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师地论》
《瑜伽师地论》(Yogacara-bhumi-sastra)简称《瑜伽论》。瑜伽师地,意即瑜伽师修行所历的境界(十七地),故亦称《十七地论》。相传为古印度弥勒口述,无著记录。为印度大乘佛教瑜伽行派和中国法相宗的根本论书。《瑜伽师地论》全书中心内容是论释眼、耳、鼻、舌、身、意六识的性质及其所依客观对象是人们根本心识——阿赖耶识所假现的现象;禅观渐次发展过程中的精神境界,以及修行瑜伽禅观的各种果位。以分析名相有无开始,最后加以排斥,从而使人悟入中道。全书分五部分:①本地分(1~50卷)。将瑜伽禅观境界或阶段分为十七地,即五识身相应地、意地、有寻有伺地、无寻唯伺地、无寻无伺地、三摩多地、非三摩呬多地、有心地、无心地、闻所成地、思所成地、修所成地、声闻地、独觉地、菩萨地、有余依地、无余依地;②摄决择分(50~80卷)。论述十七地的深隐要义;③摄释分(81~82卷)。释十七地有关诸经,特别是阿含经的...
瑜伽师地论
音义瑜伽意谓“一切乘境、行、果等所有诸法”,以其“一切并有方便善巧相应义故,亦即相应”,即是在禅定修行中,心境相应。所谓瑜伽行,就是修行种种禅定观行,其中最常用者,为小乘部派所修之数息观与不净观。瑜伽师即是自作修行乃至讲述传授瑜伽诸法之师。总括来说,“一切法无不皆是瑜伽师地,以瑜伽师用一切法为依缘故”,也就是说一切法都是瑜伽师用来修行、观行乃至讲述传授的依止,修习种种观行的佛教僧侣,被尊称为瑜伽师或观行师,这些瑜伽行者,即是瑜伽行唯识学派的前身。作者此论相传为无著经由禅定,上升至兜率天亲自受学于弥勒菩萨,从弥勒处得到此论并传述后世。内容本论的组织,共有五分,以本地分为中心所在,其余四分是本地分的更详细补充说明。本地分,一卷至五十卷。略广说明三乘根本十七地的意涵。内容可以归纳为境、行、果三相。摄抉择分,五十一卷至八十卷。抉择本地分十七地中的深隐要义。摄释分,八十一卷至八十二卷。解说十七地中诸...
金刚
概论这个名称最早出现在《梨俱吠陀》,是因陀罗的武器名称,名叫金刚(vájra),即是闪电,在北欧变成了妙尔尼尔。相传因陀罗与阿修罗战斗时,猛力击打阿修罗头部,碎裂的闪电成为钻石(一说是阿
瑜伽体位集
梵语术语有些梵语术语在瑜伽体位中反复使用。一般的,前缀可以用来表示一个体位的变化式。注:为了便于搜索,梵语中变音符号(diacritics,又称标调符号))在前面并列写明标准英文字母,以/相隔。例如tulā前面写明tula,即删除Unicode变音符号(RemoveUnicodeDiacritics),所以,tulā将显示tula/tulā。瑜伽体位列表说明:下表中的体位中文名称均参考《瑜伽之光》,凡是未有注脚的中文名称,默认来自该书命名。在体位梵语删除Unicode变音符号时,由于在梵语句子里各个单词之间不用空格隔开,同中文习惯,和英语写法不同,所以要切割成多个单词,最终的形式参考《瑜伽与冥想》的英文原版《Thepracticalencyclopediaofastangayoga&meditation》一书,例如Ekapādaśīrṣāsana删除Unicode变音符号为Ekapada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