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人物百科

竹林七贤七人中的嵇康与广陵散的故事

2022-03-25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2518
转发:0
评论:0
嵇康是古代魏晋时竹林七贤七个人物中的其中之一,而嵇康和他的《广陵散》的故事一直流传后世,今天小谱就带大家一起来看一下关于嵇康和古琴曲广陵散的故事。

    “竹林七贤”是中国古代魏晋时期的七位古代名人,分别是“嵇康、阮籍、山涛、王戎及向秀、刘伶、阮咸”七个人,而嵇康为“竹林七贤”之一,字“叔夜”,是魏晋时谯国铚县人,历史上他是三国时曹魏的思想家、音乐家及文学家,嵇康自幼聪颖博览群书,尤爱老庄学说,文学上工诗善文。而在当时嵇康与阮籍等人共倡玄学新风,主张“审贵贱而通物情”和“越名教而任自然”的观点,也是“竹林七贤”的精神领袖,在后世,人们关注嵇康的同时更多的或许还是他和他的“广陵绝响”——《广陵散》,而嵇康也自然成为了和“广陵绝响”相关的主人公,以及以广陵散著称的古代琴人。今天小谱就带大家一起来探寻一下关于嵇康和广陵散琴曲的故事。


   嵇康对音律的通晓除了后天的爱好学习之外,不少也有赖与他的天赋和性情,相传他对音乐有特殊的感受能力和理解天赋。嵇康主张声音的本质是“和”,认为“合于天地”是音乐本质上的最高境界,音律上的喜怒哀乐根本上来看是人的情感。在后世留有《嵇中散集》以及音乐理论著作《琴赋》、《声无哀乐论》等。而《广陵散》又名《广陵止息》是中国古琴文化发展史中非常著名的一首古琴曲,而嵇康以善弹此曲而著称。


竹林七贤七人中的嵇康与广陵散的故事


嵇康与《广陵散》古琴曲的故事


   从历史古籍中对嵇康与广陵散相关记载的故事来看《晋书》有载:嵇康尝游会稽,宿华阳亭,引琴而弹。忽客至,自称古人,与谈音律,辞致清辨,索琴而弹曰:“此《广陵散》也。”声调绝伦,遂授于康,誓不传人,不言姓而去。及康将刑东市,顾日影曰:“昔袁孝尼尝从吾学《广陵散》,吾每靳,而今绝矣。”海内至今,莫不痛惜。” 


    在《晋书》中这段讲的是嵇康和古琴曲《广陵散》的相逢相遇的邂逅故事,以及广陵绝响时的场景,翻成白话大致意思是:“这首广陵散是嵇康在游玩洛西时一位古人相赠,一次游玩后嵇康在晚上在月华亭留宿,而晚上睡不着觉则起来抚琴,其琴声优雅打动了一位避世琴人(又一说神仙、古籍《太平广记》则为幽灵),那人传授《广陵散》琴曲给嵇康,但和嵇康约定,这首曲子不能教别人。之后在嵇康被司马昭所害,在临死前俱不伤感,抚琴《广陵散》一曲,不仅感叹《广陵散》于今绝矣!


   嵇康在当时所弹奏的《广陵散》琴曲是经嵇康加工而成的一首曲子,而古曲《广陵散》的背后,其实还包含了聂政和嵇康的两个典故,所以在《广陵散》琴曲曲段中分为井里、取韩、亡身、含志、烈妇、沉名、投剑、峻迹、微行,和战国时期聂政刺杀韩相的过程大致切合,据《世说新语·雅量》载:"嵇中散临刑东市,神气不变。索琴弹之。奏《广陵》。 曲终曰:“昔袁孝尼尝从吾学《广陵散》,吾靳固之,《广陵散》于今绝矣!” 正因为嵇康临刑索弹《广陵散》,才使这首古典琴曲名声大振,所以在一定程度上,《广陵散》因嵇康而“变的有名” 起来,称呼其以广陵散著称的主人公也并无不可。


