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新闻动态

族谱网给您说说我们传统的服装“汉服”

2017-06-09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1526
转发:0
评论:0
族谱网给您说说我们传统的服装“汉服”,汉服,即汉族传统民族服饰、又称汉衣冠、华夏衣冠、汉装、华服、唐服、衣裳,是从黄帝
汉服,即汉族传统民族服饰、又称汉衣冠、华夏衣冠、汉装、华服、唐服、衣裳,是从黄帝即位(约公元前2698年)至今四千多年中,以汉族的礼仪文化为基础,通过历代汉人王朝推崇周礼、象天法地而形成的具有独特华夏民族文化风貌性格、明显区别于其他民族传统服装的服装体系。在清代,汉服因为满清推行剃发易服酷令而被迫消亡。汉服的主要特点是交领、右衽,用绳带系结,也兼用带钩等,又以盘领、直领等为其有益补充。 
     《春秋左传注疏》云:“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自成一系的汉族服饰伴随着华夏人民的生活点滴,构成华夏民族延续上千年的独特风景线,成为古典中国文明的重要象征…… 
族谱网给您说说我们传统的服装“汉服”
五代顾闳中《韩熙载夜宴图》画卷中的汉服
汉服本身虽然清朝剃发易服等统治政策下消失了,但因为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其部分元素一直没有灭绝,直到现代汉族人信仰的道教、佛教以及一些边远山民,还有国内少数少数民族都还保持着汉服的小部分特征,现代社会的一些重要祭祀、纪念活动、民俗节日等仍能看到汉服的部分元素。21世纪初,随着中国国力的发展,人们开始审视自己传统文化中的优秀部分。一些人通过考据汉服并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复原了汉族传统服饰,同时通过恢复传统节日,恢复传统礼仪,祭祀先贤,推广传统学说,宣传传统乐器等重新宣导恢复传统汉服并身着汉服进行推广,并称之为汉服运动。
族谱网给您说说我们传统的服装“汉服”
族谱网给您说说我们传统的服装“汉服”
族谱网给您说说我们传统的服装“汉服”
《一个人的祭礼》结尾写道“一件深衣,一份信仰,一个人。多年以后,我想我会记得这天,一场盛大的祭礼,一次对儒家文化的呼唤,一群崇尚传统的中国人。只是,我依然坚持的相信,这是一个人的祭礼——白衣胜雪、不染纤尘。 
2003年11月22日 王乐天穿汉服上街,成为首个被媒体报道的人。汉服复兴运动扩大为公共事件,汉服运动的局面为之一新。 
族谱网给您说说我们传统的服装“汉服”
2003年11月22日王乐天(网名“壮志凌云”)把汉民族的传统服装穿上了郑州街头。这是自顺治帝下令改穿满服,汉族传统服饰绝迹了三百多年以后,第一次出现在街头。这套衣服是由采薇作坊的阿秋制作,根据《大汉天子》中的服装样式仿制。 
新加坡《联合早报》的记者张从兴偶然看到了这些照片,并据此写成了一篇报道《汉服重现街头》,这篇文章也成为第一篇报道汉服的文章,引起了国内外媒体的广泛关注。 
王乐天在采访中说“在行人的眼睛里,我就是一个出土文物,一个怪物。有一个路边小店的店员说,快来看,日本人来了。还有很多小孩对我说八格牙路!在街上,没有一个人说我是中国人,这是中国最大的悲哀!” 
报道中写道:“尽管有人嘲笑,有人不解,王乐天还是坦然地穿过人群,走在郑州最繁华的街道上。这一行,愈加坚定了他推广汉服的决心,他希望用自己有限的力量去影响他人。” 
2005年3月13日 吴飞与“华夏复兴论坛”七位网友在济南举行了释菜礼,为儒学实践派的首次礼仪活动。 
吴飞(字笑非,网名“ufe”)与“华夏复兴论坛”的七位网友于2005年3月13日,在济南近郊的文昌阁遗址举行了第一释菜礼。释菜礼,是古代入学时祭祀先圣先师的一种典礼,这次活动所穿的深衣全部由吴飞制作。此次祭礼也标志着民间儒家学子开始从“网上走到网下”,即把网络上的集体认同,转变为现实中的集体行动。 
族谱网给您说说我们传统的服装“汉服”
对于汉服运动而言,这些祭礼一方面是表达了对先人的缅怀和追忆,另一方面也开始了“网上—网下—网上”的宣传方式,即网络征集人员—社会实践礼仪—回归网络展示成果,这或许正是当代互联网时代赋予的汉服运动发展独特之处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汉服影响至今的中国历史服装文化
中国历史上的服饰在世界各民族中都有着非常鲜明的特征。目前随着一些短视频APP、动漫作品中的一些分享,让很多人重新爱上“汉服”,事实上,汉服指的并不是某一个历史时期中国范围内的穿衣风格,而是以汉族人为代表的穿衣风格的统称。简单来说,目前我们生活中经常看到的汉服已经是一种变形,大部分是根据唐宋时期的穿衣风格进行演变而来,而还有部分则是不同时代的穿衣表现。真正传统的汉服诞生就在中国的第一次大统——始皇时期。在此之前,由于国家众多,而穿衣上,根据国家地域的不同存在很大的差异。那么汉服诞生之前,中国人又是怎样的穿衣风格呢?其实,从春秋时期开始,丝绸就成为了中国最高端的穿衣选材之一,在《孟子·梁惠王上》中提到:“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食肉矣”。这里面的“帛”本身就是指的锦缎丝绸。由于各个地区的穿衣传统不同,比如,秦国民风彪悍,在穿衣上表现为轻便实用。而赵国也继承了这一特点,并由君主主导进行...
