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十六国)

(407年-431年)是十六国时期匈奴铁弗部赫连勃勃建立的政权。为别于三代的夏朝,故史称“大夏”,又其建国者为赫连姓匈奴人,又称“赫连夏”或“胡夏”。赫连氏本匈奴南单于后裔,内徙后改姓刘。十六国时先依刘渊,后附前秦。及苻坚灭代国,命其首领刘卫辰督摄黄河以西。前秦瓦解后,刘卫辰势力发展,据有朔方之地。

夏简介资料
3、• 407-425
431年
407年
夏相关文献
夏,夏
查看全文
夏朝国号:“夏”为夏族图腾的象形字
夏朝国号:“夏”为夏族图腾的象形字,夏朝历史上惯称为“夏”,关于“夏朝”这一称谓的来源有十种说法,其中较为可信的
查看全文
晋太元十六年(391年)北魏攻杀刘卫辰,其子赫连勃勃奔后秦,为安远将军。晋义熙三年(407年)刘勃勃袭杀岳父、后秦高平公没弈干,并有其部,自称大夏天王、大单于,改姓赫连,自以为匈奴是夏后氏后裔,建立大夏政权。不断侵扰后秦北边,前后俘获、坑杀数万。赫连勃勃为政残暴,发10万众筑都城统万城(今称白城子,在今内蒙古乌审旗南纳林河乡与陕西省靖边县红墩界乡交界处的无定河北岸流沙之中),期间稍有不满便刑杀工匠,导致工匠死亡数千人。夏凤翔六年(418年),赫连勃勃乘东晋灭后秦,乘虚轻取长安,在霸上(今陕西西安东)即帝位,国势更强,拥有今陕西全境和内蒙古部分地区。真兴七年(425年)赫连勃勃卒,子赫连昌继位,次年(426年)北魏攻取长安,427年降统万城,428年3月又陷安定城,俘赫连昌。赫连昌弟赫连定在平凉自称夏皇帝。胜光四年(431年)赫连定灭西秦,又欲渡黄河击北凉遭吐谷浑袭击,兵败被俘,被送于北魏,...
查看全文
列昂纳多·夏夏
参见艺术家列表马里奥·巴尔迪
查看全文
夏老屋夏氏祠堂
夏老屋夏氏祠堂,坐落在夏老屋老鼠仓,位于小市平小路中段西旁。东近:乾隆牡丹古园坊,清明谷雨花飘香;北望:天柱山脉卧前方,山锋祠堂对峙望;南临:影视城墙古楼房,四面八方游客旺;西傍:皖水河母依身旁,一年四季水荡漾.欲知夏氏祠堂盛况,请君随我前往:阳春三月,雨后天晴;春光明媚,空气清新;鸟语花香,碟舞蜂勤;漫山遍野,景色迷人。令人心旷神怡,精神抖擞,我怡然信步不知不觉来到了老鼠仓,迎面一凉亭映入眼帘,巍然屹立,独傲苍穹,别有一番雄伟壮观之势,走近细瞧,“夏氏始祖”四个大字,醒目了然;亭下尺高花柱,围亭中通,两边倚柱条椅,可供休息遮雨避风;亭两边砌墙对称平立,左墙倚丘而傍,嵌有建祠捐款名单,行行条条,清清楚楚,右墙临地独立,濹书夏氏一世祖公简介,历历在目,一目了然。站在平小路上观亭,恰似“山穷水尽疑无路”之境,只有登上亭子之后,才有“柳暗花明又一村”之感,两条宽敞的水泥路花开两朵,南北分枝。北面...
