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的字辈问题?

家族字辈
关注问题
回答
2021-07-14
6
710
乾隆的儿子属永字辈,下面是绵字辈,然后是奕、载、溥,后来因为清朝灭亡,没能继续传下去。我听电视上说,乾隆帝写了8个字作为辈分字,后来道光帝又续了8个字,虽然乾隆的那8个还没用完,但我还是想知道这16个字到底是什么?请高手赐教!
提交答案
6个回答
詹雳樟
2021-07-14
林氏字辈收集 (1) 2007-12-25 21:31:00 字辈是指家族辈份的字,俗称派。为区分一族众人之间的长幼、尊卑,表白宗族里世系血统顺序,专门选用全族共行的辈份文字,这就是字辈谱。它是一个家族传代的字凭。其意均为修身齐农。安民治国,吉祥安康,兴旺发达。起源于宋朝,《谱牒学研究》中记载:宋太宗赵匡胤立了13个“范字”——德惟从世令子伯师希与孟由宜,加上“匡”共14字。这恐怕是我国最早的字辈,字辈是人们按伦理道德取名的一个规则。是一部完整家谱不可或缺的部分,是一个家族的印记。字辈也算是一种比较随意的文学形式,不像律诗那样讲究严格的押韵,不像词曲那样必须套用现有的牌名。通过字辈可以把两个不认识的人认识到一块儿,可以使陌生人之间产生突如其来的亲切感。同时字辈也是先祖文采的真实体现,先人能定出一套独特新颖有文采的字辈,作为后人也是值得自豪的。 以下是在网上收集到的部分比干林氏林氏字辈: 福建陶江林氏(由十二世始) 君若维能,天必昌汝(天降楷书)。 世克允德,宗永以兴(传梅续撰)。 用守是道,长发其祥(豫斋续撰)。 善继人志,绍衣闻言(支山续撰)。 孝友为本,弈叶攸敦(泽夫续撰)。 明哲作范,垂裕后昆(椒辰续撰)。 增进民权,致治大同(林森续撰)。 仁义礼智,合信则常(翰西续撰)。 修文振武,邦家之光(志棠续撰)。 福建濂江林氏 始祖唐末自河南固始来闽肇基闽县林浦,前十世名讳毁于灾火。辈字由二十世始用下: 元亨利贞,天道之祥。 仁义礼智,恒秉斯章。 立修齐志,为邦家光。 公元1999年旅居台中族贤林瑞芳返乡主持续撰于下: 展治平学,启大同端。 传经衍庆,积德流芳。 福建控鹤林氏(由十四世始) 汝以文彦孔,继世德惟男; 永思宗有本,廷仕达邦光。 从信熙朝宪,敦崇秉懋良; 志而承佑启,允克祈恒长。 东瀚云庄命字歌: 聿迪人伦懋修孝友,期同伯叔大展天常,克师有道上达圣贤,则为公卿宏昭常来。 福建长乐沙堤林氏 系出长乐忠义林家伸蒙公(林慎思)之长房徽公派,作为沙堤北林通谱行第(由第九世始): 养卿良思,志友汝仁。维公懋德,允兹克明。 宗文守道,宣尔世承。朝庭永用,仕则必英。 经纶济美,陆宇安平。广育亿兆,所在乐生。 福建石狮东园林氏 尊明代林道惠为一世,从十三世起,字辈为: ……朝经,贤克日安邦,载佑和亨贞。 乔木蟠根大,深谷奇兰鲜。 忠孝家声远,奕世子刊、贤。 福建平和崎岭林氏 林文莆由南靖迁居平和,定居崎岭,其长子宗兴迁居长乐,宗兴长子丕盛迁居广东,丕盛长孙真,三孙蕉由惠来迂回。 从八世起,宗兴后裔字辈为: 尔子克硕,郁懋名章。奕振滋光,丕赞乃宏。 贻谋孔长,蕃衍炽昌。式昭猷训,德绍芳阳。 福建长乐四林(林君锡世系) 君远思守,尚本孔仕。 廷兴敬则,维宗用良。 仁昭继述,道立丕常。 允成顺孝,景循宪章。 俊德聿懋,传世永芳。 谦和礼让,友好增强。 清勤廉正,祖训弘扬。 品高业建,家国辉煌。 福建泉州石狮玉山林氏 从十二世起,字辈为: 基,宏际式正士,文章华国器,树德为根本。(讳行) 贻,孙谋燕翼子,诗礼传家声,簪缨以显宗。(字行) 福建莲江东间林氏 林仲弦 (公元1346—1435年) 莲江东间开基祖。