· 族谱网告诉您,族谱是什么时候开始兴起的
又称家谱、宗谱、族谱、家乘、祖谱等。是一种以表谱形式,记载一个家族的世系繁衍及重要人物事迹的书。皇帝的家谱称玉牒,如新朝玉牒、皇宋玉牒。它以记载父系家族世系、人物为中心,由正史中的帝王本纪及王侯列传、年表等演变而来。先秦时,社会上流传有《周官》、《世本》等谱学通书;秦汉以后,又出现了《帝王年谱》、《潜夫论·志氏姓》、《风俗通.姓氏篇》等谱学著作。到魏晋南北朝时,门阀制度盛行,家谱成了世族间婚姻和仕宦的主要依据,于是便迅速发展起来。隋唐五代后,修谱之风更从官方流行于民间,以至遍及各个家族,出现了家家有谱牒、户户有家乘,并且一修再修、无休无止。因此每次修谱,也就成了同姓同族人之间的大事。家谱是一种特殊的文献,就其内容而言,是中国五千年文明史中具有平民特色的文献,记载的是同宗共祖血缘集团世系人物和事迹等方面情况的历史图籍。家谱属珍贵的人文资料,对于历史学、民俗学、人口学、社会学和经...
· 今天我们说说谌氏族谱《派歌》
《派歌》是谱牒文化产物,是族谱的重要内容。安化谌氏谱式仿于宋贤,派歌创自明祖。明永乐丙子,一甲孝廉谌复初讳志善创修安益谌氏族谱,叙述源流,以祖讳歌曰:谌和为始祖,谅接原仕新,仲兮时鼎鼐,均德至斌孙。为续纶序于子孙后代,从本辈开始又讳歌曰:志必希宗受,思忠绍可贞,传家为孝义,殷世莫欺伦。安益谌氏“派歌”由此而始。俗称志善公派歌。明万历庚子益阳文学绍箕公等续修安益谌氏族谱,此时离首届谱已180多年,人丁已衍生七八代,公认为谱要续,派亦需续。并以《小引》公示在续谱牒中明确接续“派歌”之理由,《小引》云:“谌自养元以来,一传再传,其时远矣,析而又析,其势焕矣,所赖有昭穆不紊,尊卑不渝者,惟派定固尔。奈前派已终(因明两谱均不存无睹,康谱登载的明丙申正式派歌只有“志必希宗受,思忠绍可贞”十字,笔者注)后裔瓞出,苟不接续,必至伦乱。伦一乱,可胜言哉。是谱可从可已,唯派不能已。派既当续,谱亦当修。今采20...
· 族谱网告诉您温州龙湾的七大秘密,看有您知道的吗
1、龙湾地名由来地名之中往往承载着大量的历史信息,并蕴藏着丰富的文化内涵。龙是中华民族的象征,地名现龙文化由来已久,离温州不远就有龙泉市与龙游县。龙湾地处东海之滨,北濒瓯江,境内永强平原富饶肥沃,山体势如巨龙蜿蜒。海湾龙蟠,平地卧龙,堪称一方风水宝地。明代先贤王叔杲叹龙湾地理之优越,言:“温之龙,自括西驰,至海而尽,为永嘉场......两江夹龙东汇于海,而岛屿环列,来龙叠嶂”,并赞龙湾人文之兴旺,言:“又适当海之弓,故温之显仕巨室,多产兹土”。姜准在《岐海琐谈》一书中也引用了王叔杲的“温之龙”之说。注:在永嘉场这片地上便有了一个叫“龙湾”的乡村,因其地处瓯江下游海南岸的北部岬角,突入瓯江170米,“适当海之弓”故称为龙湾,是旧时永嘉场海运咽喉之一。2、龙湾人口数据显示至2015年龙湾常住人口为70.84万人。3、最长的公交路线是?龙湾最长的公交路线是48路。48路往返于龙湾大禅寺站和温州双...
· 爸爸,我们想您
元宵佳节来临,来到您的墓前,向您深鞠一躬,道一声:“爸爸,我来看您了”。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