查看全文
夏相关标签
夏国
407年建立的国家或政权
五胡十六国
中国历史政权
中国古代民族与国家
古政权(中国)
家族谱大览
夏氏宗谱 [54卷]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报本堂重镌, 民国25[1936]续修. 54册 : 插图, 世系表. 收藏所 : 太原市寻源姓氏文化研究中心. 远祖 : (周) 汪姬,姓鲁. 成公次子. 皖怀始祖(一世) : (元) 夏觉才,字庆三. 汪姬71世孙. 由豫章弋阳迁皖,后居怀宁夏家中洲,易姓为夏. 派祖(5世) : 夏永进 ; 夏永善 ; 夏永禄. 皆为朝晟公之子. 永进派下九子 : 夏景秀 ; 夏景郁 ; 夏景馥 ; 夏景明 ; 夏景星 ; 夏景晖 ; 夏景易 ; 夏景旸 ; 夏景时. 永善派下七子 : 夏景(王茂) ; 夏景瓒 ; 夏景珷 ; 夏景珍 ; 夏景璋 ; 夏景璨 ; 夏景连. 永禄派下六子 : 夏景暹 ; 夏景高 ; 夏景隆 ; 夏景万 ; 夏景静 ; 夏景琸. 宗派 : 觉友妙朝永 景文广子振 应家道世代 延大昌先进 登显效元良 荣华绳祖盛 光前克裕昆 崇德昭余庆. 散居地 : 安徽省怀宁县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 及版心题编目.
浏览:0
丰庆夏氏宗谱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出版者不详], 2000年(江西上饶 : 何茂龙梓). 12册 : 插图, 世系表. 远祖 : 夏庭. 始祖 : (宋) 夏钊,字仲和,号希亷. 暨公后裔. 嘉祐年间进士. 自洪源迁贵邑. 丰庆始迁祖(1世) : (宋元之际) 夏仲安,行安二,名廷拔,字宁居,号仙谷. 钊公12世孙. 迁广丰廿三都. 下一子 : 夏招四. 派祖(3世) : (元明之际) 夏伯明,行亨七 ; 夏伯亨,行亨十一 ; 夏温德,字定远,行亨十七. 皆为招四公之子. 伯明派下房祖(7世) : 夏尚哲,行华十四 ; 夏尚德,行华十六 ; 夏尚寍,行华十九. 伯亨派下房祖(7世) : 夏时勉 ; 夏时敏,行华六七 ; 夏应清,行华八 ; 夏尚安,行华廿六,字乐夫 ; 夏尚朴,行华三六,字敦夫,号东岩,别号立斋. 温德派下房祖(7世) : 夏受浓,行华四四 ; 夏受昶,行华五三 ; 夏受亨,行华四九 ; 夏受高,行华六五. 另房祖(8世) : 夏环,行富五,字一之,号吉山,别号恒斋竹轩. 显荣公次子. 派行 : 安招亨举升 荣华富贵恭 宽信敏惠格 致诚正修定 静能虑得道 子男伯公侯 学乃身之宝 儒为席上珍 (增派) 俊杰垂史献 圣贤永世呈. 散居地 : 江西省广丰县, 永丰县等地. 书名据书签题, 版心题, 及卷端题编目.
浏览:100
丰庆夏氏宗谱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出版者不详], 2000年(江西上饶 : 何茂龙梓). 12册 : 插图, 世系表. 远祖 : 夏庭. 始祖 : (宋) 夏钊,字仲和,号希亷. 暨公后裔. 嘉祐年间进士. 自洪源迁贵邑. 丰庆始迁祖(1世) : (宋元之际) 夏仲安,行安二,名廷拔,字宁居,号仙谷. 钊公12世孙. 迁广丰廿三都. 下一子 : 夏招四. 派祖(3世) : (元明之际) 夏伯明,行亨七 ; 夏伯亨,行亨十一 ; 夏温德,字定远,行亨十七. 皆为招四公之子. 伯明派下房祖(7世) : 夏尚哲,行华十四 ; 夏尚德,行华十六 ; 夏尚寍,行华十九. 伯亨派下房祖(7世) : 夏时勉 ; 夏时敏,行华六七 ; 夏应清,行华八 ; 夏尚安,行华廿六,字乐夫 ; 夏尚朴,行华三六,字敦夫,号东岩,别号立斋. 温德派下房祖(7世) : 夏受浓,行华四四 ; 夏受昶,行华五三 ; 夏受亨,行华四九 ; 夏受高,行华六五. 另房祖(8世) : 夏环,行富五,字一之,号吉山,别号恒斋竹轩. 显荣公次子. 派行 : 安招亨举升 荣华富贵恭 宽信敏惠格 致诚正修定 静能虑得道 子男伯公侯 学乃身之宝 儒为席上珍 (增派) 俊杰垂史献 圣贤永世呈. 散居地 : 江西省广丰县, 永丰县等地. 书名据书签题, 版心题, 及卷端题编目.
