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人物百科

郑板桥:五十二岁得子 平等意识是教育关键

2019-10-14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706
转发:0
评论:0
郑板桥:五十二岁得子平等意识是教育关键,余五十二岁始得一子,岂有不爱之理!然爱之必以其道,虽嬉戏玩耍,务令忠厚悱恻,

  余五十二岁始得一子,岂有不爱之理!然爱之必以其道,虽嬉戏玩耍,务令忠厚悱恻,毋为刻急也………家人儿女,总是天地间一般人,当一般爱惜,不使吾儿凌虐他!凡鱼飧果饼,宜均分散给,大家欢喜跳跃。若吾儿坐食好物,令家人子远立而望,不得一沾唇齿,其父母见而怜之,无可如何,呼之使去,岂非割心剜肉乎!夫读书中举,中进士,作官,此是小事,第一要明理做个好人。

1_副本3.jpg

  图片来源于网络

  清郑燮《潍县署中与舍弟墨第二书》

  忠厚悱恻:忠实厚道,感情真挚。

  鱼飧(sun):鱼汤。

  修身养性

  郑板桥五十二岁得子,标准的老年得子,在重子嗣的封建男权社会,其意义非同凡响。当时郑板桥在潍县当县令,而家属都在老家,相隔千里,郑老师自然很牵挂他的娇儿,于是写信回家叮嘱弟弟如何培养侄儿。

  郑老师在家书里承认自己很稀罕老年得子:“余五十二岁始得一子,岂有不爱之理。”至于怎么来爱,郑老师就有讲究了,“爱之必以其道”,在玩耍嬉戏中,可培养他仁义真挚的性格,不要把他培养成刻薄急躁之辈。

  具体如何培养?郑板桥是搞艺术的,重视细节,他假设儿子正在吃糖果,是独享?还是分享?郑老师的建议是:分享。这个分享现在容易,换在乾隆时代那可不容易。因为那是等级时代,郑板桥虽然不大富大贵,但好歹也是做官的,可以称为“老爷”。郑家还有一批佣人,在当时的社会意识形态里,郑板桥老爷的儿子当然比佣人的儿女高人一等。

1_副本4.jpg

  图片来源于网络

  郑板桥设想他的公子在吃糖果时,佣人家的小孩只能流着口水在一旁远观,他们的父母不敢跨越身份的鸿沟,只好将小孩支开,这对于天真的小孩而言,无异于“割心剜肉”的痛。

  郑老师建议他的弟弟,如果碰到这种情况,一定要让郑公子拿自己的糖果跟大家分享,都是父母所生,都值得疼爱,没有什么老爷下人之分,真所谓“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千万不能让小郑去欺负佣人家的小孩。

  郑板桥其实是在培养小孩的平等意识。无论古今,为适应竞争,很多人提倡优势教育,塑造个体优势,以换取在社会上的优越生存地位。然而,如果没有平等心态的观照,优势感可能发展成优越感,优越感又发展成分别心,从而发展到凌驾于人,瞧不起人,在小孩的领域里,发展成谁的糖果谁不能吃。在这样纯粹提倡个体优势的环境里做人,其实蛮辛苦的。

2_副本4.jpg

  图片来源于网络

  因此,郑板桥认为“中举,中进士,作官”这些个体优势,都比不过“明理做个好人”,明白大家都平等的道理,就会做一个平等待人的好人,把这样的好人自小一批批地生产出来,就会有一个平等待人的好环境,优势的衡量标准不再停留在财富地位这样单一的基础上,彼此承认,彼此尊重。在这样的氛围里,个体的优势反而发挥得更好。

