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置顶
族谱网 头条 新闻动态

奏响“网络祭扫”最强音!祭拜网助力多地开通网上祭扫平台

2020-03-27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1579
转发:0
评论:0
奏响“网络祭扫”最强音!祭拜网助力多地开通网上祭扫平台,“这个世上,从来没有从天而降的英雄,只有挺身而出的凡人。不止成千上万普普通通的民

“这个世上,从来没有从天而降的英雄,只有挺身而出的凡人。不止成千上万普普通通的民众,向你在对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中展现出的积极乐观、坚强无畏,深深致敬!”“你下棋打球的模样还在眼前。那俩双来不及穿上的皮鞋换上新的了吧”“亲爱的爸爸,您永远活在我们心间!想您的时候我就遥看天上的星星”……打开祭拜网“全民共祭 情满华夏”的清明专题页面,一条条写给抗疫英雄、逝去亲人的心语令人泪目。

自族谱网、祭拜网联合发出“关于2020年清明期间开展网上祭拜的倡议书”后,又相继在平台推出网络祭扫、预约祭扫、代祭服务等多项功能举措,助力各地殡葬服务机构打造数字陵园、网上祭拜系统。截至目前,全国已有数千家墓园入驻,几百万人次登录进行网上祭扫。

▲祭拜网已助力多地开通网上祭扫平台


从3月初开始,天津、江苏、浙江等全国多省市就陆续出台政策,暂停了清明现场祭扫。这对于一些习惯现场祭奠的人来说,不免有些遗憾。清明时节雨纷纷,寄托着我们对先贤的思念;往年人们都会从四面八方去到墓前,通过一系列仪式,将堆积在心底对亲人的思念倾诉出来。清明时节也是一年里万物吐故纳新、生机勃勃之时,此时郊外踏青,感受天地灵气和百花芬芳,令人心旷神怡,许多家庭都会在外出扫墓之余到野外踏青。

然而,今年的清明节注定是一个“特殊”的节日。由于疫情尚未结束,若是大家都扎堆去扫墓,就难免会形成大规模群体聚集,这对疫情防控来说是很大的隐患。不论是出于对疫情防控的重视,还是为大家的健康安全着想,当前都不宜提倡集中性的现场扫墓。


祭扫是一种形式,是对先辈的怀念和尊重;文明是一种风尚,是时代发展进步的体现。倡导文明祭祀既是疫情防控的需要,也是时代风尚所趋。


网上祭拜虽然不像现场扫墓那般身临其境,但多了互联网特色,比如网上纪念馆中包含了相册、留言等功能,同时也可以进行上香、献花等高仿真的祭拜操作,同样能传达出对亲人的深深思念之情。

“在网上摆一张照片,写一段纪念文字,这种祭扫方式既新潮又环保。”“这种祭扫方式突破了时间和地域的限制,在家中就能纪念亲人、告慰逝者,既方便又人性化。”不少用户都对网上祭拜的方式表示赞许。


创办于2006年的祭拜网(jibai.com),是宁波族谱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旗下专注网上祭拜、数字陵园的平台,目前已创建有数十万座网上纪念馆,是国内领先的基于族谱大数据的网络祭拜平台。

祭拜网为用户提供以纪念馆、陵墓、家谱为基础的专业网上祭拜服务和在线丧葬服务,精心打造全球先进720°VR全景祭拜的交互型纪念平台。目前,各地殡葬服务机构只要(扫码)提交基础资料,即可在线免费开通数字化平台,为民众提供免费网上祭扫服务,既方便又简单。