从十一世起,字辈为: 云士文华荣,肃艾哲谋圣。 积善有余庆,材为邦国宝。 滨海川山秀,含生钟毓灵。(讳行) 善言君子德,恭宽信敏惠。 存心本以仁,学乃子孙珍。 礼义传家法,明德在新民。(字行) 福建岐岭林氏 (大荣分支)崎岭林氏宗茂后裔,字辈自八世起为: 尔子克硕,郁懋名章。奕振滋光,丕赞乃宏。 贻谋孔长,蕃衍炽昌。式昭猷训,德绍芳阳。 志聪分支林文-甫三子宗茂为崎岭林氏一世祖,其子志聪分支的字辈为: 志怀钦天际,君真和藏介。 继世增佳景,芳名永长春。 宗昌分支林文甫四子宗昌,生六子,其中长子、次子迁居广东省惠来县,失名。五子文,生四子,其中次子随,三子承,四子汀,也迁居广东省惠来县。 宗昌三子隆和五子文,其后裔排辈字序相同,自十一世起为: 孝友成家本,忠贞报国恩。 文章传继世,万代衍昌新。
翁一日
2021-07-14
同一辈的人辈分就相同,你爸爸和他的兄弟姐妹同辈分,你和你的兄弟姐妹同辈分。你爸爸的好朋友(年龄相仿的)也和他是同辈分,故你称他们为叔叔或伯伯。你爷爷那辈的(他兄弟或朋友)你也叫“爷爷”,不能叫叔叔或伯伯,这就是辈分的不同。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辈分,称为“字辈”,你爷爷,你爸爸,你自己是不同辈分。比如我家,我爷爷是“良”字辈,我爸爸是“相”字辈,我是“诗”字辈“,那么按很多姓氏取名的按传统,要用“姓+辈+名”的格式(当然很多姓氏也不这样),比如我姓赖,我爷爷那辈的叫“赖良*”,第三字区别不同的人,我爸爸这辈都叫“赖相*”,所有的兄弟姐妹都这样的格式。当我看到邻村姓赖的,第二字是“相",我就知道他跟我爸爸一个辈分的,如果比我爸爸小就叫叔叔,比我爸爸大就叫伯伯。但到我们这辈已经不这样严格了,传统都丢了。当然,如果名字上不出现辈分,就要问清楚辈分,不可乱叫。如果不同姓氏,就直接看年龄了。根你爷爷年龄差不多就跟你爷爷一辈的,叫“爷爷”,跟你爸爸差不多就跟你爸爸一辈的,叫叔叔或伯伯。这就是辈分,不可乱叫。你去看《天龙八部》,虚竹就是“虚”字辈的,他和师兄弟同一辈分,就都用“虚”开头。他的师父和师叔如果都是“空”字辈的,就都用“空”做法号的开头。如果虚竹的师父的师父收了个徒弟比虚竹年龄小,但由于也是“空”字辈的,因此虚竹也要叫他师叔,就是辈分的缘故。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辈分,这都在各个姓氏的族谱里规定好了的,一辈辈按顺序传下来。比如我们姓氏的族谱里规定了我们的辈分,有很多句,跟我最近的两句为: “定学贤良相,诗欣业余昌” 之前讲过了,我爷爷是“良”辈,我爸爸是“相”辈,我是“诗”辈,同理,我儿子女儿就是接下来的“欣”辈了,就这样按顺序传下去。你要知道自己的辈分,得去查你们的族谱。问到你爸爸,或你爷爷,或曾爷爷的辈分,才能按顺序推出你的辈分。当然,在城市里,这种传统都丢了,可能你爸爸都不一定知道他的辈分。最好知道你们家是什么时候从哪里搬离农村的,再回到那里去查查,就是去“寻祖”,农村各个家族都有族谱的。如果不知道老家在哪里,就没办法查了。
雒妦
2021-07-14
