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尉缭子

尉缭子

《尉缭子》,成书年代和作者尚存争议,一般题为秦国尉缭,最早著录于《汉书·艺文志》,其中杂家类著录《尉缭》29篇,兵形势家类著录《尉缭》31篇,是中国古代的一部重要的兵书。
书中从人性论的视角考察了人的心理,提出了不少精辟治国思想;受到《 六韬》或者当时其他黄老道家治国理论的影响,提出治国应当使人无欲,无欲则没有争夺,没有争斗就没有犯罪和战争,天下就太平。同时,反对迷信鬼神,主张依靠人的智慧,也反对反对军事上相信“天官时日、阴阳向背”的迷信观念,强调政治、经济对军事的决定性作用。
1972年在山东临沂银雀山汉墓出土了《尉缭子》残简,说明此书在西汉已流行。
尉缭子简介资料
(存疑)公元前475 年 - (存疑)公元前221 年
中文(文言文)
兵起,非可以忿也。患在百里之内,不起一日之师;患在千里之内,不起一月之师;患在四海之内,不起一岁之师
相关人物
尉缭子相关文献
古代军事思想:尉缭子
古代军事思想:尉缭子,作者尉缭,生平不详,战国后期军事理论家。《尉缭子》一书中《天官第一》有“
查看全文
尉氏三贤之首尉缭及《尉缭子》
尉氏三贤之一的尉缭,姓尉,名缭,就是魏(梁)惠王时的尉缭(也就是明嘉靖《尉氏县志》记载的尉缭),著《尉缭子》二十九篇,今存二十四篇,其生卒年不可考。尉缭于公元前320年来到大梁,公元前319年,即尉缭来大梁的第二年,魏惠王卒(《史记-魏世家》)。秦始皇十年(公元前236年),又一个叫缭的历史人物来到秦国,始皇任命其为国尉,也称尉缭(《秦始皇本纪》),但和魏惠王时的尉缭不是一个人。《汉书·艺文志·诸子略·杂家》:“《尉缭子》二十九篇,六国时人。”《汉书·艺文志··兵书略·兵形势》:“《魏缭》三十一篇。”今存《尉缭子》五卷共24篇,据华陆综考证今本《尉缭子》是《汉书·艺文志·杂家》著录的《尉缭子》而非兵形势家著录的《尉缭》。由于北宋元丰年间列入《武经七书》,明清学者遂误为杂家《尉缭子》已佚失(华陆综《尉缭子注译》)。陈玖《七子兵略》注曰:“尉姓,缭名,魏人,乃鬼谷之高弟。善理阴阳,深达兵法,与...
查看全文
尉缭子
题解《尉缭子》一书,对于它的作者、成书年代以及性质归属历代都颇有争议。一说《尉缭子》的作者是魏惠王时的隐士,一说为秦始皇时的大梁人尉缭。一般署名是尉缭子。最早著录于《汉书·艺文志》,书中杂家类著录《尉缭》29篇,兵形势家类著录《尉缭》31篇。1972年在山东临沂银雀山汉墓出土了《尉缭子》残简,说明此书在西汉已流行,一般认为成书于战国时代。评价《尉缭子》的军事思想具有战国时代的特色,颇有价值。宋元丰年间(1078年—1085年),被定为《武经七书》之一,为武学科举必读的兵学教材。虽然此书多少有其时代局限,但书中最后结语说:“臣闻古之善用兵者能杀士卒之半,...能杀其半者,威加海内...,故曰:‘百万之众不用命,不如万人之斗也...’。”文中(杀)为裁减之意,明确指出精兵主义之必要性,值得后人深思。版本竹简残本——1972年出土的,是现今为止最早的版本。1935年中华学艺社影宋刻《武经七书》本...
查看全文
尉缭
简介尉缭一生事迹,史籍载之不详,大约活动于魏国由安邑迁都于大梁的历史时期,著名的军事家。秦王政十年(公元前237年)入秦游说,被任为国尉后,因称尉缭。他所著的《尉缭子》一书,在古代就被列入军事学名著,受到历代兵家推崇,与《孙子》、《吴子》、《司马法》等在宋代并称为《武经七书》。古代多以官名作为姓名,如宗正此姓,源于汉朝刘德,官至宗正,为九卿之一,即主持皇家宫室事务的官员。刘德的支庶子孙有的以祖上官职名命姓,称宗正氏,后来加文而为宗政氏。魏缭之父、爷爷、太爷均在魏国担任国尉职位,而后尉缭又在秦国担任国尉之职,故人多以称之尉缭。从《史记》的记载可知,秦始皇时代的尉缭,可能是梁惠王时期的尉缭,也有可能是他人"然而既是同名,又同是魏国人(或大梁人),两个尉缭又都知兵法!知人世!知政治,其见解又是如此之接近,而且又都有道家隐遁之经历,故不能以其年高不能著兵法就断定他们是两个尉缭"据此,魏惠王时期的尉...