竹林七贤七人中的嵇康与广陵散的故事


  可以看出嵇康在文学、音乐、书画、养生都有相应成就,在音律上他和他的《广陵散》外,还创作了《长清》、《短清》、《长侧》、《短侧》四首琴曲,被称为“嵇氏四弄”,在此之外,他还著有《养生论》、绘画上善丹青,而书法工于草书,他的作品风格大多反应当时的时代思想,对后世的琴学以及文学思想都带来了很多的启发。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阿族小谱
9345篇
文章
19837次
获赞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竹林七贤”之一的嵇康是个什么样的人?《广陵散》是他创作的吗?
嵇康生于魏文帝黄初五年(224年),一作黄初四年(223年)。其祖先本姓奚,住在会稽上虞(今浙江省绍兴市上虞区),其曾祖父后为躲避仇家,迁徙到谯国的铚县(今安徽省濉溪县临涣镇),并改姓为嵇。嵇康的父亲嵇昭,官至治书侍御史。嵇康的兄长嵇喜,早年即以秀才身份从军,后历任太仆、扬州刺史、宗正等职。嵇康年幼丧父,由母亲和兄长抚养成人。他幼年聪颖,博览群书,学习各种技艺。成年后喜读道家著作,身长七尺八寸,容止出众,然不注重打扮。后迎娶了沛王曹林的孙女长乐亭主为妻,因而获拜郎中,后任中散大夫。嵇康与长乐亭主育有一儿一女(其子即嵇绍)。嵇康崇尚老庄,讲求养生服食之道,主张“越名教而任自然”的生活方式。他常修炼养性服食内丹之事,弹琴吟诗,自我满足。他赞美古代隐者达士的事迹,向往出世的生活,不愿出仕为官。嵇康曾经游于山泽采药,得意之时,恍惚之间忘了回家。当时有砍柴的人遇到他,都认为是神仙。到汲郡山中见到隐士
· 嵇康与千古绝唱《广陵散》
民间故事广陵散今存《广陵散》曲谱,最早见于明代朱权编印的《神奇秘谱》(1425年),谱中有关于“刺韩”、“冲冠”、“发怒”、“报剑”等内容的分段小标题,所以古来琴曲家即把《广陵散》与《聂政刺韩王》看作是异名同曲。据赵西尧等著《三国文化概览》的描述,《广陵散》乐谱全曲共有四十五个乐段,分开指、小序、大序、正声、乱声、后序六个部分。正声以前主要是表现对聂政不幸命运的同情;正声之后则表现对聂政壮烈事迹的歌颂与赞扬。正声是乐曲的主体部分,着重表现了聂政从怨恨到愤慨的感情发展过程,深刻地刻划了他不畏强暴、宁死不屈的复仇意志。全曲始终贯穿着两个主题音调的交织、起伏和发展、变化。一个是见于“正声”第二段的正声主调,另一个是先出现在大序尾声的乱声主调。正声主调多在乐段开始处,突出了它的主导体用。乱声主调则多用于乐段的结束,它使各种变化了的曲调归结到一个共同的音调之中,具有标志段落,统一全曲的作用。《广陵散...
· “竹林七贤”嵇康是怎么死的?嵇康之死造成多大影响?
沿着古长城徒步,仿佛行走于历史与现实之间。一边欣赏雄浑壮观的边塞景象,一边不断去怀想曾经发生在这片历史大地的过往。今天来讨论““竹林七贤”嵇康是怎么死的?”的话题,一起感受历史的魅力。?01在中国历史上,“竹林七贤”是三国时期玄学的代表人物。阮籍、嵇康、山涛、刘伶、阮咸、向秀、王戎,七个好朋友经常在竹林里喝酒、唱歌、写文章。高兴了,还要仰天长啸。如果你以为他们是吃饱撑的,不务正业,那就大错特错了。当时司马氏已经大权在握,时刻准备着改朝换代。时局不清明,社会又处在向士族政治过渡的时间节点上,有才华的文人也不好过。他们话不能乱说,文章不能乱写,官也不能乱做,甚至连一腔热血都不能乱洒。七个人没事就到竹林中聚会,只有在远离城市喧嚣的山野之中,他们才能说说真心话。在中国历史上,“竹林七贤”代表的是文人的自由意志。面对世事无常的局面,有人选择逃避,有人选择妥协,而他们的精神领袖——嵇康则选择坚守。千年...
· 冲静致远:“竹林七贤”嵇康的玄学思想
摘要:“竹林七贤[注:竹林七贤是指魏末晋初的七位名士:阮籍、嵇康、山涛、刘伶、阮咸、向秀、王戎。他们在生活上不拘礼法,清静无为,聚众在竹林喝酒,纵歌。]”嵇康的玄学思想饱含一个认识了人世真相而不畏艰险和一时荣华,追慕自由至上的生命解读的睿智出世者深挚总结及践行。陈冬至《嵇康抚琴图》“竹林玄学”的代表人物嵇康在老庄道学的基础上阐发其对黑暗现实的理解和人生选择,醉于醇酒而不沉溺[注:沉溺chénnì解释无节制地沉湎或放纵开放分类:文化、汉字、词语、词汇、汉语-chenni],超脱隐逸,其作品中洋溢对自由的精神追求和对权贵当道社会现状的批判,与同时期其他玄学人物相比不同的是,嵇康的“养生论”和对世俗名教[注:名教拼音:解释:以“三纲”、“五常”为主要内容的封建礼教。西汉武帝时,把符合封建统治利益的政治观念、道德规范确立和制定为名分、名目、名节等,以进行教化,习称“以名为教”。]等的清醒认识使其作...
· 中医文化―名人与中医―竹林七贤之一嵇康
竹林七贤之一嵇康魏晋南北朝时期,在上层士族和文人墨客现了一些文豪。出生于上虞县的三国魏末正始末年“竹林七贤”之一的嵇康,是一代文豪,其文辞十分壮丽,又精通养生学。是一个众人仰慕的风流人士。嵇康作为曹操的孙女婿,早年从政,官至中散大夫,所以人们也称他“嵇中散”。他秉奉儒家纲常之说。向往公正有序的社会。憎恨犯上作乱,可偏偏曹操的长子曹丕篡夺了汉献帝的皇位,这给秉承儒家道德规范的嵇康带来了莫大的痛苦。他想主持正义,但身为曹操的孙婿,攻击曹丕也是目无尊长、犯“父子之义”;不攻击吧,又坏了与献帝的“君臣之义”,真可谓进退不由。身处于这种不可调和的矛盾的人,无疑是悲剧性的。不管他怎么做,都会被不同角度看问题的人定为“不忠不孝不仁不义之徒”。精神的苦闷和命运的煎熬最终使他放弃了世俗生活,躲到深山老林里修炼养性。他从小就喜欢吃药饵来保健身体,如今隐居的深山中遍地是药材,这令嵇康欣喜不已。他养了一群仙鹤。并...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