浏览:100
夏氏重修族譜
原书 : [出版地不详] : 明德堂刊, 清道光6[1826]. 4册 : 插图, 世系表, 人像. 收藏所 : 太原市寻源姓氏文化研究中心. 远祖 : (周) 杞伯,东楼公. 大禹之后. 始祖 : (汉) 夏婴,字道真,号昭平侯. 食邑汝阴. 一世祖 : (唐) 夏显. 改复姓夏侯为单姓夏. 为东楼公之71世孙. 江西始祖 : (宋) 夏从政,字汝善,行六十四. 居吉安太和. 楚南始祖 : (元) 夏原显,字荣耀. 居溆浦. 始迁祖 : (明) 夏敏完,字富有 ; 夏敏琛. 由江西抚州乐安宦游湖南. 二大派祖 : 夏贵南(完公之子) ; 夏广南(琛公之子). 贵南公传五房 : 夏景伦(大房) ; 夏景良(二房) ; 夏景芳(四房) ; 夏景贤(五房) ; 夏景琦(六房). 广南公下三子 : 夏景荣(不详) ; 夏景华(不详) ; 夏景贵(传). 散居地 : 湖南省邵阳县, 新化县等地. 书名据版心题编目. 书签题 : 会稽家乘. 书衣背面题 : 夏氏族谱. 江西抚州
浏览:100
夏氏宗谱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植本堂藏, [民国10(1921)]. 存30册 : 世系表. 收藏者 : 山西社会科学院. 此谱之总卷数不详, 卷34为最终拍摄卷. 缺卷1-2, 14, 16, 19, 26, 31. 一世祖 : 夏禹. 三斗坪始祖 : 夏光廷,讳远 ,行一. 原籍浙江绍兴人,后徙金华武宁三斗坪. 江州德安白水畈始迁祖 : 夏先雍,讳(马劦),字永和,行百六. 新昌石门沉坑始迁祖 : 夏崇武,讳琪,字介叟. 自白水畈迁新昌. 本谱以夏崇武之三子, 夏志弦派下的世系为主. 11世派祖 : 夏云华,字美玉 ; 夏云淑,字善宇 ; 夏云升,字迹宇 ; 夏云派,字光宇 ; 夏云轮,字先英 ; 夏云镇,字安定...等. 16世派祖 : 夏朝申,字文遇 ; 夏朝清,字会明 ; 夏朝福,字天甲 ; 夏朝喜,字士燕 ; 夏朝林,字修竹 ; 夏朝宝,字文雅...等. 散居地 : 江西省德安县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 及版心题编目. 江西源潭
浏览:100
夏氏宗谱 [34卷,及卷首]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植本堂藏, [民国10(1921)]. 存30册 : 世系表. 收藏者 : 山西社会科学院. 此谱之总卷数不详, 卷34为最终拍摄卷. 缺卷1-2, 14, 16, 19, 26, 31. 一世祖 : 夏禹. 三斗坪始祖 : 夏光廷,讳远 ,行一. 原籍浙江绍兴人,后徙金华武宁三斗坪. 江州德安白水畈始迁祖 : 夏先雍,讳(马劦),字永和,行百六. 新昌石门沉坑始迁祖 : 夏崇武,讳琪,字介叟. 自白水畈迁新昌. 本谱以夏崇武之三子, 夏志弦派下的世系为主. 11世派祖 : 夏云华,字美玉 ; 夏云淑,字善宇 ; 夏云升,字迹宇 ; 夏云派,字光宇 ; 夏云轮,字先英 ; 夏云镇,字安定...等. 16世派祖 : 夏朝申,字文遇 ; 夏朝清,字会明 ; 夏朝福,字天甲 ; 夏朝喜,字士燕 ; 夏朝林,字修竹 ; 夏朝宝,字文雅...等. 散居地 : 江西省德安县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 及版心题编目.
浏览:0
夏导读知识
夏朝距今多少年
夏朝距今多少年
夏朝大约出现在公元前2070年-约公元前1600年,算起来距今约4092年,也就是距现在有4000多年的历史。夏朝是我们中国历史记载的第一个世袭制朝代,从整个朝代来看夏朝的建立者为禹,当时定都在古地名的阳城,也就是现在河南登封。 我们从史书上来观察,禹本来传位于益,但是后来益又让位给了禹的儿子启。夏朝时代的帝王主要有姒启,姒太康,姒少康,姒桀等,在经过现代夏商周断代史研究和中华文明起源与早期发展综合研究,初步勾勒出了公元前2500至前1500即尧舜时代到夏商之际的社会图景,夏朝时期西边从河南省西部和山西省南部,南达湖北省北部,北及河北省南部,在夏朝时代的文物发掘中已经有一定数量的青铜以及玉石制品的礼器。
浏览量:2221次
立夏为什么要吃乌米饭?
