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人物百科

泰勒级数

2020-10-16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961
转发:0
评论:0
定义在数学上,一个在实数或复数a{displaystylea}邻域上的无穷可微实变函数或复变函数f(x){displaystylef(x)}的泰勒级数是如下的幂级数:这里,n!{displaystylen!}表示n{displaystylen}的阶乘,而f(n)(a){displaysty

定义

在数学上,一个在实数或复数a{\displaystyle a}邻域上的无穷可微实变函数或复变函数f(x){\displaystyle f(x)}的泰勒级数是如下的幂级数:

这里,n!{\displaystyle n!}表示n{\displaystyle n}的阶乘,而f(n)(a){\displaystyle f^{(n)}(a)\,\!}表示函数f{\displaystyle f}在点a{\displaystyle a}处的n{\displaystyle n}阶导数。如果a=0{\displaystyle a=0},那么这个级数也可以被称为麦克劳伦级数。

解析函数

泰勒级数

柯西在1823年指出函数exp⁡ ⁡ -->(− − -->1x2){\displaystyle \exp \left(-{\frac {1}{x^{2}}}\right)}在x=0{\displaystyle x=0}处不解析。

如果泰勒级数对于区间(a− − -->r,a+r){\displaystyle (a-r,a+r)}中的所有x{\displaystyle x}都收敛并且级数的和等于f(x){\displaystyle f(x)},那么我们就称函数f(x){\displaystyle f(x)}为解析的(analytic)。当且仅当一个函数可以表示成为幂级数的形式时,它才是解析的。为了检查级数是否收敛于f(x){\displaystyle f(x)},通常采用泰勒定理估计级数的余项。上面给出的幂级数展开式中的系数正好是泰勒级数中的系数。

泰勒级数的重要性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幂级数的求导和积分可以逐项进行,因此求和函数相对比较容易。

一个解析函数可被延伸为一个定义在复平面上的一个开片上的解析函数,并使得复分析这种手法可行。

泰勒级数可以用来近似计算函数的值。

对于一些无穷可微函数f(x){\displaystyle f(x)}虽然它们的展开式收敛,但是并不等于f(x){\displaystyle f(x)}。例如,分段函数f(x)=exp⁡ ⁡ -->(− − -->1x2){\displaystyle f(x)=\exp \left(-{\frac {1}{x^{2}}}\right)},当x≠ ≠ -->0{\displaystyle x\neq 0}且f(0)=0{\displaystyle f(0)=0},则当x=0{\displaystyle x=0}所有的导数都为零,所以这个f(x){\displaystyle f(x)}的泰勒级数为零,且其收敛半径为无穷大,虽然这个函数f{\displaystyle f}仅在x=0{\displaystyle x=0}处为零。而这个问题在复变函数内并不成立,因为当z{\displaystyle z}沿虚轴趋于零时exp⁡ ⁡ -->(− − -->1z2){\displaystyle \exp \left(-{\frac {1}{z^{2}}}\right)}并不趋于零。

一些函数无法被展开为泰勒级数因为那里存在一些奇点。但是如果变量x{\displaystyle x}是负指数幂的话,我们仍然可以将其展开为一个级数。例如,f(x)=exp⁡ ⁡ -->(− − -->1x2){\displaystyle f(x)=\exp \left(-{\frac {1}{x^{2}}}\right)}就可以被展开为一个洛朗级数。

Parker-Sochacki method(英语:Parker-Sochacki method)是最近发现的一种用泰勒级数来求解微分方程的定理。这个定理是对皮卡迭代的一个推广。

泰勒级数列表

泰勒级数

在复平面上余弦函数的实数部分。

泰勒级数

在复平面上余弦函数的第八度逼近

泰勒级数

两个以上的曲线放在一起

下面我们给出了几个重要的泰勒级数。核函数x{\displaystyle x}为复数时它们依然成立。

几何级数:

二项式定理:

指数函数和自然对数:

三角函数:

双曲函数:

朗伯W函数:

多元函数的展开

泰勒级数可以推广到有多个变量的函数: ∑ ∑ -->n1=0∞ ∞ -->⋯ ⋯ -->∑ ∑ -->nd=0∞ ∞ -->∂ ∂ -->n1+⋯ ⋯ -->+nd∂ ∂ -->x1n1⋯ ⋯ -->∂ ∂ -->xdndf(a1,⋯ ⋯ -->,ad)n1!⋯ ⋯ -->nd!(x1− − -->a1)n1⋯ ⋯ -->(xd− − -->ad)nd{\displaystyle \sum _{n_{1}=0}^{\infty }\cdots \sum _{n_{d}=0}^{\infty }{\frac {\partial ^{n_{1}+\cdots +n_{d}}}{\partial x_{1}^{n_{1}}\cdots \partial x_{d}^{n_{d}}}}{\frac {f(a_{1},\cdots ,a_{d})}{n_{1}!\cdots n_{d}!}}(x_{1}-a_{1})^{n_{1}}\cdots (x_{d}-a_{d})^{n_{d}}}