胤、弘、永、绵、奕、载、溥、毓、恒、启、焘、闿闿、增、祺、敬、志、开、瑞、锡、英、源、盛、正、兆、懋、祥。 爱新觉罗氏源于金代的"交鲁"姓,在金代为小姓。经元、明、清的三四百年间的繁衍,发展为满族重要姓氏。 爱新觉罗氏最初使用的姓氏,据文献记载为"佟"。据《金史》载,"夹谷"(即交鲁姓)曰"仝","仝"者,"同"也,即"夹谷"汉姓曰"仝",与"同"、"童"、"佟"三者音同。因此,有的史书译"仝"为"童"或"佟"。而"夹谷"为女真文译音,在满文中的译音即为"觉罗"。"觉罗"系以居住地而得姓,汉译角落,引申为故里老家之意。后来由于日久年深,氏族繁衍和迁徒,于是形成了人口众多的觉罗氏族。 太祖高皇帝为巩固以其为首的女真贵族的统治,强化家族神圣不可侵犯的独尊地位,奉传说中神女佛古伦所生布库里雍顺为始祖,奉有史可查的孟特穆为直系祖先。在觉罗前面加"爱新","以示其异",从而构成了一个新的姓氏"爱新觉罗"。其余的觉罗氏统称"民党罗",以与爱新觉罗氏相区别,如:伊而根觉罗、西林觉罗、阿哈觉罗等。于是,爱新觉罗氏即取得了至高无上的独尊地位,成了"国姓"。爱新觉罗系满语,译为汉语则是"金子般尊贵的神圣不可侵犯的觉罗族"。 爱新觉罗氏家族按血统亲疏分为宗室与觉罗,以显祖宣皇帝(太祖之父塔克世)本支为宗室,系黄带,兴祖直皇帝(太祖之曾祖福满)、景祖翼皇帝(太祖之祖父觉长安)子孙俱称觉罗,系红带。清亡后,族人则皆冠以汉字单姓,只宗室支,仍姓爱新觉罗。 爱新觉罗家族,经四百余年的演变,逐步汉化。首先体现在名字的汉化上。清康熙朝前,爱新觉罗家族的名字均用满语。为了标明直系与远支的区别,康熙帝在给诸皇子命名时一律用"胤"字,给皇孙命名一律用"弘"字(个别幼亡者除外)。这是爱新觉罗氏行辈用字之始。不过,当时康熙帝未必想用汉字排列一个行辈顺序,因为他没有要求皇子皇孙以外的人也用这个字命名。但《玉牒》中载,康熙帝诸子名字除胤祯外都用"允"字,因此有的人以为"胤"字不对。其实,康熙帝诸佣际怯?胤"字命名的,胤祯继帝位后,为避圣讳才将其兄弟的"胤"字改为"允"字。乾隆帝弘历不讲忌讳,其兄弟之名都保留了"弘"字。 乾隆帝以"永"字给皇子们命名。有一次皇六子永瑢画了一幅《岁朝图》献给祖母孝圣皇太后。乾隆帝在上面题了"永绵奕载奉慈娱"几个字,意思是让老太后为儿孙繁衍和成长而高兴。此后,永、绵、奕、载四个字就作为后代命名用字了。乾隆帝晚年将皇位让给了皇十五子永琰。为免众兄弟改名,而将永琰一人改为颙琰。此后道光帝绵宁继位,也将其名改为旻宁。咸丰以后,皇帝也不改名了。从这以后,皇帝与其兄弟都按辈份顺序命名了。道光时,上述六个字已不足用,故于丁亥年补了"溥毓恒启"四个字;咸丰丁巳年又续"焘闿增祺"四字,前后共十四个字。 民国以后,爱新觉罗氏已成平民。为恐后世不辨宗亲,难明辈次,乃于1938年由宗人发起重修谱书。这次修谱由光绪帝七弟载涛牵头,由本枝宗人金松乔、庆厚等人组成修谱委员会。书名改为《爱新觉罗宗谱》。逊帝溥仪又增补行辈用字十二个,即:"敬志开瑞锡英源盛正兆懋祥",加上过去所定十四字共为二十六个字。从此,爱新觉罗氏按行辈用字命名的人才多起来。 故爱新觉罗氏字辈为:胤、弘、永、绵、奕、载、溥、毓、恒、启、焘、闿闿、增、祺、敬、志、开、瑞、锡、英、源、盛、正、兆、懋、祥。 参考资料:
仲梓姻
2021-07-14
胤、弘、永、绵、奕、载、溥、毓、恒、启、焘、闿闿、增、祺、敬、志、开、瑞、锡、英、源、盛、正、兆、懋、祥。 爱新觉罗氏源于金代的"交鲁"姓,在金代为小姓。经元、明、清的三四百年间的繁衍,发展为满族重要姓氏。 爱新觉罗氏最初使用的姓氏,据文献记载为"佟"。据《金史》载,"夹谷"(即交鲁姓)曰"仝","仝"者,"同"也,即"夹谷"汉姓曰"仝",与"同"、"童"、"佟"三者音同。因此,有的史书译"仝"为"童"或"佟"。而"夹谷"为女真文译音,在满文中的译音即为"觉罗"。"觉罗"系以居住地而得姓,汉译角落,引申为故里老家之意。后来由于日久年深,氏族繁衍和迁徒,于是形成了人口众多的觉罗氏族。 