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杨梓
2021-07-14
宗祠,即祠堂、宗庙、祖庙、祖祠,是供奉祖先和祭祀场所,是我国儒家传统文化的象征。
宗祠制度产生于周代,上古时代,士大夫不敢建宗庙,宗庙为天子专有。宋代朱熹提倡家族祠堂:每个家族建立一个奉祀高、曾、祖、祢四世神主的祠堂四龛。 祠堂是族权与神权交织中心。
宗祠中的主祭---称宗子,管理全族事务称宗长,还有宗正、宗直等职。宗祠体现宗法制家国一体的特征,是凝聚民族团结的场所,它往往是城乡中规模最宏伟、装饰最华丽的建筑群体,不但巍峨壮观,而且注入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与古塔、古桥、古庙宇相映,成为地方上的一大独特的人文景观,是地方经济发展水平和中华儒教文化的代表。
宗祠记录着家族的辉煌与传统,是家族的圣殿。作为中华民族悠久历史和儒教文化的象征与标志,具有无与伦比的影响力和历史价值。
宗祠,一般分布于较重视儒家传统文化的地区,如广东、江西、福建、浙江等南方省份。
地址
十字路村九社35
中文名
宗祠
别名
祠堂、宗庙、祖庙等
主要成就
为中华民族奠定发展壮大的基础
著名宗祠
吴氏著存堂 龙川胡氏宗祠,[1]
词语释义
读音
词目:宗祠
拼音:zōng cí
基本解释
[clan hall;clan temple;ancestral hall] 祠堂是存放家族亡故先辈牌位、举行家族内各种仪式或处理家族事务的地方
详细解释
家庙。同族人祭祀祖先的场所。 清刘大櫆《方氏支祠碑记》:“然吾以为后世之宗祠,犹有先王宗法之遗意,彼其所谓统宗之祠,族人莫不宗焉。《郭沫若《洪波曲》第十六章三:“他们也是什么东西都丢光了,暂时住在 水东门 的娘家-- 岑氏宗祠里。”
宗祠简介
简介
宗祠(zōngcí),又称宗庙、祖祠、祠堂。是儒教供设祖先的神主牌位、举行祭祖活动场所,又是从事家族事务活动的地方。民间建造家族祠堂,可追溯到唐五代时期。莆田刺桐金紫方氏祠堂,便是建于唐末。涵江黄巷村黄氏宗祠,建于北宋仁宗明道元年(1032年)。到南宋,莆田林氏“建先祠”,“置祭产”。(宋濂《宋文宪公全集》卷十二)建阳陈氏家族的祠堂,始筑于元代。各地大规模营造祠堂,则在明清两代。此时入闽各家族经过长期发展和繁衍,族众日益增多,家族为团结族人大兴土木,一时建祠盛行。
据清初《光泽县志》载,当地“从前各族宗祠无几,近数十年,凡聚族而居者,城乡多各建祠。春秋祭祀,序昭穆,崇功德,敬老尊贤,颇有追远睦
0条评论
当前问题最新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