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置顶
族谱网 头条 新闻动态

今日霜降,你知道霜降节气的由来和习俗吗?

2021-10-22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10919
转发:0
评论:0
霜降,二十四节气之一,也是秋季的最后一个节气。霜降一到意味着气温骤降,要添衣保暖了。那你知道秋天的最后一个节气为什么叫霜降,霜降又是什么含义呢?族谱网小编带大家了解一下。霜降由来霜降不是表示“降霜”,而是表示气温骤降、昼夜温差大。就全国平均而言,“霜降”是一年之中昼夜温差最大的时节。由于“霜”是天冷、昼夜温差变化大的表现,故以“霜降”命名这个表示“气温骤降、昼夜温差大”的节令。而且霜也不会从天而降,只是一个比喻的说法,《逸周书·周月》:“秋三月中气:处暑、秋分、霜降。”东汉王充《论衡》曰:“云雾,雨之征也,夏则为露,冬则为霜,温则为雨,寒则为雪,雨露冻凝者,皆由地发,非从天降。”无论是露还是霜,“皆由地发,非从天降”,怎称为霜降呢?所以“霜降”这个名字只是一种比喻。了解了霜降的由来,我们再来看看霜降有哪些习俗?霜降习俗霜降一到,气温下降,其实大多数地区的习俗都跟天冷有关而且都跟调理身体的吃...

  霜降,二十四节气之一,也是秋季的最后一个节气。霜降一到意味着气温骤降,要添衣保暖了。

  那你知道秋天的最后一个节气为什么叫霜降,霜降又是什么含义呢?族谱网小编带大家了解一下。

今日霜降,你知道霜降节气的由来和习俗吗?

  霜降由来

  霜降不是表示“降霜”,而是表示气温骤降、昼夜温差大。就全国平均而言,“霜降”是一年之中昼夜温差最大的时节。由于“霜”是天冷、昼夜温差变化大的表现,故以“霜降”命名这个表示“气温骤降、昼夜温差大”的节令。

  而且霜也不会从天而降,只是一个比喻的说法,《逸周书·周月》:“秋三月中气:处暑、秋分、霜降。”东汉王充《论衡》曰:“云雾,雨之征也,夏则为露,冬则为霜,温则为雨,寒则为雪,雨露冻凝者,皆由地发,非从天降。”无论是露还是霜,“皆由地发,非从天降”,怎称为霜降呢?所以“霜降”这个名字只是一种比喻。

  了解了霜降的由来,我们再来看看霜降有哪些习俗?

  霜降习俗

  霜降一到,气温下降,其实大多数地区的习俗都跟天冷有关而且都跟调理身体的吃食有关。比如:

  吃柿子

今日霜降,你知道霜降节气的由来和习俗吗?

  霜降吃柿子是民间常有的习俗,这个习俗并不是说其他时候不能吃柿子,只是霜降前后的柿子,个大,皮薄,汁甜,可谓达到了最佳的食用状态。

  而且按照中医的说法,霜降节气时是进补的绝佳时机,民间也有“一年补透透,不如补霜降”的说法。而在我省许多地区特别是闽南一带更是认为“霜降吃柿子,不会流鼻涕”。

  柿子不但具有涩肠、润肺、止血、和胃,还可以补虚、解酒、止咳、利肠、除热、止血,具有极高的营养价值,被誉为“最甜的金果子”,而霜降节气之后,被霜打过的柿子更是绝佳的美味,既好吃又不贵,还能滋补身体,因此福建人都习惯了在“霜降”前后买上几斤回家慢慢品尝。

  吃鸭子

今日霜降,你知道霜降节气的由来和习俗吗?