太祖高皇帝为巩固以其为首的女真贵族的统治,强化家族神圣不可侵犯的独尊地位,奉传说中神女佛古伦所生布库里雍顺为始祖,奉有史可查的孟特穆为直系祖先。在觉罗前面加"爱新","以示其异",从而构成了一个新的姓氏"爱新觉罗"。其余的觉罗氏统称"民党罗",以与爱新觉罗氏相区别,如:伊而根觉罗、西林觉罗、阿哈觉罗等。于是,爱新觉罗氏即取得了至高无上的独尊地位,成了"国姓"。爱新觉罗系满语,译为汉语则是"金子般尊贵的神圣不可侵犯的觉罗族"。 爱新觉罗氏家族按血统亲疏分为宗室与觉罗,以显祖宣皇帝(太祖之父塔克世)本支为宗室,系黄带,兴祖直皇帝(太祖之曾祖福满)、景祖翼皇帝(太祖之祖父觉长安)子孙俱称觉罗,系红带。清亡后,族人则皆冠以汉字单姓,只宗室支,仍姓爱新觉罗。 爱新觉罗家族,经四百余年的演变,逐步汉化。首先体现在名字的汉化上。清康熙朝前,爱新觉罗家族的名字均用满语。为了标明直系与远支的区别,康熙帝在给诸皇子命名时一律用"胤"字,给皇孙命名一律用"弘"字(个别幼亡者除外)。这是爱新觉罗氏行辈用字之始。不过,当时康熙帝未必想用汉字排列一个行辈顺序,因为他没有要求皇子皇孙以外的人也用这个字命名。但《玉牒》中载,康熙帝诸子名字除胤祯外都用"允"字,因此有的人以为"胤"字不对。其实,康熙帝诸佣际怯?胤"字命名的,胤祯继帝位后,为避圣讳才将其兄弟的"胤"字改为"允"字。乾隆帝弘历不讲忌讳,其兄弟之名都保留了"弘"字。 乾隆帝以"永"字给皇子们命名。有一次皇六子永瑢画了一幅《岁朝图》献给祖母孝圣皇太后。乾隆帝在上面题了"永绵奕载奉慈娱"几个字,意思是让老太后为儿孙繁衍和成长而高兴。此后,永、绵、奕、载四个字就作为后代命名用字了。乾隆帝晚年将皇位让给了皇十五子永琰。为免众兄弟改名,而将永琰一人改为颙琰。此后道光帝绵宁继位,也将其名改为旻宁。咸丰以后,皇帝也不改名了。从这以后,皇帝与其兄弟都按辈份顺序命名了。道光时,上述六个字已不足用,故于丁亥年补了"溥毓恒启"四个字;咸丰丁巳年又续"焘闿增祺"四字,前后共十四个字。 民国以后,爱新觉罗氏已成平民。为恐后世不辨宗亲,难明辈次,乃于1938年由宗人发起重修谱书。这次修谱由光绪帝七弟载涛牵头,由本枝宗人金松乔、庆厚等人组成修谱委员会。书名改为《爱新觉罗宗谱》。逊帝溥仪又增补行辈用字十二个,即:"敬志开瑞锡英源盛正兆懋祥",加上过去所定十四字共为二十六个字。从此,爱新觉罗氏按行辈用字命名的人才多起来。 故爱新觉罗氏字辈为:胤、弘、永、绵、奕、载、溥、毓、恒、启、焘、闿闿、增、祺、敬、志、开、瑞、锡、英、源、盛、正、兆、懋、祥。
相关问题
给祖先上坟有什么禁忌吗
有的。首先,上坟时忌穿颜色鲜艳的衣服,清明节在扫墓的时候,不宜穿得过于显现,因为扫墓本来就是一件比较严肃的事情,所以着装尽量淡雅一-些, 大红大紫的颜色,在中国具有喜庆的意味,所以不适合在这样的场合出现,当然,清明节除了扫墓以外的时间,比如和亲人一起踏青什么的,衣着倒是没有太多的讲究,主要是看具体的场合吧。 另外,忌嬉笑打闹除了衣着上的讲究,言行举止也要有所讲究,不要在扫墓的时候嬉笑打闹,或者做一些不严谨的举止,因为按照老人的说法,这会惊扰了先人,也是对先人的不尊重的行为。所以扫墓的时候,尽量要恭敬和严谨些,以表达对先人的尊敬。 最后一点就是要注意上坟时的贡品。一般上坟都会带贡品吧,这些贡品是用来祭献祖先的,在没有给先人祭献之前的,人是不能先食用的。而是等_上供之后,大家回到家,再一起分享。如若不然,也是对先人的一种不尊重。没有先人,就没有后人,没有先人辛苦的付出,也就没有后人幸福的现在。所以我们对于先人的尊重,也是需要在清明节的时候体现出来的。
沈姓的祖先是谁?
