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张道陵

张道陵

张道陵,一名张陵,字辅汉,东汉沛国丰县(今江苏徐州市丰县)人,被视为正一道的创始者,是五斗米道的创始人。道教徒称他为张道陵天师祖天师正一真人

相传张道陵以虎为座骑,在某些道教流派中,张道陵与葛玄、许逊、萨守坚共为四大天师。

张道陵简介资料
道书24篇、《老子想尔注》
洛阳北邙山
长生之道
东汉沛人(江苏省)
34 年
辅汉
300多人
156 年
张道陵相关文献
龙虎山天师道祖师爷张道陵的生平简介,张道陵人物事迹
龙虎山天师道祖师爷张道陵的生平简介,张道陵人物事迹,张道陵,字辅汉,西汉开国大功臣张良的第十世孙《汉天师世家》记载:良生不疑、不
查看全文
从张陵到张鲁讲五斗米道的由来
从张陵到张鲁讲五斗米道的由来,“五斗米道”是一个俗称,因为加入这一教派的人需要交纳五斗米作为起初凭据。它的
查看全文
道教创始人张道陵
道教创始人张道陵,简介张天师为五斗米道创立者张陵及其后代世袭嗣教者的张天师庙通称。汉末张陵创教,自
查看全文
张道陵
生平张道陵祖籍江苏沛县,相传为张良八世孙。东汉汉光武帝建武十年生。少年时就精通《道德经》,曾经在太学学习。汉明帝时举贤良方正直言极谏科,任巴郡江州(今重庆市)令。后来隐居洛阳北邙山,学习长生术,朝廷征为博士官,但是其称病不去。汉和帝时又征为太傅,三诏不就。汉顺帝时,其在鹤鸣山创建五斗米道,自称太上老君“授以三天正法,命为天师”,“为三天法师正一真人”,并造道书24篇。汉桓帝时,在青城山逝世(约172~178年),相传年123岁,道教称他为“祖天师”。另外据传《老子想尔注》即张道陵所作。其弟子有300多人,并设立二十四治,为后来五斗米道的发展打下了基础。从张道陵这一脉传承下来的天师道,正是以符箓见长,故世称符箓派,也叫正一派。“正一”就是太极虚道的别称,同时也含正宗、正统、规整的意思。家族张道陵临终,将剑印传予其子张衡(称嗣师),张衡传子张鲁(称系师),张鲁是三国时割据汉中的主要势力,在汉中...
查看全文
张道陵
(34—156)一名张陵。东汉沛国丰(今江苏丰县)人。初入太学,通达五经。明帝时曾任巴郡江州令。顺帝时于鹄鸣山(今四川大邑县境)修道。永和六年(141)作道书二十四篇,自称“太清玄元”,创立道派,凡入道者纳米五斗,故称五斗米道。教人悔过奉道,用符水咒法治病。建二十四治,立祭酒以领道民。后道教徒尊为天师(一说陵自称)。后裔承继道法,世居龙虎山,称“张天师”。
查看全文
张道陵相关标签
中国人瑞
宗教创始人
汉朝道教人物
张天师
张姓
沛县人
丰县人
家族谱大览
宁陵张氏族谱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出版者不详], 民国22[1933]. 6册 : 插图, 世系表. 收藏所 : 纽约 : 哥伦比亚大学东亚图书馆. 宁陵始迁祖 : (明) 张汴来. 散居地 : 河南省宁陵县等地
浏览:0
醴陵新洲张氏族谱 [6卷]
原书 : [湖南醴陵] : 雍睦堂, 2004年印(醴陵 : 横烟印刷厂印). 6册 : 插图, 世系表, 肖像. 收藏者 : 中国湖南图书馆. 一世远祖 : 挥公,字玉爵,号天禄,一号萧阳氏. 公始造弓矢以取禽兽,赐姓张氏. 始祖 : (唐) 张九龄,字子寿,一名博物. 世居韶州曲江(今广东曲江). 新洲始迁祖 : (明) 张明甫,字天相,号吉轩,行福三郎. 仲元公之子. 由江西吉安府安福县迁于醴. 四世祖 : (明) 张永宁,字民安 ; 张永祚,字咸安 ; 张永卓,字立安 ; 张永华,字荣安,号志和 ; 张永定,字治安. 永宁公下六房 : (明) 张伯温,字必和 ; 张伯霖,字必昌 ; 张伯宣,字必扬 ; 张伯敬,字必诚 ; 张伯良,字必贵 ; 张伯俭,字必富. 永祚公下一房 : (明) 张伯恭,字必礼. 乃七房祖. 永卓公下一房 : (明) 张伯让,字必谦. 乃八房祖. 永华公下一房 : (明) 张伯敏,字必文. 乃九房祖. 永定公下二房 : (明) 张伯信,字必忠(十房祖) ; 张伯惠,字必任(十一房祖). 散居地 : 湖南省醴陵县等地. 书名据书签题编目. 版心题 : 醴陵新洲张氏六修族谱.
