,另有石锤、石斧、石刀、石箭头、石杵、石臼、石球;骨锥、骨簪、骨针、骨环和半个人工切割下来的蚕茧标本等,可谓收获甚富。另外遗址内的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遗迹有半地穴式圆形或长方形房址。出土遗物包括石器、骨器、蚌器和陶器等。陶器主要是素面陶和黑彩陶。主要器型有釜、灶、夹砂罐、尖底瓶等。另外还有直口或敛口钵、敛口瓮、缸等。可以说西阴村遗址对于研究和认识不同时期、不同类型的新石器文化,有重要意义。1996年,西阴村遗址由国务院公布为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浏览量:3832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