查看全文
尉缭
尉缭,生卒年不详,魏国大梁(今河南开封)人。姓失传,名缭。秦王政十年(公元前237年)入秦游说,被任为国尉,因称尉缭。著名的军事理论家。 有人说尉缭是鬼谷子的高足,学成后即过着隐士的生活,后应魏惠王的招聘,曾向其陈述兵法。
查看全文
尉缭子相关标签
兵书
军事思想
东方古籍
家族谱大览
會稽花巖尉氏宗譜[6卷] : 6冊(694頁), 1877
始祖 : 尉云一(宋) 花岩始迁祖 : 尉百八 散居地 : 浙江省绍兴县等地
浏览:100
孔子世家谱 : 河南省信阳市罗山县支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罗山孔子世家族谱编纂委员会, 2013年版. 1册(约308页) : 插图, 世系表, 肖像. 注 : 谱内支派众多繁杂, 详请查阅谱第129-287页. 名祖 : (春秋) 孔子,讳丘,字仲尼. 孔家老庄祖(64世) : 孔尚时. 下有二子 : 孔衍申 ; 孔衍泰. 衍申公下四房 : 孔兴鲁 ; 孔兴述 ; 孔兴先 ; 孔兴赐. 衍泰公下一房 : 孔兴璋. 竹竿镇孔家老庄片支祖 : 孔昭焕(孔老湾祖) ; 孔昭程(孔小湾祖) ; 孔宪刚(南孔小湾祖)...[等]. 孔家竹林片支祖 : 孔贞用(青山镇, 朱堂乡) 民权县支龙堂镇吴塘村片支祖 : 孔繁典. 下有一子 : 孔祥瑞. 字派 : 希言公彦承 弘闻贞尚胤 兴毓传济广 昭宪庆繁祥 令德维垂佑 钦绍念显扬 建道敦安定 懋修肇彝常 裕文焕景瑞 永锡世绪昌. 后清代为避帝讳, 弘改为宏, 胤改为衍. 书名据书衣题编目. 版心题 : 孔子世家谱. 散居地 : 河南省信阳县, 罗山县等地.
浏览:0
卜子大宗谱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卜子大宗谱河南鄢陵卷编修委员会, 2012年(郑州鉴志家谱古籍印刷). 全1册(约191页) : 插图, 地图, 世系表, 肖像. 注 : 文忠公房下第60-67世大多均已失考. 谱内仅说明清朝初期, 文节公, 文见公部份后裔迁居河南鄢陵县卜寨村, 及文忠公后裔由卜岗迁至前彪岗, 但都无详细说明何时何人. 续注 : 此谱派系众多繁复, 详请查阅影像号第23-72页. 受姓祖 : (周) 康公. 任大卜之官,因以为氏. 原籍山东曹州. 始祖(一世) : (周) 卜子夏, 讳商. 下有一子 : 卜判, 字子决. 派祖(58世) : 卜良鳌. 居山东巨野. 下有三子,分三大房祖. 房祖(59世) : (明) 卜文节(迁山东微山卜寨村) ; 卜文见(迁山东微山卜寨村) ; 卜文忠(原迁山东微山,后徙居河南鄢陵卜岗村). 文忠公下支祖 : 卜效曾(下一子 : 卜文合) ; 卜显曾(下二子 : 卜文秀 ; 卜文福) ; 卜文允(下一子 : 卜五堂) ; 卜万寿(下三子 : 卜永康 ; 卜永良 ; 卜永和)...[等]. 前彪岗村系祖 : 卜留根(下一子 : 卜年礼) ; 卜文立(下一子 : 卜和尚) ; 卜凤明(下三子 : 卜治 ; 卜新立 ; 卜三岗) ; 卜万清(下二子 : 卜新安 ; 卜继安) ; 卜起(下二子 : 卜冬 ; 卜勋)...[等]. 卜寨村世系 : 卜国栋(下五子 : 卜六合 ; 卜付田 ; 卜丙臣 ; 卜丙木 ; 卜来朝) ; 卜营(下一子 : 卜西方) ; 卜秀文(下一子 : 卜国燕) ; 卜群(下二子 : 卜四合 ; 卜合义)...[等]. 旧字派(65-84世) : 兆继万端广 昭宪庆繁祥 令德维纯佑 钦业念显扬. 新字派(85-104世) : 建道敦安定 懋修肇益常 裕文焕景瑞 永锡世绪昌. 散居地 : 河南省鄢陵县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 及书名页题编目.
浏览:100
清河堂张氏宗谱.分宁子玢公支
始祖:张子玢 地区:江西省吉安市泰和市禾市镇 编修:张玉清
浏览:100
清河堂张氏宗谱.分宁子玢公支
始祖:张子玢 地区:江西省吉安市泰和市禾市镇 编修:张玉清
浏览:100
清河堂张氏宗谱.分宁子玢公支
始祖:张子玢 地区:江西省吉安市泰和市禾市镇 编修:张玉清
浏览: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