濠梁之辩
背景
惠施是名家的代表人物,在当时与孔子、老子、墨子齐名。
庄子是战国时宋国人,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庄子和惠施既是朋友又是辩论的对手。《庄子》一书里多次提及两人的辩论。 “濠梁之辩”是其中的一次,其文字记录出自出自《庄子·秋水》。濠水是河名,在今天的安徽省凤阳;“梁”是古人对桥的称呼。
经过
原文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庄子曰:“鱼出游从容,是鱼乐也。”惠子曰:“ 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庄子曰:“请循其本。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
白话文
庄子和惠子(惠施)在濠水的一座桥梁上散步。庄子看着水里的鱼说:“鱼在水里悠然自得,这鱼真快乐啊。”惠子说:“你又不是鱼,又怎会知道鱼很快乐呢?”庄子说:“你不是我,怎知道我不知道鱼很快乐呢?”惠子说:“我不是你,所以不知道你知道什么;但你也不是鱼,因此你也无法知道鱼是不是快乐。”庄子说:“请回到我们开头的话题。你问‘你怎么知道鱼快乐’这句话,就表示你了解到我知道鱼快乐才问我,我是在濠桥上知道的。”
分析
因濠梁之辩出自《庄子》一书,目前无法确定故事是否只是庄子为了阐述他的观点编造而成。尤其是惠施目前所能够掌握的资料仅仅是出自《庄子·天下篇》,其本人的著作已经遗失,因此我们所能掌握的惠施的学说只有“历物之意”。
有观点认为,濠梁之辩中,惠施代表的是理性思考。他就事论事,觉得人不可能感知鱼是否快乐,同时也不会将自己的快乐转移到外物之中。与他相反的是,庄子以自己对外物的理解作为外物的状况。他自己高兴,就将自己的高兴之情表达到河流中的鱼身上,认为鱼也很快乐。
理解
整个辩论可用以程来理解。
庄子观点:人能感知鱼的快乐。
惠施观点:人不能感知鱼的快乐。
辩论回合
在这场辩论中,之所以看起来最后庄子能够占优,是因为惠施提出的“子非鱼,安知鱼之乐”,这句话可产生歧义。一方面可以理解为表示对于庄子能否知道鱼之乐提出质疑,另一方面可理解为对于庄子以何种方式知道鱼之乐提出疑问。庄子本来是以前者理解作为质疑,并且惠施之后的回答表明跟庄子原本的观点达成了共识,并进行交锋。惠施最后做出了合理的归纳,导致庄子无法反驳,便提出了对于惠施第一句话的第二种理解来进行诡辩,可以说只是通过文字游戏的方式进行了反驳。这场辩论本来是惠施自己说出了歧义句,但是他并不是自相矛盾,因为本来共识层面双方都是以“惠施不知鱼之乐“在进行辩论,这种理解在此环境下也极为恰当,不过是庄子最后自己玩了文字游戏。
参见
先验
哲学
诸子百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相关资料
- 有价值
- 一般般
- 没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