历史

希腊哲学家芝诺在考虑了利用无穷级数求和来得到有限结果的问题,得出不可能的结论 -芝诺悖论。后来,亚里士多德对芝诺悖论在哲学上进行了反驳,但德谟克利特以及后来的阿基米德进行研究,此部分数学内容才得到解决。 正是用了阿基米德的穷举法才使得一个无穷级数被逐步的细分,得到了有限的结果。.几个世纪之后,中国数学家刘徽也独立提出了类似的方法。

进入14世纪,马德哈瓦(英语:Madhava of Sangamagrama)最早使用了泰勒级数以及相关的方法。尽管他的数学著作没有流传下来,但后来印度数学家的著作表明他发现了一些特殊的泰勒级数,这些级数包括正弦、余弦、正切、和反正切三角函数等等。之后,喀拉拉学派(英语:Kerala school of astronomy and mathematics)在他的基础上进行了一系列的延伸与合理逼近,这些工作一直持续到16世纪。

到了17世纪,詹姆斯·格雷果里同样继续着这方面的研究并且发表了若干麦克劳林级数。但是直到1715年,布鲁克·泰勒 提出了一个通用的方法来构建适用于所有函数的此类列级数。这就是后来被人们所熟知的泰勒级数。麦克劳林级数是泰勒级数的特例,是爱丁堡大学的科林·麦克劳林教授在18世纪发表的,并以其名字命名。

与牛顿插值公式的渊源

泰勒级数

《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的第三编“宇宙体系”的引理五的图例。这里在横坐标上有6个点H,I,K,L,M,N,对应着6个值A,B,C,D,E,F,生成一个多项式函数对这6个点上有对应的6个值,计算任意点S对应的值R。牛顿给出了间距为单位值和任意值的两种情况。

牛顿插值公式也叫做牛顿级数,由“牛顿前向差分方程”的项组成,得名于伊萨克·牛顿爵士,最早发表为他在1687年出版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中第三编“宇宙体系”的引理五,此前詹姆斯·格雷果里于1670年和牛顿于1676年已经分别独立得出这个成果。一般称其为连续“泰勒展开”的离散对应。

差分

对于x值间隔为非一致步长,牛顿计算均差,对x值间隔为单位步长1或一致但非单位量的情况,计算差分,前向差分的定义为:

插值公式

牛顿插值公式为:

这成立于任何多项式函数和大多数但非全部解析函数。这里的表达式

是二项式系数,其中的(x)k是“下降阶乘幂”,空乘积(x)0被定义为1。

无穷级数

牛顿在1665年得出并在1671年写的《流数法》中发表了ln⁡ ⁡ -->(1+x){\displaystyle \ln(1+x)}的无穷级数,在1666年得出了arcsin⁡ ⁡ -->(x){\displaystyle \arcsin(x)}和arctan⁡ ⁡ -->(x){\displaystyle \arctan(x)}的无穷级数,在1669年的《分析学》中发表了sin⁡ ⁡ -->(x){\displaystyle \sin(x)}、cos⁡ ⁡ -->(x){\displaystyle \cos(x)}、arcsin⁡ ⁡ -->(x){\displaystyle \arcsin(x)}和ex{\display莱布尼茨e e^{x}}的无穷级数;莱布尼茨在1673年大概也得出了sin⁡ ⁡ -->(x){\displaystyle \sin(x)}、cos⁡ ⁡ -->(x){\displaystyle \cos(x)}和arctan⁡ ⁡ -->(x){\displaystyle \arctan(x)}的无穷级数。布鲁克·泰勒在1715年著作《Methodus Incrementorum Directa et Inversa》中研讨了有限差分方法,其中论述了他在1712年得出的泰勒定理,这个成果此前詹姆斯·约翰·伯努利670年和莱布尼茨在1673年已经得出,而约翰·伯努利在1694年已经在《教师学报》发表。

他对牛顿的均差分的步长取趋于0{\displaystyle 0}的极限,得出:

