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新闻动态

“据河北以争天下”论

2017-06-09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420
转发:0
评论:0
“据河北以争天下”论 ,当年沮授对袁绍陈说争霸天下之计时曰:“将军……济河而北,勃海稽服。拥一郡之卒,撮

当年沮授对袁绍陈说争霸天下之计时曰:“将军……济河而北,勃海稽服。拥一郡之卒,撮冀州之众,威陵河朔,名重天下。若举军东向,则黄巾可埽;还讨黑山,则张燕可灭;回师北首,则公孙必禽;震胁戎狄,则匈奴立定。横大河之北,合四州之地,收英雄之士,拥百万之众,迎大驾于长安,复宗庙于洛邑,号令天下,诛讨未服。以此争锋,谁能御之!比及数年,其功不难。”

现在我们撇开袁绍用人等方面的失误,来分析一下“据河北以争天下”的战略,分析一下这个战略所依恃的条件,和实践这一战略所需要的一些本质性因素。

冀州处华北平原,土地肥沃,在东汉时期,这里是世家大族的聚居中心,是经济实力最为雄厚的地方之一。三国志云:“冀州虽鄙,带甲百万,谷支十年。”“冀部强实。”再从地理上讲,冀州西靠太行,南倚黄河,进取中原十分方便。且冀州北连燕代,有马匹可以组建骑兵。袁绍 “横大河之北,合四州之地,收英雄之才,拥百万之众”,从条件上讲,以冀州为争霸天下之资是没有问题的。当年光武帝刘秀就是以此为基地,扫平各地割据势力,统一天下的。但为什么光武帝成功了,袁绍却失败了呢?

其实从冀州的地理特点我们可以看到,冀州地处大平原上,基本上是无险可守的。其西边的太行山和北边的燕山,都无法起到屏障作用,高原上的游牧民族或其他政权都可以跨越两山直冲而下。而南边的黄河因水量小,远远无法与长江相比,基本上不构成障碍。所以对于冀州的割据势力来讲,它必须凭借起经济、军事势力采取进攻策略,如果在战略上采取守势的话,最终一定会被其他割据势力灭掉。

当年光武帝之所以成功,因为他从起兵开始,就志在天下,取河北做基地,是以其作为进攻其他地方的跳板,而不是想在河北割据自保。而袁绍之所以失败,就是因为他在起兵之初,是先做了割据的打算,并没有明确的统一天下的目标和战略。

曹操与袁绍共同起兵讨伐董卓之时,就前途问题,曾作过对话,袁绍以为:“吾南据河(黄河),北阻燕、代。兼戎狄之众,南向以争天下,庶可以济乎?”而曹操则认为:“吾任天下之智力,以道御之,无所不可。”

因为袁绍开始的目标是割据,所以他在进攻董卓时并不卖力。而一旦在冀州稍微立下脚跟,就迫不及待地分封他的三个儿子及女婿高干各占一州。分封的举措最鲜明地体现出袁绍的目标只是为了割据一方。

袁绍所占据的冀州与曹操所占据的中原在地理特性上是一致的,都是利于进攻,不利于防

守。曹操所谓“任天下之智力,以道御之,无所不可。”正是深刻把握到自己所处位置的内在特性,而采取了正确的战略。也就是说,处在这样的位置上,你必须通过调动人的因素,有效地把经济力量和军事力量组织起来,在不断的进攻中才能生存和壮大。袁绍所提出的“南据河(黄河)”,而河不足据;“北阻燕、代”,而燕代无以为阻。如果是想据守而不进攻,“戎狄之众”只将成为威胁因素,而不是可利用因素。

由于袁绍只想在河北割据自守,其兵将也对地理条件有依恃之心,所以在官渡之战时,当这些兵与将离开了其所守之地,便一下子失去了依恃,面对曹操习惯于流动作战的虎狼之师时,便难以摆脱溃败的命运了。