对于广大民众来说,利用互联网跨越时空的独特性,将现实的纪念馆和公墓“搬”到网络里,建立一座完整的“网上纪念馆”,将逝者的音容笑貌、亲人的无尽哀思、友人的深切怀念、讣告、献词、悼文、祭献等,化为多媒体文件,然后永久保存。这既是“互联网+殡葬服务”的新方式,也是绿色文明安全的祭扫最强音。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覆盖到区县!祭拜网助力疫情防控,推出全民网上祭扫平台
又是一年春草绿,又是一年清明时。这是中国传统文化中赏春踏青、感受生命孕育的日子,也是追思先辈、寄托感恩情怀的节气。而今年与以往形势迥异,一场疫情防控阻击战正在全球打响,我国正处于“外防输入、内防反弹”阶段,因此清明祭扫,我们除了在坚持已有的文明祭扫新风俗外,更要增添健康祭扫的自觉。换言之,清明节哀思要表达,但防疫不能懈怠。“云祭扫”、“网上祭扫”已成为今年清明节的重要关键词。在此我们首先应该明白,这不是“为云而云”,而是客观形势下的一种“择优选择”。比如有的疫情防控相对紧张地区,群众可以参与“网上祭扫通道”,足不出户,也能祭扫。有的疫情形势已经缓解的地区,群众可间隔奔赴墓地祭扫;一些墓园管理方也可以实施预约扫墓的措施,限流限行。祭扫不盲目扎堆,每个人的健康才更有保障。事实上,清明祭扫的形式一直都在不断进化。过去,放鞭炮、烧纸钱等传统祭扫方式带来了严重的问题,比如空气污染、引发山火等。这不仅...
· 民政部再度倡导清明“云祭扫”,祭拜网区县祭扫平台免费助力!
4月1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召开新闻发布会,民政部社会事务司副司长范瑜说,对清明节祭扫的相关限制措施,大家可能觉得很繁琐,但是疫情毕竟还没有过去,“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的要求千万不能放松,生者的健康平安是对逝者最好的告慰。今年清明恰逢疫情防控期间,如何既能满足群众祭扫需求,又能防范好疫情?范瑜表示,今年清明祭扫实行限流预约等方式,此外将大力推广网络祭扫(云祭扫)等非现场祭扫方式,减少人员聚集。“南北山头多墓田,清明祭扫各纷然。”清明节缅怀亲人是我们延续了数千年的习俗。为了早日战胜疫情,满足广大群众的祭扫需求,祭拜网积极践行社会公益责任,已免费推出“全民共祭·情满华夏”VR全景云祭扫平台,方便广大民众祭扫“足不出户”。▲扫码进入祭拜网VR全景公益祭扫平台目前,多地民政局,殡仪馆、墓园等殡葬服务机构入驻祭拜网“云祭扫”平台,并在自己的官网、公众号设置了专门的“网络祭拜”通道。逝者亲属可以随时随...
· 清明祭扫,网上祭拜成潮流,如何进行网上祭拜呢?
清明扫墓、祭拜先人是中华民族数千年来的优良传统,也是人们弘扬孝道亲情,促进家族成员凝聚力的重要活动。但每年清明、冬至、春节等祭拜高峰时节,城市里陵园、公墓人流密集,农村家家户户焚香烧纸、燃放鞭炮,引发了交通拥堵、环境污染、火险隐患等问题,公共土地资源也日益紧张。国家和各地政府意识到平安、文明、绿色祭拜的迫切性,陆续出台各种政策限制胡乱占地。树葬、海葬等新型殡葬方式也应运而生。很多公墓陵园开始思考更加健康、安全的业务模式。如何才能不扎堆、不聚集,不凑热闹,网上预约、控制流量、安全出行,在安全防护的前提下,用一种更加绿色文明的形式去扫墓?以“网上祭拜”为代表的各种安全、便捷的新型祭扫方式逐渐成为清明祭扫的主流。网上祭拜,传承文明网上祭拜是新世纪以来兴起的一种全新的祭奠方式,它借助互联网跨越时空的特性,将现实的纪念馆与公墓搬迁到网络上,方便现代人随时随地的利用手机、电脑等设备祭奠逝去的亲人。这种...
· 祭拜网:网络祭奠平台哪家好?
在信息化浪潮的推动下,社会习俗亦悄然变迁。随着“互联网+”的深入发展,网络祭奠平台如雨后春笋般涌现,而“云端祭扫”正成为现代人缅怀先人的新选择。在众多平台中,如何挑选一家贴心、专业的网络祭奠平台网站,成为了许多人关注的焦点。在众多网络祭奠平台中,祭拜网凭借其独特的魅力和贴心的服务脱颖而出。它不仅仅是一个网站,更是一个连接过去与现在的情感桥梁。通过祭拜网,用户无需跨越千山万水,亦无需面对拥挤的人群,只需指尖轻触,便能跨越时空的界限,向逝去的亲人传达无尽的思念与敬意。选择祭拜网,意味着选择了一种更加绿色、环保的祭奠方式。它摒弃了传统祭祀中的繁琐与浪费,转而以数字的形式,将每一份深情厚意镌刻于网络之上,既减少了资源消耗,又保护了生态环境,让缅怀之心与环保理念并行不悖。此外,祭拜网还提供了多样化的祭祀体验。用户可以为亲人建立专属的在线纪念馆,上传珍贵的照片与视频,记录下与亲人共度的美好时光;亦可撰...
· 多地祭祖祈福感染肺炎,清明“网上祭扫”成热点
什么是“清明”?《岁时百问》说:“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清,清洁;明,明净。在当下,明的内涵,还可以外延为文明。文明祭祀,就是不放炮竹、不烧纸钱、不点香烛,提倡低碳祭祀、环保祭祀、节俭祭祀、安全祭祀。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而祭拜祖先更是清明节的一项重大传统,我国大部分地区都会在清明节扫墓祭祖。然而病毒如今已在全球肆虐,作为防疫的最关键最重要的时期,在即将到来的清明节期间,我们一定要保持冷静清醒的头脑,以大局为重,以保护好自己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为重,绝对不能麻痹大意失荆州,顾此失彼,得不偿失。近期,因祭拜祈福等聚集性活动产生的疫情教训已然深刻,但鉴于部分国人传统祭扫观念依旧难以轻易扭转,所以防疫工作是当前乃至以后一个相当长时间内不变的话题,防疫任重而道远。作为最重要的祭祀节日,按照以往风俗,在3月15日左右,各大公墓、陵园就将迎来清明节的第一波祭扫...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