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翰·鲍比
约翰·鲍比(John Bowlby,1907年1月26日—1990年9月2日),全名爱德华·约翰·莫斯汀·鲍比(EdwardJohn Mostyn Bowlby),也作波尔比或鲍尔比,英国发展心理学家,依恋理论的创始人。
一、生平
1.幼年时光
爱德华·约翰·莫斯汀·鲍比(EdwardJohn Mostyn Bowlby)出生于伦敦的一个中上层家庭。他的父亲是安东尼·阿尔弗雷德·鲍比爵士(Sir Anthony Alfred Bowlby),担任王室的家庭外科医生。他的母亲名叫玛丽。他是父母六个孩子中的第四个。幼年时,出于种种原因,他的父母每天只花很少的时间陪伴他,所幸还有保姆的照顾。在他四岁时,一直照顾他的保姆离开了,后来的保姆对他相对淡漠。同时,他心爱的一位教父逝世,使他所受关爱更为减少。这些经历,可能对他研究“分离与失落”的相关内容产生了十分深远的影响。
2.寄宿学校
约翰·鲍比的父母决定将他和他的哥哥Tony送入一所预科学校(寄宿制),这在他那个年代是很普遍的现象,同时可以保护他和他的哥哥免受持续不断的战争所带来的炸弹袭击。约翰·鲍比在1973年的作品《分离:焦虑与愤怒》中写道,他认为这段时间对他来说是一个可怕的经历。他后来说:“我不会在七岁时送狗去寄宿学校。”同时,鲍比在年轻时认为寄宿学校适合八岁及以上的孩子。后来,他将被送进寄宿学校的过程描述为无创伤经历。
3.求学时光
之后,他在剑桥三一学院学习心理学和临床前科学,因出色的智力表现而获奖。剑桥大学毕业后,他与适应不良的儿童一起工作,直到他22岁。22岁时,他开始求学于伦敦的大学学院医院(University College Hospital,研究性医院,发挥着医学院的作用)。在他26岁那年,他取得了医师资格。他之前与儿童的工作影响了他后来的职业选择,他决定成为一名儿童心理医生。
还在读医学院(即在大学学院医院)时,他专注于精神分析的研究中。继医学院求学后,他在莫兹利医院(Maudsley Hospita)接受成人精神分析的培训。1936年,在他30岁时,他获得精神分析师的资格。
4.二战前后
1938年,他与外科医生的女儿厄休拉·朗斯塔夫(Ursula Longstaff)结婚,他们在一起育有四个孩子。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前六个月中,鲍比在卡农伯里的伦敦儿童指导诊所担任医生。在战争的后期,鲍比成为皇家陆军医疗队的中校,在那里他对军官选拔的心理方法进行了研究(这有助于建立战争办公室选拔委员会)。同时,卡农伯里诊所接受治疗的孩子被疏散到剑桥的儿童指导诊所。据鲍比所说,除了在皇家陆军医疗队工作外,他还于1940年5月和6月在紧急医疗服务(EMS)工作,负责处理悲剧性战争神经症病例。
战争结束后,鲍比于1950年成为塔维斯托克诊所(Tavistock Clinic)的董事。后来,他成为世界卫生组织的精神卫生顾问。他之前曾与适应不良的儿童一起工作,因此他对儿童的发展产生了兴趣,并回到伊斯灵顿的伦敦儿童指导诊所(London Child Guidance Clinic)工作。
5.心理研究
1950年代后期,他根据自身实践得来的成果开始进行心理研究,并在持久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依恋理论。
6.离开人世
1990年9月,鲍比在苏格兰斯凯岛的避暑别墅中去世。
二、成就
1.学说提出背景
幼年的经历深刻地影响了约翰·鲍比对于儿童心理发展需要的思考。青年时期,他参与适应不良儿童的工作,也激励了他的心理学研究。
在接受精神分析训练期间,梅兰妮·克莱因(Melanie Klein)是他的上司;但是,他们对母亲在治疗三岁男孩中的作用有不同的看法。特别重要的是,克莱因强调了孩子对母亲的幻想的作用,而鲍比则强调了这段感情的真实历史。精神分析学家们反对鲍比的观点(儿童对现实生活中的事件做出反应而不是无意识的幻想),他本人也遭到了精神分析团体的孤立。后来他表示,他对现实生活中的经历和情况的兴趣与“克莱因主义观点无关”,而是儿童对于感情的需要。
儿科医生和儿童心理分析员唐纳德·温尼科特(Donald Winnicott)对鲍比的工作和职业产生了巨大影响。鲍比和温尼科特在他们的专业工作中有一些相似之处,因为他们是最早解释社交互动重要性的人。他们都认为,人类以对社会互动敏感并且需要这些互动才能健康发展的倾向进入世界。但是,尽管鲍比和温尼科特的想法很相似,但是他们在处理研究时采取了截然不同的方法。
二战前后,他进行了大量关于儿童发展的工作。到1950年代后期,他已经积累了大量的观察和理论成果,这些成果都表明从出生起的依恋对人类发展的根本重要性。他专注于研究依恋困难如何从一代传给下一代。同时,他希望找出参与健康和病理发展的家庭互动模式。
2.学说简述
