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唐代 苏州

苏州

(隋至北宋)

苏州,隋朝时始置,辖区在今江苏省、浙江省和上海市境内。今江苏省苏州市由此得名。

开皇九年(589年),隋朝消灭南陈,废吴郡,改吴州为苏州,以姑苏山得名。隋炀帝大业元年(605年),复改苏州为吴州。大业三年(607年),又改吴州为吴郡。唐朝武德四年(621年),唐军平定江南,改吴郡为苏州。为江南东道治所,丝织手工业中心。下辖七县:吴县、长洲县、嘉兴县、昆山县、常熟县、海盐县、华亭县。包括今天江苏省苏州市、常熟市以东,浙江省桐乡市、海盐县东北和上海市。

唐朝末年,藩镇割据,最终钱镠在898年占领苏州。五代十国时,为吴越国辖州。后梁开平三年(909年),吴越国析吴县置吴江县。后唐同光二年(924年),吴越国于嘉兴县建开元府。吴越王钱镠去世,废开元府,各县归杭州、苏州。后晋天福三年(938年),析嘉兴县置崇德县,同时置秀州,嘉兴县、海盐县,华亭县及崇德县隶之。因此在后晋之后只剩下上述江苏部分和上海的宝山区、...

相关人物
苏州相关文献
苏州
参考文献《隋书·志第二十六·地理下》《旧唐书·地理志》《新唐书·志第三十一·地理五》《宋史·志第四十一&middot
查看全文
苏州织造署
参考文献
查看全文
苏州府
参考文献来源《清史稿》,卷五十八,地理志。参见苏州市
查看全文
苏州话
历史价值苏州话是吴语的代表,在历史上有很高的地位。近代中国有四大白话:京白、韵白、苏白和粤白。而苏白无疑是江南地区最流行的语言。由于江南地区的发达,较多苏州人能够从劳动中解放出来,从事其他行业。其中读书是苏州人从事较多的行业。从唐代到清代,苏州地区的状元占有所有状元的很大的比例,明清一度达到五分之一。上层社会的精英中较多的也是苏州籍。苏白在明代从江南的流行语言成为士大夫的流行语言。评弹以苏白为标准音,甚至一开始的京剧都曾使用过苏白。古人云:“善操海内上下进退之权,苏人以为雅者,则四方随之而雅,俗者,则随而俗之。”上层社会,尤其是江南地区的上层人物大多以苏州话为荣。甚至不同地区的人交流也有使用苏州话的。和官方“普通话”京白相对而言,苏州话在当时社会的地位相当于民间的“普通话”。姑苏城被大明士绅名流列为游学天下必得一游的五大都会之一,上至后妃宫眷、官宦妻女,下至民间匹妇乃至江湖艺女,更以穿着苏...
查看全文
苏州木渎古镇
苏州木渎古镇 木渎位于苏州城西,太湖之滨,是江南著名古镇。境内风光秀丽,物产丰饶,又恰在天平、灵岩、狮山、七子等吴中名山环抱之中,故有“聚宝盆”之称。 木渎是与苏州城同龄的水乡古镇。相传春秋末年,吴越纷争,越国战败,越王勾践施用“美人计”,献美女西施于吴王。吴王夫差专宠西施,特
查看全文
苏州相关标签
苏州行政区划史
580年代建立的行政区划
上海的州
吴越的州
隋朝的州
江苏的州
1113年废除的行政区划
北宋的州
浙江的州
唐朝的州
嘉兴行政区划史
苏州导读知识
昆曲发源地
昆曲发源地
昆曲,原名“昆山腔”(简称“昆腔”),是中国古老的戏曲声腔、剧种,现又被称为“昆剧”。昆曲是汉族传统戏曲中最古老的剧种之一,也是中国汉族传统文化艺术,特别是戏曲艺术中的珍品,被称为百花园中的一朵“兰花”。昆曲发源于14世纪中国的苏州昆山,后经改良而走向全国,自明代中叶以来独领中国剧坛近300年。 昆曲在2001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2008年被纳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2006年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8年12月,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公布北京大学为昆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
