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置顶

晋江市 民风民俗

民俗传统
关注问题
回答
2021-07-15
1
1221
晋江市民风民俗有哪些呀?

要详细一点!

我急着交作业呐!!!


请输入正文
提交答案
1个回答
杭云鹏
2021-07-15
  1、 晋江民俗--“引水魂”与“叶落归根”
  历史上,晋江 华侨众多,他们均有“叶落归根”的愿望,即希望终老 故园,埋骨 桑梓。但事实上客死他乡的华侨时有出现,能运灵柩 回故乡者毕竟少数,多数埋骨 异域。为让亲人能 魂归故里,其家属往往要择时辰请道士作“道法”,以一纸船(现也有改糊纸汽车、纸飞机)置于海边,吹打念咒,哭哭啼啼,将死者灵魂引入祖祠,俗称“引水魂”。此虽属迷信,不宜提倡,但却是对生者对于客死 异邦的亲人所寄托的深切 哀思的真实流露。
  2、浅说 隐语、行业语
  旧时代, 民间有一些行业用语和“僻语”,某些行业语有的与 旧社会的迷信思想和旧 风俗习惯有关,有一些行业语乃为防行外人知晓的隐语。
  行业语与迷信 风俗有关者,首推航海者和讨鱼人,时至今日,深沪,南沙岗、围头 等地 海滨 渔民及航海人员乃至他们的家属,仍然继续使用着,或者也可称之为带有迷信色彩的习惯用语。试简述如下:吃鱼时,一边吃完了万不得已要翻动时,不说“翻”而说“转一转”。至于鱼骨,不说鱼骨而说“鱼爽”。
  有人上船来探访,送行之时不说“慢行”而说“顺行”(因船家怕船行慢),“顺行”表示顺风行进之意。
  渔民或船员不说“死”。有人过世就说“老去”、“故世”或“过面”,包括动物、大鱼死亡也说“善去”而不说“死”。
  海上遇有死人,则称“人客公”、“头目公”或“好兄弟”。船上打翻东西称“打沏”,打倒物件称“打碍”,总之忌说死、慢、倒、翻等等不吉利语言。
  商业方面的行业语,主要是一些数目字。业内人有时在商量价格,不让外人知晓就使用行业语, 如天、下、平、口、水各代表数目字一、二、三、四、五,余者类推。
  肩挑贩卒以及一些出卖苦力的劳动者,他们也有行业语,如“夹子”代表二,“川仔”代表三,“口仔”代表四,“对塘”代表五,“拐仔”代表七,“眉”代表八等等,主要用于工价钱的交谈或商量,不让外人知晓。
  除了上述略举一二的行业语以外,旧时代晋江还有一些“僻语”。如“戏僻”,为戏曲人员专用的隐语。“乞食僻”,为乞丐专用的隐语。说这些隐语时,俗称“打僻”、“拍僻”。
  当时 社会上还流行两种“僻语”,一种是用语言反切的说法,像“酒”说成“柳振”,反切起来是“柳振振柳酒”。像“苦”说成“鲁肯”,反切起来是“鲁肯肯鲁苦”,这种反切说法的隐语,均用 方言 方音,根本无法用文字书写代表。所以虽然笔者当年也懂得使用这种语言,但要写出来就难了。
  估计这种反切语的 形式,乃因《汇音妙语》的流行,某些 知识分子从中得到启发,创设了这种隐语。
  这种隐语看起来比较难,但一旦掌握了窍门,便能熟练运用,故当时十分流行。
