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因里希·许茨
人物生平
1585年10月8日,海因里希·许茨出生于神圣罗马帝国科斯特里茨(位于今德国图林根州)。1590年,一家人搬到了魏森费尔斯,他的父亲在那里经营了一家旅馆,并于1615年再次购买了另一家旅馆。
许茨的音乐才华是在1598年被黑森-卡塞尔伯爵发掘的。当时许茨担任教堂唱诗班歌手,在听到许茨唱歌后,伯爵要求他的父母允许许茨到贵族学院接受进一步的教育和指导。他的父母最初拒绝了这个提议,但经过多番书信,他们最终于1599年8月将许茨带到卡塞尔伯爵的所在地。自此,许茨在伯爵的资助接受了进一步的教育。
海因里希·许茨十四岁即担任合唱团指挥,他先学法律,然后从1609年至1612年前往威尼斯与乔凡尼·加布里埃利学习音乐。安德烈·加布里埃利是许茨唯一被称为老师的人。他还在加布里埃利死前不久从加布里埃利那里继承了一枚戒指。
1612年回加塞尔任宫廷管风琴师。1615—1672年在德累斯顿担任萨克森选帝侯宫廷乐长职务。其间曾多次到哥本哈根、布伦瑞克、汉诺威等地担任宫廷乐队指挥。许茨于1627年创作了第一部德国歌剧《达芙尼》。1628~1629年再度访问意大利,1638年创作了第一部德国舞剧《奥尔甫斯与欧里狄克》,是德国第一部歌剧和舞剧(原作均已失传)。
1651年,许茨在他渡过青年时代的魏森费尔斯购买了一栋房屋作为退休居所。他在那里完成了最后的作品《天鹅之歌》(Schwanengesang), 通过十一首双合唱团经文歌为《圣经》“诗篇”第 119 谱曲。位于魏森费尔斯的海因里希·许茨故居至今仍尽可能地保持着原貌。
1672年11月6日,许茨在一次中风中死于德累斯顿,享年87岁。他被埋葬在德累斯顿圣母教堂中,但在1727年教堂被拆除以建造新的德累斯顿圣母教堂时,他的坟墓被毁了。
主要作品
宗教声乐作品《大卫诗篇》、《耶稣复活的故事》、《圣歌集》、《圣诞清唱剧》(1664)、《路加受难曲》、《约翰受难曲》、《马太受难曲》(1665—1666)、《基督临终七言》(1645)等。
《达芙尼》
1627年,许茨创作了第一部德国歌剧《达芙尼》。《达芙尼》是世界上第一部歌剧,由雅各布·佩里作曲,1598年在佛罗伦萨的贵族高尔西的宫中上演。保存下来的乐谱只有其中的四段,其余大部分均已失传。直到三十年后许茨将已被翻译为德文的《达芙尼》剧本谱曲并上演该剧。《达芙妮》的脚本由里努契尼撰写,它描写了一个动人的神话故事,仅由四百多行诗句组成,故事的主要情节是:“达芙妮”是一位居于山林水泽中的仙女,是专门供奉月亮和狩猎之神狄安娜的。美男子阿波罗神爱上了她,然而,达芙妮拒绝了阿波罗的爱。为此,阿波罗极为不满,常跟随她并用种种招术控制她,最后,终于设法将她变成了月桂树。
人物评价
许茨将意大利风格移植到德国传统的复调音乐中,他的宗教音乐作品成为巴赫之前的最高典范,为巴罗克晚期的德国音乐发展奠定了基础。
与同时代其他作曲家不同的是,许茨基本上不把圣咏或众赞歌作为创作素材。许茨有500多部作品被保留下来,它们是融合了意大利风格和德国风格的宗教音乐,其风格为巴洛克晚期的德国音乐发展奠定了基础。许茨死后长期被忽视,直到浪漫主义时期(1830年前后)才被门德尔松等人重新发现,加以推崇。
许茨的突出成就是把当时在意大利高度发展的单声部音乐和戏剧音乐体裁以及运用各种对比的手法引入德国的复调音乐传统中,并在德国首创清唱剧这一运用体裁。他的音乐在感情上富有德国特色,成为德国巴洛克音乐的鼻祖。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相关资料
- 有价值
- 一般般
- 没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