立夏为什么要吃乌米饭?
  立夏这一天吃乌米饭传说最早是为了纪念孙膑,还有一种说法是为了避免夏天的蚊叮虫咬和祛风解毒。从科学角度来看乌米饭的从原料上来分析会有不一样的食疗功效,而乌米饭原材料是用南烛叶或乌桕树叶以及糯米来进行制作,而从现代人们对植物性味的了解以及科学的研究深入,因为乌桕树叶对人体有一定的毒性所以现代大多时候人们会用“乌饭树”也就是南烛叶来做乌米饭,所以乌饭树也叫南烛树,也就是大多我们现在看到的乌米饭是用南烛树叶和糯米作为主要原料制作而成的。  从古代文献上来看乌桕叶在乌米饭制作中的使用也确实有相关记载,从清代学者刘灏的著作《广群芳谱》,第112页有记载:“蜀人遇寒食,用杨桐叶并细冬青叶染饭色,青而有光,食之资阳气,道家谓之青精干忸食。今俗以夹麦草捣汁,和糯米作青粉团,乌桕叶染乌饭作糕,是此遗意。”乌桕应该是与中华五千年文明史最早结缘的树木了。在明代科学家方以智在《通雅·饮食》里,也提到了乌桕做乌米饭的说法:“青食迅饭,乌饭也。今释家四月八作,或以乌桕,或以枫。”在随着时代的发展饮食认知的进步,乌米饭中颜色的来源也已经慢慢的替换成了南烛叶。
浏览量:1530次
农业三夏是指什么
农业三夏是指什么
农业三夏指的是夏收、夏种、夏管。 三夏是一年中第一个大忙,从每年5月下旬开始,至6月中旬结束。此时,上年秋季播下的麦子油菜成熟,需要抢时间收割,颗粒归仓;一年中种植面积最多、最重要的农作物水稻和玉米,需要不误农时栽种;种下的水稻和玉米需要一种就管,追施返青肥、发棵肥,确保长成丰产。
浏览量:793次
西夏国是现在什么地方
西夏国是现在什么地方
西夏(1038年—1227年),是中国历史上由党项人在中国西北部建立的朝代,自称邦泥定国或大白高国。因其在西北,故称之为西夏。前期和辽、北宋,后期与金朝并立。历经十帝,享国189年。 西夏疆域范围在今宁夏、甘肃、青海东北部、内蒙古西部以及陕西北部地区,占地两万余里。对外关系上,表面对辽宋金称臣,实则对内独立称帝。前期与辽和北宋经常发生战事,保持三国鼎立的局面,后期与金并立,末期受蒙古的威胁。
浏览量:950次
李清照的诗
李清照的诗
李清照,号易安居士,宋代女词人,婉约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作品有《李易安集》《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词》,已散佚。后人辑有《漱玉集》《漱玉词》。今有《李清照集》辑本。 【李清照的诗摘选】 1、《皇帝阁春帖子》 莫进黄金簟,新除玉局床。春风送庭燎,不复用沈香。 此诗大意是赞扬皇帝勤于治国,俭于治家,谢绝进奉黄金簟,命人撤去玉局床,甚至不点沉香。全诗运用典故,写得甚有分寸。 2、《夏日绝句》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这是一首借古讽今、抒发悲愤之情的怀古诗。诗的前两句语出惊人,直抒胸臆,后两句借咏史而讽世。全诗只有短短的二十个字,却连用三个典故,可谓字字珠玑,字里行间透出一股正气。 3、《钓台》 巨舰只缘因利往,扁舟亦是为名来。往来有愧先生德,特地通宵过钓台。 此诗表达了作者对汉隐士严子陵的崇敬之情,作品主要对为名缰利索所羁的世人作了形象的刻画。诗人承认自己挣脱不开名缰利索,同时也是不愿为名缰利索所羁。
浏览量:911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