  北方有个俗语叫做“贴秋膘”意思是在秋季尤其是霜降前后要进食补品,以调养身体更好的御寒保暖。

  因此,每到霜降时节,闽台地区的鸭子就会卖的非常火爆,有时还会出现脱销、供不应求的情况。凡体内有热的人适宜食鸭肉,体质虚弱,食欲不振,发热,大便干燥和水肿的人食之更为有益。秋季老鸭营养丰富,富含蛋白质、维生素、钙、磷、铁等,而且性寒凉,最适合体热上火的人。

  福州人大量地食用老鸭汤,大多跟气候有关系,由于福州炎热而又多雨,暑热夹湿,常使人脾胃受困,因为鸭子常年在水中生活,性偏凉,有滋五脏之阳、清虚劳之热、补血行水、养胃生津的功效。所以,老鸭很受欢迎。但是吃东西如果全是为了“补”,那再好的食物也会变得无趣。当然最重要的是老鸭性凉,大家天冷了还是有节制地喝为好。

  吃牛肉

  今日霜降,你知道霜降节气的由来和习俗吗?

  不少地方都有霜降吃牛肉的习俗。例如广西玉林,这里的居民习惯在霜降这天,早餐吃牛河炒粉,午餐或晚餐吃牛肉炒萝卜,或是牛腩煲之类的来补充能量,祈求在冬天里身体暖和强健。除牛肉外,羊肉与兔肉也与霜降相宜。

  牛肉富含蛋白质、矿物质和维他命B群包括烟酸,维生素B1和核黄素,且是铁的最佳来源。此外,牛肉脂肪含量较低,精牛肉平均脂肪含量仅为6%,而嫩牛肉只含适量的脂肪是健康均衡饮食的基本组成部分,热衷减肥的人可以适量食用牛肉以保持体力。