参见

无穷级数

牛顿多项式

幂级数

光滑函数

帕德近似

泰勒公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幂级数
例子多项式可以看做系数从某一项开始全是零的幂级数,例如多项式f(x)=x2+2x+3{\displaystylef(x)=x^{2}+2x+3}可以写成标准形式的幂级数:也可以写成(c=1{\displaystylec=1}):实际上,多项式可以写成在任意c附近展开的幂级数。就这个意义上说,幂级数是多项式的推广。等比级数的公式给出了对|x|<1{\displaystyle|x|<1},有是幂级数中基本而又重要的一类。同样重要的还有指数的幂级数展开:以及正弦函数(对所有实数x成立):这些幂级数都属于泰勒级数。幂级数里不包括负的幂次。例如1+x−−-->1+x−−-->2+⋯⋯-->{\displaystyle1+x^{-1}+x^{-2}+\cdots}就不劳伦级数(它是一个劳伦级数分数同样的,幂次为分数的级数也不是幂级数。系数an{\displaystylea...
· 反应级数
定义考虑一个假想的反应:其反应速率(rate)为R,[A]与[B]代表反应物A跟B的浓度,k为速率常数(rateconstant),则假设其速率方程可写成如下:在上式中,m与n称为该反应物的反应分级数,或称作(部分级数(partialorders))。因此,反应对A是属于m级反应,对B而言为n级反应。而所有反应分级数的代数和称为反应级数,或称作(反应总级数(overallorder)),在此例子也就代表反应总级数为m+n级。而上式中的m跟n或是m+n,也既是所谓的反应级数,除了可以是一级、二级、三级以外,还可以是零级、分数级或负数级甚至是无理数级,或是跟随反应条件(pH值、浓度)而变化,甚至速率方程中还可以出现反应产物的浓度项。反应级数表示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程度,分级数越大,则反应速率受该一反应物浓度的影响越大。对于非基元反应不存在反应分子数的概念。根据定义,单分子反应即为一级反应,双分...
· 洛朗级数
收敛洛朗系列复系数洛朗级数是复分析中的一个重要工具,尤其在研究函数奇点附近的行为时。e和洛朗近似:见文中解释。随着洛朗级数负次数的增长,图像接近正确的函数。e和洛朗近似的负次数的增长。奇点零的邻域不能被近似。考虑例如函数f(x)=e−−-->1/x2{\displaystylef(x)=e^{-1/x^{2}}},它的f(0)=0{\displaystylef(0)=0}。作为实变函数,它是处处无穷可微的;但作为一个复变函数,在x=0处不可微。用−1/x替换指数函数的幂级数展开式中的x,我们得到其洛朗级数,对于除了奇点X=0以外的所有复数,它都收敛并等于ƒ(x)。旁边的图显示了e(黑色)和它的洛朗近似对于N=1,2,3,4,5,6,7到50。当N→∞,近似对除了奇点x=0处的所有复数x都很精确。更一般地,洛朗级数可以用来表达定义在圆环上的全纯函数,就像幂级数被用于表达一个圆盘上定义全...
· 调和级数
历史早在14世纪,尼克尔·奥里斯姆已经证明调和级数发散,但知道的人不多。17世纪时,皮耶特罗·曼戈里(英语:PietroMengoli)、约翰·伯努利和雅各布·伯努利完成了全部证明工作。调和序列历来很受建筑师重视;这一点在巴洛克时期尤其明显。当时建筑师在建造教堂和宫殿时,运用调和序列为楼面布置和建筑物高度建立比例,并使室内外的建筑细节间呈现和谐的联系。佯谬只要有足够多的骨牌,最顶层骨牌离最底层的距离就可以无穷远。可以发现,图中骨牌排列的形状就像顺时针旋转90°的对数函数,也即函数y=1/x的不定积分。对刚接触这个级数的人而言,调和级数是违反直觉的——尽管随着n不断增大,1/n无限接近0,但它却是一个发散级数。调和级数也因此成为一些佯谬的原型。“橡皮筋上的蠕虫”就是其中一个例子。假设一条蠕虫沿着一条1米长的橡皮筋爬行,而橡皮筋每分钟匀速伸展1米。如果相对于其所在的橡皮筋,蠕虫的爬行速度是每分...
· 傅里叶级数
历史傅里叶级数得名于法国数学家约瑟夫·傅里叶(1768年–1830年),他提出任何函数都可以展开为三角级数。此前数学家如拉格朗日等已经找到了一些非周期函数的三角级数展开,而认定一个函数有三角级数展开之后,通过积分方法计算其系数的公式,欧拉、达朗贝尔和克莱罗早已发现,傅里叶的工作得到了丹尼尔·伯努利的赞助。傅里叶介入三角级数用来解热传导方程,其最初论文在1807年经拉格朗日、拉普拉斯和勒让德评审后被拒绝出版,他的现在被称为傅里叶逆转定理(英语:Fourierinversiontheorem)的理论后来发表于1820年的《热的解析理论》中。将周期函数分解为简单振荡函数的总和的最早想法,可以追溯至公元前3世纪古代天文学家的均轮和本轮学说。傅里叶级数在数论、组合数学、信号处理、概率论、统计学、密码学、声学、光学等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定义在这一节中,s(x){\textstyles(x)}表示实变...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