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族说时令】春节祭祖和清明上坟有何不同?
扫墓和上坟是中国人祭祀祖先的一种重要活动,时间一般在忌日、清明节、大年三十或者正月初一。大年初一上坟祭祖的习俗,在全国很多地方都有流传。
这种祭祀先人的活动从上古时期就出现了,在商代正式成为制度。在商朝人看来,家中的先人离世后,也能在天之灵能够看见后代祖孙的生活,所以要祭祀祖先,向祖先求福,希望祖先能够庇护子孙,消除灾难。
这一祭祀观念也一直影响着后人,秦汉时期,祭祀祖先已经成为了具有普遍性不可缺少的礼仪活动,加上官方的推崇,便自上而下的盛行起来。
大年初一祭祖跟清明节上坟是有差别的。
在古代,春节(新年)祭祖的地点一般在郊外的墓地或是宗祠家庙中,仪式非常隆重,气氛也很庄严,有的地方会在祭祖的同时一并祭祀天地神灵。祭祖对祭祀的供品有着要求,主要有三牲饭菜、三茶五酒等,整个仪式由家长主祭。祭拜也必须严格按长幼顺序进行,不可逾越。人们烧三炷香叩拜后,向神明与祖先祈求丰收,随后烧纸,俗称“送钱粮”。
发展到了后来,人们会把祖先的神牌摆放在正厅堂,等除夕吃年夜饭之前,先摆放祭拜的香火和酒席,将老祖宗请回家来。
现在,人们在祭拜祖先的同时,也要按照长幼顺序跪下磕头、烧纸钱,并且说一些祈福祝福的话,希望祖先吃好喝好后,能够在来年继续保佑全家平安顺心。
在农村,一般大年三十下午就要带上香烛供品来到祖先坟前,恭请历代祖宗回家过年。大年初一又要带上供品钱纸,将祖先送回坟地祭拜告别。寓意是在一年一度最喜庆的节日,不忘祖先之恩,共度佳节。
因此,大年初一上坟祭祖与清明扫墓不同,实际上是“请祖先回来一起过年”。
坟头添土
大年三十给祖先坟头添土。老话说,坟头凸起,人丁兴旺;坟头塌陷,人丁凋落。添土时一般将坟头加高30公分左右,堆满即可。培土如同为先人穿新衣服一样,所添得的土不可掺杂粪便这是对祖先的大不敬。泥土必须干净,而且颜色最好避免淤泥,尽量用黑色或红色的土。培土时不可用锄具拍打,有人为了不让泥土滑下来,就会用力拍打,这会惊扰先人。
初一祭祖
正式的祭祖是在初一早上。城里人也可以在正月初一到十五任意选一日。
大年三十或初一早晨携带香花、果品、纸钱、香、蜡烛等物品到放在墓地前面,然后染香三根,再将纸钱焚化,清扫、整理坟墓,然后叩头行礼祭拜,磕头三次即可。磕头完毕后佛弟子可念佛号回向祖先。城市公墓,可以先摆上供果、然后点香告知祖宗,最后去焚烧塔中烧纸和钱。
当然,祭祖还有一些要注意的事项:
首先,去坟地的时间不要太早,也不要太晚,最好在上午9点到下午15点之间进行。一天中这段时间的阳气比较旺盛,人体不易被寒气邪气侵入。
其次,身上最好带一些红色,如红内衣、红袜子,或是红帽子等。
再次,老幼体弱者可以佩戴护身符,且不要单独去坟地,最好请年轻健壮的男性陪同。如果遇到需要合葬、迁坟的情况,则要另外做好准备和防护措施。
最后,祭祖时要严肃,不要嘻笑打闹,一定要看着纸钱等祭品燃尽才能离开,这样既能防止风把纸吹出来引发火灾,也能避免惹先祖不快。
家中祭祖
大年初一上午,有条件的可把祖辈的照片、写有宗祖的牌位或家谱全部请出来,供在家中客厅或者堂屋的北墙或者东墙,放在五屉柜或者专门的案桌上。
中午开饭之前,先由家中的男主人,点燃三炷香,面对祖宗祭拜,磕头三次,然后将所有的菜饭放在餐桌上,抬到祖宗照片和牌位前面,供祖宗享用五分钟,然后把餐桌撤回来,全家再食用。
吃饭完一个小时后,可以将祖宗牌位、遗像、家谱全部收起来。
很多人问家中放祖宗遗像好不好?
一般来说,祖宗遗像一般都是放在家中的柜子中,对日常生活不会有任何影响。每逢特别想念时,或是清明、冬至、春节祭祖时请出来祭拜即可。
不管什么时间祭祀,不管是上坟、扫墓还是家祭,一定记得要上香,不然祖宗不知道你来了,起不到任何作用。
2021年元旦后,国内疫情多点散发,冬春之际更是疫情的高风险期。为了控制疫情传播风险,有效阻断疫情传播途径、巩固来之不易的防控成果和群众身体健康,以清河张氏宗亲联谊会、华夏张氏祖庭管委会为代表的各地姓氏宗亲会纷纷决定取消大年初一及整个春节期间的祭祖活动。
为了让大家在春节期间安全、便捷的祭拜先人、向亲人送上祝福,族谱网在继续提供线上绿色祭扫服务的同时,还暖心推出家庭团拜活动,让您能够足不出户走亲访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有价值
- 一般般
- 没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