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茶溅入电脑显示屏致蚂蚁筑巢,古代蚂蚁被赋予了哪些含义?
近日,一位女子的显示屏中蚂蚁筑起了巢,原来是因为她喜欢在电脑前吃甜食,不慎溅到显示屏上,才会吸引蚂蚁迁来。对此,厂家也表示无法维修,后续女子可能会选择重新购置一台。蚂蚁最早是什么时期出现的?蚂蚁跟大黄蜂同宗是真的吗?跟着小谱来看看吧。
蚂蚁是地球上最常见的昆虫且种类繁多,世界上已知有11700多种,中国境内已确定的蚂蚁种类有600多种。2008年美国的古生物学家在巴西亚马逊热带雨林发现一种非常小的、身体长度只有2-3毫米的“火星蚂蚁”。
图源网络
这种蚂蚁的祖先是地球上已知的最古老的蚂蚁,最早可以追溯到1.2亿年之前。而且科学家通过进一步的DNA研究发现,“火星蚂蚁”的直系祖先一部分演变成了现在的大黄蜂。换句话说,现知最早的蚂蚁物种演变成了现代蚂蚁和大黄蜂两种昆虫。
蚂蚁的起源非常早,因此,古人在与蚂蚁的相处过程中产生了多种情感倾向,也赋予了蚂蚁诸多的内涵。秋时期法家学派管仲间接提及蚂蚁,战国时期韩非子赋予蚂蚁多样化的意蕴。
两汉时期沿袭了先秦重视观察蚁自然状貌的习惯,此时对蚂蚁的描写多以褒赞为主,有“自谦之蚁”、“绿蚁之酒”等叙述。汉代以后,文人对蚁群的态度转向以贬斥为主,褒赞之意逐渐淡化甚至消亡,这种现象在南北朝尤其突出。
图源网络
蚂蚁在古代含有与战争相关的一层含义,代表正面意义。墨子和关尹子有“师战蚁,置兵”的军事比喻,侧重战前的训练和次序观念的培育。“蚁附”是战争中勇往直前的进攻方式,重在描写兵士密集进攻的态势。这是蚂蚁的行动方式给军事家的启发,也在真正的军事行动中发挥效用。
在汉代,“蚁附”也用来形容众多的追随者。王充分别有两次提到“蚁附”,前者是赞赏,后者更倾向于贬斥,这时就能反映出古人对蚂蚁的态度由褒到贬的过程。
王充的《定贤篇》中说:“以人众所归附,宾客云合者为贤乎?则夫人众所附归者,或亦广交多徒之人也,众爱而称之,则蚁附而归之矣。”这是说人们多追随贤者,贤者有名,而追随者众。《白纪篇》中则说:“充升撂在位之时,众人蚁附:废退穷居,旧故叛去。”这是说墙倒众人推、破鼓万人捶,这也是随波逐流的劣根性。
图源网络
庄子对蚂蚁完全持有鄙视的态度,他认为蚂蚁不仅身处阴暗、恶臭的环境,还喜欢追逐味道重的事物。《庄子·徐无鬼》记载:羊肉不慕蚁,蚁慕羊肉,羊肉擅也。
蚂蚁的生存方式是稳定不变的,但是古人赋予它们的内涵却是多重的。一千个读者一千个哈姆雷特,这在任何一个文学解读上都适用。萝卜青菜各有所爱,对任何一个事物也都有人喜欢有人厌恶。
(族谱网:www.zupu.cn)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相关资料
- 有价值
- 一般般
- 没价值
{{item.userName}} 举报
{{item.time}} {{item.replyListShow ? '收起' : '展开'}}评论 {{curReplyId == item.id ? '取消回复' :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