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习俗故事趣闻
集 锦
[ 一 ]
拜年的
由来
大年初一,人人都早早起来,打扮得整整齐齐,出门走亲访友,相互拜年,恭祝
来年大吉大利。关于拜年
习俗的由来,传说
远古时代有一种
怪兽,头顶长
独角,口似血盆,
人们叫它做“年”。每逢腊月
三十晚上,它便窜入
村落,
掠食
噬人。人们只好备些
肉食放在
门外,然后把大门关上,躲
在家里,直到初一早晨,“年”饱餐后扬长而去,人们才开门相见,彼此探安,作揖道喜,共同祝贺。久而久之,过年
期间亲朋好友、
邻里之间,相互拜年、互致问候的习俗就这样延续下来了。
鞭炮的由来
鞭炮,又名炮竹。我国素有燃放鞭炮的
习惯,逢年过节,或是婚丧嫁娶,或是进学升迁,或是大厦落成,或是店铺开张等等,只要是表示喜庆,人们都习惯燃放鞭炮庆祝。
燃放鞭炮的习俗,在我国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
荆楚岁时记》曾经这样记载,
正月初一,鸡叫头一遍时,大家就纷纷起床,在自家
院子里
放爆竹,来逐退
瘟神
恶鬼。那时没有
火药,没有纸张,人们便用
火烧
竹子,使之爆裂发声,以驱逐瘟神,这当然是迷信,但却反映了
古代
劳动人民渴求安泰的
美好愿望。
到了
唐朝,鞭炮又被人们称为“爆竿”,大概是将一支较长的竹竿逐节燃烧,连续发爆破之声。南昌
诗人来鹄的《早春》诗句:“新历才将半纸开,
小亭犹
聚爆竿灰。”写的就是当时
春节燃烧竹竿的情景。
后来,炼丹家经过不断的化学试验,发现
硝石、硫黄和
木炭合
在一起能引起燃烧和爆炸,于是发明了火药。有人将火药装在
竹筒里燃放,声音更大,使得火烧竹子这一古老习俗发生了根本变化。
北宋时,
民间已经出现了用卷纸裹着火药的燃放物,还有丹响和双响的区别,改名“爆仗”,后又改为“鞭炮”。一直延续到至今。
贴对联
风俗的由来
春联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学
形式,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它从
五代十国时开始,明清两代尤为兴盛,发展到
今天已经有一千多年了。
早在
秦汉以前,我国民间每逢过年,有在大门的左右悬挂
桃符的习俗。桃符就是用桃木做的两块大板,上面分别书写上传
说中的降鬼大神“神荼”和“郁垒”的名字,用以驱鬼压邪。这种习俗延续了一千多年。到了
五代,人们才开始把
联语题在桃木板上代替了降鬼大神的名字。据历史记载,
后蜀之主
孟昶在
公元964年
除夕题于卧室门上的对联“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是我国最早的一副春联。
宋代以后,民间新年悬挂春联已经相当普遍了,所以
王安石的《
元日》诗中写的“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就是当时春联
盛况的
真实写照。由于春联的出现和桃符有着密切的关系,所以
古人又称春联为“桃符”。
到了
明代,
明太祖朱元璋大力提倡对联。他在金陵(现在的南京)定都以后,命令大臣、官员和一般
老百姓家除夕前都必须书写一副对联贴在
门上,他亲自穿便装出巡,挨门挨户观赏取乐。当时的
文人也把题联作对当成文雅的
乐事,
写春联便成为一时的社会风尚。
入清以后,乾隆、
嘉庆、道光三朝,对联犹如
盛唐的
律诗一样兴盛 ,出现了不少脍炙人口的名联佳对。
随着各国
文化交流的发展,对联传入越南、朝鲜、日本、新加坡等国。这些国家至今仍还保留着贴对联的风俗。
春节习俗的传说
2021-07-15
1
313
提交答案
1个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