  另有一种隐语,采用 音韵相近的缀尾式说法,如“去”说成“去思”;来,说成“来西”,以此类推,比较简易。此处还有连续缀尾式的隐语,即 一个字之后,缀了相近两音,如“穷”说成“穷凉省”,“大”说成“大赖徒”等等。这种隐语说起来显得十分累赘,所以只能偶尔用之。
  3、嫁 公鸡
  所谓“嫁公鸡”,就是华侨不能按择订婚期回家举行婚礼,只好借“公鸡”为新郎,为其洞房花烛,其程序就是把公鸡,绑在 床底下,然后由陪嫁姆,引新娘走进新娘房,说了几句吉利的话,算为结婚。这是晋江 侨乡在婚礼形式上的一种特殊 仪式,也是一种 陋俗。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提倡婚事新办,此俗已绝迹。目前, 婚礼仪式,除一般形式外,还采用外来的办法,即举行旅行结婚,到外地、到港澳地区甚至到海外渡蜜月。这是旧的婚礼的一种冲击,也是一种革新。
  4、历史古远弄 龙舞
  晋江侨乡各大 市镇,每逢迎神赛会、 元宵佳节或其他 盛会 庆典活动,都有规模盛大的弄龙 节目参加。
  弄龙舞,民间俗称为“弄龙”,这个名称刚好与“狮”相对应。庆典活动或是迎神游行,常常有“狮队”和“弄龙队”参加,前者以表演武技为主,杀气腾腾,令人有威武雄健之感,后者则是 舞蹈和 拳术相结合的综合性 游艺,刚柔相济,婀娜多姿,深受 群众的喜爱。
  晋江各主要 乡镇如 安海、 石狮、永宁、深沪、 衙口和 金井等市镇乃至人口较多的 自然村,在过去均有弄龙队之设立,以适应各地元宵佳节以及 节日庆典 酬神娱乐之用。如解放前 安海龙山寺 观音到 浙江 南海普陀山进香谒祖的特别盛大队伍,就有好几队弄龙队和狮队。至于到石狮 城隍公,到 白沙镇江宫 六姓府,到金井南沙岗镇海宫等著名 宫庙进香、 乞火和谒祖,其浩浩荡荡的 迎神队伍中,也必定有弄龙队和狮队参加。
  舞弄之龙的 形象有很多体式,一般的“布龙”,是用篾片铅线扎成一个威武雄壮的龙头,龙嘴可以开合,也有血红的舌头,圆睁的“大龙目”和峥嵘的龙角,穿以木柄,以便舞弄者手擎舞弄。 龙身则用篾片铅线扎成空心圆筒,中间也扎一支木柄以便操持。龙身有十余节之多,最后有一个高高翘起的 龙尾,用绘满龙鳞的厚 质布包裹,这就是常见的“布龙”。如果“龙身”里面可以点烛,夜间舞弄通体明亮者称为“火龙”,现在已改用电池点亮小电珠,两个“龙目”也用高亮度电珠,使这种“火龙”十分现代化,也更能吸引人。
  除了上述“布龙”和“火龙”之外,此外还有每节龙身扎糊成蝴蝶的形状,连接起来便成为形体特别的“百叶龙”。另有一种是整条龙身插满点燃的炷香,于夜间舞弄,既如火龙翻滚,又散发出阵阵 香味,这就是十分独特的”香火龙”。这种龙工艺比较复杂,所以比较少用。
  此外还有比较简陋临时拼凑,以应付一时之需的龙。用十几块同一规格的木板凳加上 龙首和龙尾拼凑而成的“木板龙”,还有由稻草临时捆扎而成的“草龙”等等。
  关于“弄龙”的“弄”字,习用于 唐代,广泛用于戏曲之中,如《事久弄》、《妙泽弄》等等。晋江自古以来即称“弄龙”而不叫“舞龙”。这种风俗自唐代开始而随 中原移民南来晋江,并一直传承至今。