约翰·鲍比认为依附行为是在进化求存的过程中,婴儿为了避免被猎食者伤害而反映到依附行为上的举动。
后来,基于约翰·鲍比及其同事詹姆士·罗宾逊(James Robertson)的工作,约翰·鲍比(John Bowlby)提出了依附理论(attachment theory)。
依恋理论的主要研究和发现从对婴幼儿的观察开始,后来也包括成人,主要概念有:(1)“依恋”(attachment),指的是个体与一个特定的人的持续联系,这个特定的人是当孩子或者个体感到脆弱或需要保护时就会去寻找的那个人(照料者)。依恋是抚养者与被抚养者之间一种特殊的情感联结。鲍比认为,婴儿对母亲的依恋是一种源于生物性的、渴望接近的愿望,是进化原则的产物。鲍比强调,依恋是“”的终生现象。不论父母是否会满足他们生理或者心理的需求,孩子都会对父母依恋,甚至会依恋施虐的母亲。(2)个体的心理健康发展的必要条件是:婴儿和儿童需要体验到与母亲(或长期的代养母亲)的温暖、亲密和持续的关系,在这种关系中获得满意和享受”。(3)婴儿在和他们的主要照料者互动中会发展出依恋的“内部工作模型”(Internal working model)或认知图式(cognitive schemas)。这些工作模型或认知图式贯穿整个生命周期,影响了个体在人际关系中对自我是否值得他人照顾(自我模型)以及他人能否提供照顾(他人模型)的觉察和判断。个体的依恋类型或模式(Attachment styles)对其人生的影响重要而久远,它制约认知能力的发展,左右人格特质的形成,影响人际关系的建立以及社会功能的表达。(4)儿童与父母亲分离导致的分离焦虑是一种正常的情感反应。儿童会将这种分离体验为一种对他们快乐的根本性威胁。他们的反应首先是恐惧、愤怒、不顾一切地寻找消失的父母;之后表现出绝望、悲伤和退缩。这个阶段的绝望是他们在没有能换回失去的依恋对象;第三阶段表现出“超然(detachment)”,其标志是活动抑制、显著缺乏快乐和激情。外表的超然是长时间不能得到丧失人物的情况下对依恋反应的一种防御性抑制。由此可见,遭受丧失的婴儿和幼儿能够体验到悲痛和哀伤,其强度并不亚于成人。
后来,鲍比的学生玛丽·爱因斯沃斯(Mary Ainsworth)又替他的理论作了后续研究和测试。
3.学说影响
鲍比的依恋理论将心理分析、认知心理学和进化生物学等学科统合在一起,虽然强调了早年关系的重要性,但他理论的核心内容更强调母(或照料者)婴关系的重要意义和依恋行为的生物学基础。这一理论纠正了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对童年经历的过分强调和对真正创伤的忽视。
三、著作
约翰·鲍比一生中完成的重要著作《四十四个盗贼》,《依附与丧失》(Attachment and Loss)(三卷本),即《依附》《分离:焦虑与愤怒》《丧失:悲伤及抑郁》,以及《安全基础》。
《四十四个盗贼》(Forty-four Juvenile Thieves)(1946),是约翰·鲍比的第一部著作。他研究了88名儿童(44名少年小偷和44名非犯罪控制者)的样本,以调查这两组儿童的家庭生活经历。已经确定,儿童与母亲的分离是犯罪品格形成的致病因素,特别是在常犯中经常出现的“无情性格”的发展中。他在书中将犯罪儿童分类为六种不同的角色类型,包括:正常,抑郁,圆形,胸腺过度,无情和精神分裂。
《依附》(Attachment)(1969),是《依附与丧失》(三卷本)第一卷,阐述了亲子关系的重要性,尤其是依附对于儿童成长的重要意义。
《分离:焦虑与愤怒》(Loss: Sadness & Depression)(1973),是《依附与丧失》(三卷本)第二卷,阐述了分离(依附关系的暂停)对儿童身心发展的影响。
《丧失:悲伤及抑郁》(Separation: Anxiety & Anger)(1973),是《依附与丧失》(三卷本)第三卷,阐述了分离(依附关系的终止)对儿童身心发展的影响。
《安全基础:亲子依附与健康的人类发展》(A Secure Base: Parent-Child Attachment and Healthy Human Development)(1988),一书中谈到初生婴儿与他的照料者的依附行为和健康的人类成长的关系,讨论初生婴儿与他的照料者之间的依附和联系在成年人人格的发展中的重要性。
此为,约翰·鲍比还完成了有关依附理论的三篇论文《与母亲打交道》(The Nature of the Child"s Tie to His Mother)(1958年),《分离焦虑症》(Separation Anxiety)(1959年)和《婴儿期和幼儿期的悲伤与》(Grief and Mourning in Infancy and Early Childhood)(1960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相关资料
- 有价值
- 一般般
- 没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