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辈文化该不该传承下去?
2020-09-07
7
3821
在中国的姓氏文化中,字辈是占有重要地位的。字辈也叫字派,是指名字中用于表示家族辈分的字,一般情况下一个人的名字由姓+字辈+名组成。
字辈通常有几种来源与形式,一种是类诗体,包含四言类诗体、五言类诗体,比如张氏孝友堂宣统年间族谱记载字辈为四言类诗体:“国正治朝,万事学道,本在其中,运泰有兆,愿复克家,滋大长保”。
一种是对联形式,比如赵匡胤为其后代拟定的字辈加上自己的匡字组成一副对联“匡德惟从世令子,伯师希与孟由宜”。其后代便以对联为字辈取名。
近现代一些家族字辈用完了,或者找不到源流上的字辈,便由家族中的长辈起字辈。
字辈是中国古代一种特别的“礼”制,古代时同姓宗族通常是聚居在一处的,因此若按字辈取名,同姓人聚在一起,光看名字字辈便知道是哪一辈的,亲戚关系是远是近,一目了然,尤其是上了族谱后,更方便后人溯源。
但到了现代,越来越多的人起名不会带上字辈,一是因为现代一家基本上就一两个孩子,不像古代人口呈爆发式增长,无需借助字辈,也很容易理清楚长幼秩序。
二是现代家谱文化观念淡化,很多人都不知道有家族,自然对字辈无感。
三是按字辈起名很容易出现重名的情况。因为字辈是固定的,姓也是固定的,可供选择的只有最后一个字,如此以来起名局限大,很容易出现重名的情况。
四是现代人追求个性化,一些家长会觉得字辈起名字土气,更青睐于有诗意和个性的名字,基本上不会按字辈给孩子起名。
但是也有人认为字辈是老祖宗留下来的文化传统,需要传承和保留,你认为姓氏文化中的字辈该不该保留传承下去?
提交答案
7个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