作者:孔门弟子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据河北以争天下”论
当年沮授对袁绍陈说争霸天下之计时曰:“将军……济河而北,勃海稽服。拥一郡之卒,撮冀州之众,威陵河朔,名重天下。若举军东向,则黄巾可埽;还讨黑山,则张燕可灭;回师北首,则公孙必禽;震胁戎狄,则匈奴立定。横大河之北,合四州之地,收英雄之士,拥百万之众,迎大驾于长安,复宗庙于洛邑,号令天下,诛讨未服。以此争锋,谁能御之!比及数年,其功不难。”现在我们撇开袁绍用人等方面的失误,来分析一下“据河北以争天下”的战略,分析一下这个战略所依恃的条件,和实践这一战略所需要的一些本质性因素。冀州处华北平原,土地肥沃,在东汉时期,这里是世家大族的聚居中心,是经济实力最为雄厚的地方之一。三国志云:“冀州虽鄙,带甲百万,谷支十年。”“冀部强实。”再从地理上讲,冀州西靠太行,南倚黄河,进取中原十分方便。且冀州北连燕代,有马匹可以组建骑兵。袁绍“横大河之北,合四州之地,收英雄之才,拥百万之众”,从条件上讲,以冀州为争霸...
· 面争庭论
【成语】面争庭论【成语】面争庭论【拼音】miànzhēngtínglùn【解释】解释是指直言敢谏。【出处】宋·欧阳修《上范司谏书》:“他日闻有立天子陛下,直辞正色,面争庭论者,必范君也。”
· 莫以兴衰论长城
看惯了那些闲人们,舌枪唇战的拿p大的事情扯来扯去的,今天不小心撇见“长城跌落‘新七大奇迹’排名前七名之外”的题目,心里特不是个滋味。就在想,能不能不拿祖先的东西闹腾,难道还显这世道不够乱,真看不出你们是爱国还是找骂。难道你们还不清楚,现代什么都能拿来比,比完“超女”咱比“好男”,比完“好男”咱比“猛男”,比完“猛男”比“骚妇”,甚至男人把看家的“东西”都掏出来比个长短,女人都把“山峰”敞开来比一下海拔……长城就是长城,永远盘踞在北国的山脊之上,吹尽了风沙,沁透了边关的风霜,不管世间怎么变幻,不该容颜,静看大漠落日,流沙变迁,没有因为曾经的功绩而居功自傲,也没有如今的荒落而落寞,醉眼看尽沧桑。现在偏有那么几个人吃屎饱吃撑的,要么说什么长城的落选是中国的悲哀,要么说什么拉选票是不自信的表现,要么说什么长城保护不力而资历太浅。要我说,你们都他妈妈的放屁,回家放个p撵着玩去吧。你们都算老几,你们有...
· 孟子以“好辩”闻名天下称辩论只因别人理论素养低
先秦时期的诸子百家,为了树立自己的理论和学说,除了阐发一己观点,还不免和其他门派发生争论和摩擦,这个时候辩论艺术就显得很重要了,不会辩论,就甭想让自己的学术立足。哪怕是天生口吃的韩非子,虽然不能口辩,但也要在字里行间显示其巨大的逻辑性。其他墨家、纵横家、名家、道家莫不如此,尤其是儒家的孟子,以“好辩”闻名天下。有人问孟子,孟老师你怎么这么好辩?孟子说:“你们以为我喜欢辩论吗,还不是因为现在的人理论素养低,听不懂我的话,我不得不跟他们辩。”诚然,孟子是很好辩的,一部篇幅并不算很长的《孟子》,其精彩章节往往就是辩论部分,与诸侯辩,与卿大夫辩,与各路学者辩,甚至与庶人辩,孟子的观点就是通过这一次次的辩论树立起来的。然而,尽管辩论的目的是为了否定对方,肯定自己,但辩论双方还是有一个交集:必须有一些观点和道德标准,是双方都认可的。只有这样,辩论才有可能进行,否则鸡同鸭讲,毫无意义。而孟子就是善于利用...
· 李忱以美德治天下
在历代的皇帝当中,唐宣宗算是一个恭俭好善、平易近人的皇帝。宫中的侍役,他都能够叫上名字,并知道这些人都干的是什么差事。一旦发现宫中有人生了病,宣宗不仅会派御医前往诊视,有时还会亲自前往进行探望,并私下里给这些病人赏赐一些物品作为安慰。在与大臣们相处的时候,宣宗也总表现得恭恭敬敬,如同对待客人一般,但是听取大臣们奏事的时候,却总是十分严肃,表现出一副威严的气势,从来没有显示出烦躁和怠惰的神情。奏事结束之后,宣宗就会立刻恢复成平时和颜悦色、客客气气的样子,与臣子们谈笑如常。平日里,君臣之间经常会谈论一些开心的事情,或者谈及宫中的游宴,以及一些家常琐事,气氛融洽而又热烈。每当大臣们行礼退朝的时候,宣宗总会语重心长地告诫大家说:“希望你们能够好自为之,我常常会担心你们辜负了我的期望,导致我们君臣不能再相见了。”宣宗这种平日里平易近人,谈及正事又威严不可冒犯的特点,让大臣们既尊敬他又害怕他。宰相令狐...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