  一颗糖果,让郑板桥想到平等意识的培养,郑老师果然有艺术家的联想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郑板桥五十二岁得子:平等意识是教育关键
余五十二岁始得一子,岂有不爱之理!然爱之必以其道,虽嬉戏玩耍,务令忠厚悱恻,毋为刻急也………家人儿女,总是天地间一般人,当一般爱惜,不使吾儿凌虐他!凡鱼飧果饼,宜均分散给,大家欢喜跳跃。若吾儿坐食好物,令家人子远立而望,不得一沾唇齿,其父母见而怜之,无可如何,呼之使去,岂非割心剜肉乎!夫读书中举,中进士,作官,此是小事,第一要明理做个好人。图片来源于网络清郑燮《潍县署中与舍弟墨第二书》忠厚悱恻:忠实厚道,感情真挚。鱼飧(sun):鱼汤。修身养性郑板桥五十二岁得子,标准的老年得子,在重子嗣的封建男权社会,其意义非同凡响。当时郑板桥在潍县当县令,而家属都在老家,相隔千里,郑老师自然很牵挂他的娇儿,于是写信回家叮嘱弟弟如何培养侄儿。郑老师在家书里承认自己很稀罕老年得子:“余五十二岁始得一子,岂有不爱之理。”至于怎么来爱,郑老师就有讲究了,“爱之必以其道”,在玩耍嬉戏中,可培养他仁义真挚的性格,不...
· 古代著名家族:陈郡谢氏兴盛的关键是子孙教育
陈郡谢氏,中国古代著名士族,顶级门阀之一。陈郡谢氏起家于魏晋时期,著名的“淝水之战”以东晋大胜告终,战后指挥的谢安,在前领兵作战的谢石、谢玄、谢琰,皆是谢氏子弟。在东晋王朝建立了不世之功,这也奠定了陈郡谢氏的当轴士族地位。陈郡谢氏远祖可追述至曹魏时期的典农中郎将谢缵与其子谢衡。中国古代东晋和南北朝时期的士族,出自陈郡阳夏。继琅琊王氏、高平郗氏、颍川庾氏及谯国桓氏之后成为东晋的最后一个“当轴士族”。由宋至梁,一直为士族领袖,与琅琊王氏并称“王谢”。子弟皆芝兰风流满《晋书》魏晋南北朝时期士族如林,陈郡谢氏能与琅玡王氏比肩,在政治、军事、文艺方面人才济济,英杰辈出。这个家族既是一个儒学、玄学世家,也是一个文艺世家,具有鲜明的家族文化特色,文艺方面所取得的成就在当时的门阀士族中首屈一指。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谢氏家族人物之众多、影响之巨大、贡献执泥卓著,皆有目共睹,令人钦羡。南朝梁袁昂《古今书评...
· 平等院
外部链接世界遗产平等院
· 揭秘刘肥是如何避过一难的?关键时还是得舍财
有一次刘肥和惠帝一起吃饭,吕后也在。惠帝把刘肥让在了上座(家礼),这让吕后十分不爽,吕后派人给刘肥送了两杯酒(鸩酒)并让刘肥用这杯酒给他祝寿,而惠帝的一个意外举动救了刘肥!网络配图惠帝也站起来端起了有毒的酒(我个人感觉惠帝绝对知道是毒酒,惠帝曾经害怕吕后加害赵王,整体陪着赵王,然而一次意外,赵王还是被吕后鸩杀,惠帝是个相当念及骨肉情分的皇帝,所以按他对吕后的了解,会下意识的去端起那杯酒去保护自己的大哥!)网络配图吕后果然慌了,感觉跑过去打翻了惠帝手里的酒,这让刘肥起了很大的疑心,刘肥装醉离开,后来打问了下,果真是毒酒!网络配图因为赵王的死去是前车之鉴,刘肥很担心随时被吕后阴了,他的手下给他出了这样一条计谋,那就是把自己的一个封邑送给鲁元公主作为汤沐邑(可以征收赋税),等于给鲁元公主送了一笔财物,杀人如麻的吕后居然见钱眼开,放过了刘肥!
· 清代郑板桥教子的故事
郑板桥是清代箸名的书画家、诗人。他的书画书法皆享有很高的声望,被人称为三绝。郑板桥名燮,字克柔,号板桥,晚年署作板桥老人,江苏兴化人。三岁丧母,生活贫困。五十岁以前,读书、教书、卖画;乾隆七年(公元1742年)考中进士。在山东潍县、范县(今属河南)作了十二年知县。勤于政事,政绩显著。后因荒年主张赈济饥民而得罪官绅,六十一岁,辞官回到家乡,以卖画为生。他到五十二岁时才有儿子,起名小宝。他对小宝十分喜欢。为了把儿子培养成有用的人才,他非常注意教育方法。郑板桥被派到山东潍县去做知县,将小宝留在家里,让妻子及弟弟郑墨照管。郑板桥看到当时富贵人家子弟,又担心自己的儿子被娇惯变坏,所以他身在山东,而心念在家的儿子。他总想把儿子小宝委托堂弟郑墨帮助照管,会比自己更娇惯。所以,他从山东不断写诗寄回家中让小宝读。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昨日入城市,归来泪满巾;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