浏览量:984次
苏州古民居
苏州古民居
苏州二千五百多年来绵延不断的古民居史,典型地展现了中国古民居的一个缩影,在世界民居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是东方古民居的主要代表,是世界民居发展的主要渊源之一。 古民居是苏州古建筑中数量最多的建筑形式,是苏州古城的重要组成部分。厅堂是古民居重要的构成元素,是建造在建筑组群纵轴线上的主要建筑,常作为正式会客、议事或行礼之所。 厅堂分为前厅、中厅(正厅)、后厅。前厅用于接待普通客人。中厅(正厅)用于接待关系较好的客人或者身份较高的客人,比较正式。后厅隐私性较大,接待关系较近的客人,大多数时候仅仅是自家人喝茶、谈家务事的地方。厅堂建造结构也颇有讲究,《营造法原》对厅堂有一段描述,大意是厅堂较高且进深较深,前面有轩,装修规模比平房复杂华丽。厅堂由于内四界构造用料的不同,用扁方料的为厅;用圆料的为堂,俗称“圆堂”。
浏览量:1047次
苏州老阊门
苏州老阊门
苏州老阊门是苏州古城的西门,通往虎丘方向。老阊门始建于春秋时期,为春秋吴王阖闾命伍子胥建造都城时所辟八门之一。“阊”是通天气之意,表示吴国将得到天神保佑,日臻强盛。初春秋时期姑苏城作为吴国都城,这里是孙武、伍子胥等率吴军伐楚的出发地和凯旋地,为显示决心,阊门被改称为破楚门,战国时期改回阊门的名字直至今日。阊门内城门临阊门大街,上有城楼,外城门靠吊桥,瓮城为长方形,瓮城内另有套城,并还有南、北两个童梓门。明清时期这一带曾经是全苏州最繁盛的商业街区。包括城外呈放射状的南濠街(今南浩街)、上塘街和山塘街,以及城内的阊门大街(今西中市)。与这些街道平行,又有外城河、内城河、上塘河(京杭大运河古河道)、山塘河(通往虎丘)分别从五个方向汇聚于此。
浏览量:1154次
苏州范成大祠
苏州范成大祠
范成大祠原名范文穆公祠,位于市郊石湖行春桥畔茶磨屿下,1963年被列为苏州市文物保护单位。范成大是南宋诗人,与陆游、杨万里、尤袤合称"中兴四大诗人"。石湖是范大成归隐之地,依随地势高下,建造亭台楼榭,遍栽花木,有千岩观、天镜阁、盟鸥亭、玉雪坡、农圃堂诸胜。“石湖”二字是宋孝宗所题字,后来也将此处成为“石湖别墅”。“石湖别墅”早在历史中湮没,明正德十五年(1520年),御史卢雍于石湖茶磨山北、行春桥南建范文穆公祠,以纪念范成大。后来也多次修缮过,最近一次是在1984年,全面整修祠宇,并将西南侧海潮寺划入,1986年竣工开放,成为石湖风景区的主要景点之一。范成大是南宋名臣、文学家。范成大曾出任礼部员外郎、中书舍人、制置使、参知政事等诸多官职。范成大年六十八,累赠少师、崇国公,谥号“文穆”,后世遂称其为“范文穆”。他在文学上也著作颇丰,有《石湖集》《揽辔录》《吴船录》《吴郡志》《桂海虞衡志》等著作传世。
浏览量:1482次
昆曲是哪个省的地方戏
昆曲是哪个省的地方戏
昆曲原名昆山腔,是中国古老的戏曲声腔、剧种,如今也被称为昆剧,它是苏州昆山的地方戏。昆曲是汉族传统戏曲中最古老的剧种之一,是汉族传统文化艺术。昆曲发源于14世纪中国的苏州昆山,由元末明初戏曲家顾坚草创,顾坚也被称为昆曲鼻祖。明代嘉靖年间,明朝戏曲家魏良辅对昆山腔进行大胆改革,吸收了当时流行戏曲的特点,形成了新的声腔,使昆曲广受欢迎。魏良辅也因此被后人奉为“昆曲之祖”,有了“曲圣”的称号。明代万历年间,昆曲在长江以南和钱塘江以北等地区非常流行,诞生了大量优秀的剧本,昆山腔也成为明代中叶至清代中叶影响最大的声腔剧种,被称为“百戏之祖,百戏之师”,有“中国戏曲之母”之雅称。
浏览量:1047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