沈姓在百家姓中排列在十四位,目前来说,其人口是有600万人左右,排列第37位。 其源流很多,但是说的最多的一个源流,大概是出自于嬴姓。沈姓的先祖叫实沈,是黄帝的后裔帝喾之子。实沈氏族后来因与少昊氏部落杂居而东夷化,故为嬴姓。后来,他们建立了沈国。周昭王南征时,嬴姓沈国被灭,其子孙就以国为姓。 夏朝时,夏人建立了姒姓沈国。至周初,蒋国灭了姒姓沈国,沈人南迁到楚地的沈鹿,其子孙也改姓沈。 西周初年,文王的第十个儿子季载被封于沈(今河南平舆北)。公元前506年,姬姓沈国被蔡国吞并,沈国的后人就称为沈氏。 目前沈姓是江浙地区最常见的姓氏之一。
周氏有哪些字辈?
周姓,是中国第九大姓氏,也是一个多民族,多源流的古老姓氏之一了。周姓最初是发源于今陕西渭河平原地区。而到今天,周姓主要是分布在长江流域和淮河流域,形成了沿长江省份、豫鲁两块高比率的分布状况。 周氏的字辈: 1、山东周氏族谱山东省周氏字牌辈序:~隆、茂、庆、传、长、广、生(升)忠、厚、嗣(世)、志、永远、祯(元)、正、方。后又续序:志德开宏运达孝毓富祥教礼培家训信义作保章。 2、四川成都(现湖北恩施自治州)周氏字辈:太祖应朝忠,永远世代兴,丕振仙仁月,长源玉厚坤。 3、益阳大泉周氏字辈:贵文祖志一,永兴万代天,仁学宏宗益,世守绍前贤,继述声名显,由来达孝全,振起三以让,令德庆悠绵。 4、重庆市永川区邓家坳周氏(尚书公后裔)字辈:尚梦应康世,孙宗道仕友,子均仲忠万,以自时大章,华先维继述,裕后乐英贤。秩序本天定,彝伦在人全,谟烈由今绍,奕叶谱相传,家乘恪遵守,祥发永绵延 你还知道周氏有哪些字辈吗?
每年12月10日出生是什么星座?有哪些名人
想问一下每年12月10日出生的人是属于什么星座?在历史上有哪些人是这个星座的啊大概?
出生于12月10日的古今名人有哪些?
在198年前的今天,1815年12月10日 (农历冬月初十),计算机科学先驱爱达·勒芙蕾丝出生。奥古斯塔·爱达·金,勒芙蕾丝伯爵夫人(Augusta Ada King, Countess of Lovelace,1815年12月10日-1852年11月27日),原名奥古斯塔·爱达·拜伦(Augusta Ada Byron),通称爱达·勒芙蕾丝(Ada Lovelace),是著名英国诗人拜伦之女,最著名的事迹为翻译意大利人查尔斯·巴贝奇早期的程式设计书《分析机概论》(analytical engine),爱达对翻译查尔斯·巴贝奇的《分析机概论》所留下的笔记,被认为对现代电脑与软件工程造成了重大影响。 你还知道哪些12月10日出生的名人?
微信
QQ空间
QQ
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