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谱必须用繁体字?现在的简体字不行吗?
很多人在查看族谱的时候会发现,族谱用的是繁体字,有人要问了,在修谱的时候为什么不用简化字?
先看看某郑姓家谱的序言:吾輩始祖浙江溫州洞頭,自宋時搬遷來杭州。伯仁,伯龍兄弟緊密關聯……(繁体),看了这样的一段话,相信年轻人看了一会就没什么兴趣了,更何况郑姓家谱那么厚的一本书,内容全部都是繁体字,若没有一定的古文功底,还真的难以全部辨识。家谱流传至今,依然有着一个难以解决的问题,那就是所有的家谱都是繁体字,而现在人续谱,也得用繁体字,为何修谱用简体字那么难以实现?
先谈谈关于繁体字,从传说中仓颉造字到现在,最开始的象形文字,再到甲骨文,秦朝的小篆,汉朝的隶书,行书,楷书,宋体等经过不断的发展,虽然书写的方式有了改变,但是我们的考古专家在打开秦汉,唐宋时期的古墓,对于里面的文字都是能够辨认的。从古代至民国,新中国后,汉字就开始了简化,民国1935年就推出一次汉字简化,到新中国的1956年,在我国大面积的推行简化字,甚至出现更简化的二简字,后因反对声音太多,而停止。所以我国现在基本都是用简体字,除了港澳台至今还用繁体字。
家谱用繁体字的因素很复杂:
1,尊重历史
家谱用繁体字的历史非常久远,有千年以上的历史,繁体字延续了老谱的原始样貌,对族谱的字辈追根溯源,保持了连贯性。繁体字虽然书写,辨认麻烦,但是那也是家谱的一部分,其历史内涵和文化意义是毋庸置疑的。很多的简化字,意思会发生改变。例如当年我国在推行简化字的时候,很多的“萧”姓改成了“肖”姓,结果导致很多人无谱可查,造成憾事。
2,文化价值
在某王姓族谱里的一些诗词,在对应的平平仄仄的讲究里,一些字简化后,读音改变,就不符合平仄了。说(shui)客现在读成说客。天街(gai)不读街。
繁体字是华夏灿烂文明里的花朵,在编纂家谱中用繁体字,会有一种厚重的历史感和文化底蕴。
3,特定意义
在家谱里记载的地名,并不能改变,如“同裏”,“东瀛裏”,裏字作为地名,并不能简单的简化成里,
“时任不醜”,醜若是简化成丑,意义就天壤之别,醜虽然有丑的含义,但是比丑的意思更加的丰富,若是简化了,那么就会歪曲相关记载的涵义。而一些祖宗的名字里用的繁体字,更是不可以在修谱的时候改成简化字。
4,注重灵活性
修谱对于现在的谱,可以灵活运作,之前的老谱继续用繁体字,对于现在的人,可以用简化字。同时在里面,对一些生僻的繁体字,可以加上注释,这样能够方便后人,避免阅读障碍。
一些修谱师认为看得懂,看得明白,宗谱重修才有意义。看某王姓族谱象看天书一样,许多族人也失去兴趣。
由此可见,修谱用不用简化字,是有很复杂的原因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有价值
- 一般般
- 没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