浏览:0
醴陵新洲张氏族谱 [6卷]
原书 : [湖南醴陵] : 雍睦堂, 2004年印(醴陵 : 横烟印刷厂印). 6册 : 插图, 世系表, 肖像. 收藏者 : 中国湖南图书馆. 一世远祖 : 挥公,字玉爵,号天禄,一号萧阳氏. 公始造弓矢以取禽兽,赐姓张氏. 始祖 : (唐) 张九龄,字子寿,一名博物. 世居韶州曲江(今广东曲江). 新洲始迁祖 : (明) 张明甫,字天相,号吉轩,行福三郎. 仲元公之子. 由江西吉安府安福县迁于醴. 四世祖 : (明) 张永宁,字民安 ; 张永祚,字咸安 ; 张永卓,字立安 ; 张永华,字荣安,号志和 ; 张永定,字治安. 永宁公下六房 : (明) 张伯温,字必和 ; 张伯霖,字必昌 ; 张伯宣,字必扬 ; 张伯敬,字必诚 ; 张伯良,字必贵 ; 张伯俭,字必富. 永祚公下一房 : (明) 张伯恭,字必礼. 乃七房祖. 永卓公下一房 : (明) 张伯让,字必谦. 乃八房祖. 永华公下一房 : (明) 张伯敏,字必文. 乃九房祖. 永定公下二房 : (明) 张伯信,字必忠(十房祖) ; 张伯惠,字必任(十一房祖). 散居地 : 湖南省醴陵县等地. 书名据书签题编目. 版心题 : 醴陵新洲张氏六修族谱.
浏览:0
星源甲道张氏宗谱 [残卷]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出版者不详], 记事至约清光绪21[1895]. 存17册 : 世系表. 注 : 本谱残存卷12-13,16, 20, 23, 25, 30-31, 34, 39-40, 45-48, 51, 58等共17册. 含延字辈各公26-43世世传. 注 : 总卷数, 始祖, 派行, 编谱人员名目, 出版日期等资料均不明. 最后记事约至光绪21[1895]年止. 派祖 : 张延恺(汪冲派) ; 张延光(泾邑后里派) ; 张延肃(本邑丛瑞派) ; 张延干(东宝石派,甲道西址派) ; 张延顷(祁邑石溪派) ; 张延兴(石邑西河东派) ; 张延镐(环溪派)...等. 散居地 : 安徽省婺源县等地. 书名据书签题, 及卷端题编目. 版心题 : 甲道张氏宗谱
浏览:0
星源甲道张氏宗谱 [残卷]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出版者不详], 记事至约清光绪21[1895]. 存17册 : 世系表. 注 : 本谱残存卷12-13,16, 20, 23, 25, 30-31, 34, 39-40, 45-48, 51, 58等共17册. 含延字辈各公26-43世世传. 注 : 总卷数, 始祖, 派行, 编谱人员名目, 出版日期等资料均不明. 最后记事约至光绪21[1895]年止. 派祖 : 张延恺(汪冲派) ; 张延光(泾邑后里派) ; 张延肃(本邑丛瑞派) ; 张延干(东宝石派,甲道西址派) ; 张延顷(祁邑石溪派) ; 张延兴(石邑西河东派) ; 张延镐(环溪派)...等. 散居地 : 安徽省婺源县等地. 书名据书签题, 及卷端题编目. 版心题 : 甲道张氏宗谱
浏览:0
星源甲道张氏宗谱 [残卷]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出版者不详], 记事至约清光绪21[1895]. 存17册 : 世系表. 注 : 本谱残存卷12-13,16, 20, 23, 25, 30-31, 34, 39-40, 45-48, 51, 58等共17册. 含延字辈各公26-43世世传. 注 : 总卷数, 始祖, 派行, 编谱人员名目, 出版日期等资料均不明. 最后记事约至光绪21[1895]年止. 派祖 : 张延恺(汪冲派) ; 张延光(泾邑后里派) ; 张延肃(本邑丛瑞派) ; 张延干(东宝石派,甲道西址派) ; 张延顷(祁邑石溪派) ; 张延兴(石邑西河东派) ; 张延镐(环溪派)...等. 散居地 : 安徽省婺源县等地. 书名据书签题, 及卷端题编目. 版心题 : 甲道张氏宗谱
浏览: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