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人物百科

建安七子分别是哪几个人?他们都有什么贡献?

2022-04-19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1839
转发:0
评论:0
说到竹林七贤,应该都会想到建安七子吧,他们都是在文学上有一定影响的,其中建安七子在诗、赋、散文的发展,都曾作出过贡献,并且建安七子与“三曹”被视作汉末三国时期文学成就的代表,那么建安七子分别是哪几个人?他们都有什么贡献?今天就让族谱网小编来讲一讲。图源自网络建安七子分别是指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玚、刘桢,他们生活在东汉末年,这七个文学家大体上是代表了建安时期除了曹氏父子外的文学成就的,所以有了“七子”之说,并且还得到了后世的普遍承认。“七子”的称号,是要从曹丕的《典论·论文》说起:“今之文人,鲁国孔融文举、广陵陈琳孔璋、山阳王粲仲宣、北海徐干伟长、陈留阮瑀元瑜、汝南应玚德琏、东平刘桢公干。斯七子者。于学无所遗、于辞无所假,咸以自骋骥騄于千里,仰齐足而并驰。”这七子,除了孔融外,其他六人都是依附于曹操父子旗下的。那么他们都有什么贡献呢?图源自网络这建安七子在诗歌方面是有一定的贡献的...

说到竹林七贤,应该都会想到建安七子吧,他们都是在文学上有一定影响的,其中建安七子在诗、赋、散文的发展,都曾作出过贡献,并且建安七子与“三曹”被视作汉末三国时期文学成就的代表,那么建安七子分别是哪几个人?他们都有什么贡献?今天就让族谱网小编来讲一讲。


建安七子分别是哪几个人?他们都有什么贡献?


图源自网络


建安七子分别是指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玚刘桢,他们生活在东汉末年,这七个文学家大体上是代表了建安时期除了曹氏父子外的文学成就的,所以有了“七子”之说,并且还得到了后世的普遍承认。


“七子”的称号,是要从曹丕的《典论·论文》说起:“今之文人,鲁国孔融文举、广陵陈琳孔璋、山阳王粲仲宣、北海徐干伟长、陈留阮瑀元瑜、汝南应玚德琏、东平刘桢公干。斯七子者。于学无所遗、于辞无所假,咸以自骋骥騄于千里,仰齐足而并驰。”这七子,除了孔融外,其他六人都是依附于曹操父子旗下的。那么他们都有什么贡献呢?


建安七子分别是哪几个人?他们都有什么贡献?


图源自网络


这建安七子在诗歌方面是有一定的贡献的,他们主要是以五言诗为主,这个五言诗是到东汉后期才兴盛起来的新诗体,而“七子”所作的五言是非常优秀的,比如徐干的《室思》就比同一题材的《青青河畔草》或《冉冉孤生竹》写得细腻深厚。另外他们也写了大量的小赋,他们的赋大部分都是选用日常化的东西,反映了更多社会现实,直接描写政治事件,其抒情的色彩也是非常浓厚的。


除了诗歌,辞赋外,在散文上也有一定的突出,比如孔融的章表,陈琳、阮瑀的书记,徐干、王粲的论说文,在当时都能独树一帜,其共同的有点就是“文以气为主”。


建安七子分别是哪几个人?他们都有什么贡献?


图源自网络


建安七子在文学史上是有着相当重要的地位的,当然因为有七个人,所以他们在创作上是各有各的特色的,比如孔融比较擅长奏议散文,作品上体现高妙;然后王粲诗、赋、散文的抒情性是比较强的;刘桢就更加擅长诗歌方面,其气势比较高峻;陈琳、阮瑀是以发表书记闻名的,不过在诗歌方面也有一定的成就。创作上不一样外,他们的风格也是有一定差异的,比如陈琳的风格是刚劲有力的,阮瑀自然畅达,徐干诗、赋皆能,文笔细腻、体气舒缓。应玚亦能诗、赋,其作品和谐而多文采。


总得来说,建安七子所创作的文学,是最能代表建安文学的时代风格的。(族谱网:www.zupu.cn


建安七子分别是哪几个人?他们都有什么贡献?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评论 {{commentTotal}}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游客
发表评论
  • {{item.userName}} 举报

    {{item.content}}

    {{item.time}} {{item.replyListShow ? '收起' : '展开'}}评论 {{curReplyId == item.id ? '取消回复' : '回复'}}