  希望有所帮助
相关问题
给祖先上坟有什么禁忌吗
有的。首先,上坟时忌穿颜色鲜艳的衣服,清明节在扫墓的时候,不宜穿得过于显现,因为扫墓本来就是一件比较严肃的事情,所以着装尽量淡雅一-些, 大红大紫的颜色,在中国具有喜庆的意味,所以不适合在这样的场合出现,当然,清明节除了扫墓以外的时间,比如和亲人一起踏青什么的,衣着倒是没有太多的讲究,主要是看具体的场合吧。 另外,忌嬉笑打闹除了衣着上的讲究,言行举止也要有所讲究,不要在扫墓的时候嬉笑打闹,或者做一些不严谨的举止,因为按照老人的说法,这会惊扰了先人,也是对先人的不尊重的行为。所以扫墓的时候,尽量要恭敬和严谨些,以表达对先人的尊敬。 最后一点就是要注意上坟时的贡品。一般上坟都会带贡品吧,这些贡品是用来祭献祖先的,在没有给先人祭献之前的,人是不能先食用的。而是等_上供之后,大家回到家,再一起分享。如若不然,也是对先人的一种不尊重。没有先人,就没有后人,没有先人辛苦的付出,也就没有后人幸福的现在。所以我们对于先人的尊重,也是需要在清明节的时候体现出来的。
沈姓的祖先是谁?
沈姓在百家姓中排列在十四位,目前来说,其人口是有600万人左右,排列第37位。 其源流很多,但是说的最多的一个源流,大概是出自于嬴姓。沈姓的先祖叫实沈,是黄帝的后裔帝喾之子。实沈氏族后来因与少昊氏部落杂居而东夷化,故为嬴姓。后来,他们建立了沈国。周昭王南征时,嬴姓沈国被灭,其子孙就以国为姓。 夏朝时,夏人建立了姒姓沈国。至周初,蒋国灭了姒姓沈国,沈人南迁到楚地的沈鹿,其子孙也改姓沈。 西周初年,文王的第十个儿子季载被封于沈(今河南平舆北)。公元前506年,姬姓沈国被蔡国吞并,沈国的后人就称为沈氏。 目前沈姓是江浙地区最常见的姓氏之一。
周氏有哪些字辈?
周姓,是中国第九大姓氏,也是一个多民族,多源流的古老姓氏之一了。周姓最初是发源于今陕西渭河平原地区。而到今天,周姓主要是分布在长江流域和淮河流域,形成了沿长江省份、豫鲁两块高比率的分布状况。 周氏的字辈: 1、山东周氏族谱山东省周氏字牌辈序:~隆、茂、庆、传、长、广、生(升)忠、厚、嗣(世)、志、永远、祯(元)、正、方。后又续序:志德开宏运达孝毓富祥教礼培家训信义作保章。 2、四川成都(现湖北恩施自治州)周氏字辈:太祖应朝忠,永远世代兴,丕振仙仁月,长源玉厚坤。 3、益阳大泉周氏字辈:贵文祖志一,永兴万代天,仁学宏宗益,世守绍前贤,继述声名显,由来达孝全,振起三以让,令德庆悠绵。 4、重庆市永川区邓家坳周氏(尚书公后裔)字辈:尚梦应康世,孙宗道仕友,子均仲忠万,以自时大章,华先维继述,裕后乐英贤。秩序本天定,彝伦在人全,谟烈由今绍,奕叶谱相传,家乘恪遵守,祥发永绵延 你还知道周氏有哪些字辈吗?
每年12月10日出生是什么星座?有哪些名人
想问一下每年12月10日出生的人是属于什么星座?在历史上有哪些人是这个星座的啊大概?
出生于12月10日的古今名人有哪些?
在198年前的今天,1815年12月10日 (农历冬月初十),计算机科学先驱爱达·勒芙蕾丝出生。奥古斯塔·爱达·金,勒芙蕾丝伯爵夫人(Augusta Ada King, Countess of Lovelace,1815年12月10日-1852年11月27日),原名奥古斯塔·爱达·拜伦(Augusta Ada Byron),通称爱达·勒芙蕾丝(Ada Lovelace),是著名英国诗人拜伦之女,最著名的事迹为翻译意大利人查尔斯·巴贝奇早期的程式设计书《分析机概论》(analytical engine),爱达对翻译查尔斯·巴贝奇的《分析机概论》所留下的笔记,被认为对现代电脑与软件工程造成了重大影响。 你还知道哪些12月10日出生的名人?
微信
QQ空间
QQ
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