  除去这些跟吃相关的霜降习俗以外,你还知道哪些?欢迎留言评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阿族小谱
9345篇
文章
19837次
获赞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霜降节气,请注意保暖
10月23日,是二十四节气里的“霜降”,自此以后,秋天过完,马上就立冬了,霜降节气昼夜温差非常的大,白天可能还有太阳比较暖和,到了晚上,水汽就在地面草木上凝霜。对于中老年人来说,要注意加衣,不可贪凉,预防感冒。1,霜降的“霜”从何而来?霜和雨雪不同,不是从天而降,而是在地面的水汽,遇到冷空气化作小冰晶。而在霜降的时候,刚好赶上一年的收获季节,三季稻,红苕,葱,棉花等等,在天气晴朗的时候可以收割了。为了防御突然袭击的“黑霜”,人们还会给庄稼覆膜,烟熏等,防御它们被冻伤。2,习俗看秋叶:“香山红叶红满天”,在秋天,各种树木的叶子颜色鲜艳,是观赏的好时机。可以野外郊游,爬山以观赏秋叶。柿子:柿子红彤彤的,打霜了以后更好吃。不过吃柿子需要注意,不可空腹吃,不可一次吃太多。肠胃不好的人最好别吃。赏菊:秋意浓,菊花黄,登高赏菊,岂不快哉。秋狩:在古代,清朝皇室有秋狩的习俗,这个时节,兔子,鹿,野鸡等野...
· 今日小雪,你知道小雪节气的习俗和由来吗?
今日小雪,“小雪雪满天,来年必丰年。”现如今我国很多地区早已经迎来了今年冬天的第一场雪,在小雪期间,北方迎来寒冷的日子,江南水乡也是大范围降温,当然小雪节气并不就意味着会下小雪,而是指在这个时节,气温下降,温度可以降到下雪的程度了,只是在地表程度上温度还没有那么低,因此就算温度下降,雪量也会很小。那么你知道小雪节气的习俗和由来吗?今天就由族谱网小编来跟你唠一唠!图源自网络首先我们来说说小雪节气的由来。每年的11月22日或者23日,农历的十月十五,就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20个节气,每当这个时候,太阳到达黄经240°时,就是“小雪”气节。从古籍《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就说到:“10月中,雨下而为寒气所薄,故凝而为雪。小者未盛之辞。”小雪节气到来,就意味着天气会越来越冷,降水量会建增,另外还在《群芳谱》中说到,“小雪气寒而将雪矣,地寒未甚而雪未大也”。总结来说,“小雪”是用来表示降雪的起始时间和程度...
· 霜降是什么时候?霜降吃什么养生?霜降由来简介
霜降是什么时候?每年的10月23日是我国传统节气“霜降”,霜降节气含有天气渐冷、初霜出现的意思,是秋季的最后一个节气,也意味着冬天的开始,霜降时节,养生保健尤为重要,民间有谚语“一年补透透,不如补霜降”,足见这个节气对我们的影响。霜降由来每年阳历10月23日前后,太阳到达黄经210度时为二十四节气中的霜降。霜降是秋季的最后一个节气,是秋季到冬季的过渡节气。秋晚地面上散热很多,温度骤然下降到0度以下,空气中的水蒸气在地面或植物上直接凝结形成细微的冰针,有的成为六角形的霜花,色白且结构疏松。《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关于霜降说:九月中,气肃而凝,露结为霜矣。“霜降”表示天气逐渐变冷,露水凝结成霜。我国古代将霜降分为三候:一候豺乃祭兽;二候草木黄落;三候蜇虫咸俯。豺狼开始捕获猎物,祭兽,以兽而祭天报本也,方铺而祭秋金之义;大地上的树叶枯黄掉落;蜇虫也全在洞中不动不食,垂下头来进入冬眠状态中。节气概述霜...
· 霜降节气各地习俗及养生方法
霜降是二十四节气之第十八个节气。进入此节气天气渐冷,开始有霜。《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九月中,气肃而凝,露结为霜矣”。此时,我国黄河流域已出现白霜,千里沃野上,一片银色冰晶熠熠闪光,此时树叶枯黄,在落叶了。我们都知道在很多的节气都会有一些民俗,就好像过中秋节的时候要吃月饼、赏月,端午节的时候要登高远望。在过霜降的时候,很多的地方也有不少的习俗,而且各个地区还不太一样。那么,霜降的习俗有哪些呢?霜降节气的习俗1、霜降吃柿子在中国的一些地方,霜降时节要吃红柿子,在当地人看来,这样不但可以御寒保暖,同时还能补筋骨,是非常不错的霜降食品。泉州老人对于霜降吃柿子的说法是:霜降吃丁柿,不会流鼻涕。有些地方对于这个习俗的解释是:霜降这天要吃杮子,不然整个冬天嘴唇都会裂开。住在农村的人们到了这个时候,则会爬上一棵棵高大的柿子树,摘几个光鲜香甜的柿子吃。2、霜降登高霜降时节有登高远眺的习俗。登高既可使肺的功...
· 今日秋分,你知道秋分的由来和习俗吗?
2022年9月23日是秋分节气,秋分节气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六个节气,也是秋季的第四个节气,于每年的公历9月22日-24日交节。在这一天,太阳会直射在赤道上,全球各地的昼夜等长,而秋分也就意味着秋天过去一半了,那么今日秋分,你知道秋分的由来和习俗吗?就由族谱网小编来跟你讲一讲。图源自网络秋分的由来在每年的9月22日-24日的时候,太阳会达到黄经180度时直射地球的赤道,这一天24小时昼夜被均分,全球没有极昼极夜的现象。而秋分的“分”,其实是有“平分”的意思的,除了表示昼夜平分外,另外还有一层意思,那就是平分了秋天,到了秋分就表明秋天已经过去一半了,但很多地方也是从这天开始,才感受到秋天的到来。在《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八月中……解见春分”。由此可见,这秋分与春分一样,此后白天渐短,夜晚渐长。还有在《春秋繁露·阴阳出入上下篇》中讲到“秋分者,阴阳相半也,故昼夜均而寒暑平。”而秋分这一天刚好在...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