    回复评论
加载更多评论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阿族小谱
9345篇
文章
19837次
获赞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北宋五子分别是指哪几个?他们都有什么贡献?
要说魏晋时期由竹林七贤,唐朝有初唐四杰,甚至还有唐宋八大家,那么在宋朝有那么五个人也非常有名,被后世称为北宋五子,那么北宋五子分别是指哪几个?他们都有什么贡献?今天就让族谱网小编来说一说。图源自网络北宋时期是儒家思想发展的一个新高峰,而这其中离不开的是五位哲学家的贡献,他们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北宋五子,北宋五子其实就是北宋儒学的代表人物,他们分别是周敦颐、程颢、程颐、张载、邵雍。在我国的哲学史上,会发现从未有过如此多的哲学家共处一个时代,并且相互熟识,一起讨论学问,虽然魏晋时期由竹林七贤,但是他们的影响力远远不及北宋五子的。这五个人有一个核心,那就是程颢、程颐,他们是亲兄弟,同时还是五个人年龄最小的两位,其余三个分别是他们的老师,亲戚,邻居。周敦颐是北宋时期的思想家、理学家、哲学家,其原名为敦实,避英宗讳改名敦颐。字茂叔,号濂溪,世称濂溪先生。他是程颢、程颐的老师,同时他也是五子中最早研究理...
· 建安七子分别是哪几个?他们的故事你听过吗?
建安七子,是汉建安年间七位文学家的合称,包括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玚、刘桢。他们是除了曹氏三父子(曹操、曹植、曹丕)以外的建安年间的文学家。接下来,我们一一给大家讲讲他们的故事。孔融我们自小就听过“孔融让梨”的故事。孔融少有异才,勤奋好学,与平原人陶丘洪、陈留人边让齐名。汉献帝时期,他历任北军中侯、虎贲中郎将、北海国相等职,时称孔北海。孔融在北海六年,修城邑,立学校,举贤才,表儒术,颇有治绩。后兼领青州刺史。建安元年(196年),袁谭攻北海,孔融与其激战数月,最终败逃山东。不久,被朝廷征为将作大匠,迁少府,又任太中大夫。他生性喜结宾客,抨议时政,言辞激烈,终在建安十三年(208年)因触怒丞相曹操而被杀。陈琳东汉末年文学家,“建安七子”之一。生年无确考,惟知在“建安七子”中比较年长,约与孔融相当。汉灵帝末年,陈琳任大将军何进主簿。何进为诛宦官而召四方边将入京城洛阳,陈琳曾谏阻,但何...
· “建安七子”都有谁?
暗淡了刀光剑影,远去了鼓角争鸣;眼前飞扬着一个个鲜活的面容,这是历史带来的回忆。一起来了解下““建安七子”都有谁?”的相关话题,看看是否能解决您的疑惑。?邺城除了是政治中心、经济中心,还是文化中心。在邺城,除了居住着来自全国各地最有权势、最富有的一批人外,还居住着一批最有才华的人。唐代有“燕许大手笔”之称的宰相文学家张说曾写过一首题为《邺都引》的诗,描写曹魏时期邺都的生活,诗中写道:魏武草创争天禄,群雄睚毗相驰逐。昼携壮士破坚阵,夜接词人赋华屋。都邑缭绕西山阳,桑榆汗漫漳河曲。城郭为墟人代改,但见西园明月在。邺旁高家多贵臣,蛾眉曼睩共灰尘。试上铜台歌舞处,唯有秋风愁杀人。大意是,魏武帝曹操开创霸业的年代,正是群雄争斗最激烈的时候。魏武帝父子常常白天率领壮士冲锋陷阵,晚上把文人们接来举办雅会。邺城以外有漳河等弯曲环绕,农桑林木沿河岸层层密布。如今再到这里,城池废弃,朝代更迭,只有当年普照铜雀...
· 东汉时的建安七子分别是谁?
建安七子,是建安年间(196~220)七位文学家的合称,包括: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玚、刘桢。这七人大体上代表了建安时期除曹氏父子(即曹操,曹丕,曹植)外的优秀作者,所以“七子”之说,得到后世的普遍承认。孔融(153-208),汉末文学家。建安七子之一。字文举,鲁(今山东曲阜)人。孔子二十世孙。“七子”中,他年辈最高,政治态度与其他6人不同。献帝时任北海(山东寿光)相,世称孔北海,又任少夫、大中大夫等职。为人不拘小节,恃才负气,刚正不阿。因非议曹操,被杀。其散文辞藻华丽,多用骈句,但能以气运词,有新变化。曹丕《典论·论文》称他:“体气高妙,有过人着者。然不能持论,理不胜词。”代表作《论盛孝章书》和《荐祢衡表》,都显示这种特色。诗仅存7首,其中《杂诗·岩岩钟山首》写远大怀抱,情辞慷慨;《远送新行客》写丧子的悲痛,情致哀婉,都富有抒情色彩。应玚(?--二一七年)字德琏,汝南(今河南汝...
· 建安七子
简介曹丕在《典论·论文》中评价:“今之文人,鲁国孔融文举、广陵陈琳孔璋、山阳王粲仲宣、北海徐干伟长、陈留阮瑀元瑜、汝南应玚德琏、东平刘桢公干。斯七子者。于学无所遗、于辞无所假,咸以自骋骥騄于千里,仰齐足而并驰。”又说:“王粲长于辞赋,徐干时有齐气,然粲之匹也。如粲之初征,登楼,槐赋,征思,干之玄猿,漏卮,圆扇,橘赋,虽张,蔡不过也。然于他文,未能称是。琳,瑀之章表书记,今之隽也。应玚和而不壮,刘桢壮而不密。孔融体气高妙,有过人者;然不能持论,理不胜辞;以至乎杂以嘲戏;及其所善,扬、班畴也”。“建安七子”与“三曹”构成建安作家的主力,对诗、赋、散文的发展,都曾作过贡献。王粲在诗赋上的成就高于其他六人。刘勰《文心雕龙‧才略》提到:“仲宣溢才,捷而能密,文多兼善,辞少瑕累,摘其诗赋,则七子之冠冕乎。”王粲的哀思最能表现在作品上,其代表就是《七哀诗》与《登楼赋》。最能代表建安文学的精神。王粲《七哀...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