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元宵独特魅力:元宵节来源和元宵节文化民俗猜灯谜、赏花灯

2024-02-24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381
转发:0
评论:0
元宵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也称为上元节、灯节。元宵节的习俗包括赏花灯、猜灯谜、放烟火、走三桥和迎紫姑。此外,人们还会吃元宵,这是中国的一种传统食品。这个节日充满了欢乐和祝福,是一个重要的文化盛宴。

元宵独特魅力:元宵节来源和元宵节文化民俗猜灯谜、赏花灯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

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欧阳修《生查子·元夕》

 

正月十五,我国传统佳节元宵节,这一天是上元日,即道教天官赐福之日,因此这个节日也叫【上元节】 。元宵节的【元】是指的是上元;【宵】是指晚上。

就是说,这个节日跟除夕,中秋一样。是一个以夜间活动为特色的节日,而夜间的节俗活动,主要是放灯,观灯,所以元宵节也叫。【灯节】、【灯夕】。

 

元宵独特魅力:元宵节来源和元宵节文化民俗猜灯谜、赏花灯

习俗

1赏花灯

观赏花灯。是元宵最为重要的节日习俗。

元宵燃灯始于汉代。到了唐代,赏灯活动更加兴盛,皇宫里,街道上处处挂灯,还要建立高大的灯轮、灯楼和灯树。宋代元宵赏灯持续五天,灯的样式繁复多样

词人辛弃疾写了【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就可以看出宋代灯市的热闹。明代要连续赏灯十天,这是中国最长的灯节了。清代赏灯活动时间虽然没有明代长,但灯会仍然十分壮观,除了—放灯外,还举行赛灯活动,

 

2猜灯谜

猜灯谜 又叫【打灯谜】,最早出现在宋朝。

南宋时,首都临安每逢元宵节时制谜。猜谜的人众多。开始时是好事者把谜语写在纸条上,贴在五光十色的彩灯上供人猜。

 

3放烟火

在元宵节,各地都要较长时间地放烟火以营造节日气氛。各种各样的礼花在天空中竟相绽放。有的像天女散花,有的像秋菊怒放。有的像万道彩带有的像繁星坠落,五彩缤纷,艳丽夺目。与地面上的万盏灯火交相辉映,照亮了整个夜空。所以元宵之夜有一火树银花不夜天的美称。

 

4走三桥

清顾禄《清嘉录》:元夕,妇女相率宵行。以却疾病。必历三桥而止 谓之走三桥。这是吴地的一种风俗。上海也有一行过三座桥,一年病灾消的说法。旧上海妇女们元宵夜最爱走的三桥路线是,小东门的益庆桥,天官牌坊南的长生桥,邑庙东的如意桥。人们走这三桥,以桥名图吉利。

 

5迎紫姑

年轻姑娘们在元宵之夜。多有玩迎紫姑的游戏。

紫姑也称厕姑、坑三姑娘。传说紫姑本为人家小妾,为大妇所嫉妒,正月十五被害死厕间,因其冤屈含恨而死,天帝命为【厕神】,所以民间有祭奠紫姑之俗。


但紫姑并非主厕事,而是能先知。正月十五夜间,女子们多以箕帚草木或筷子,着衣簪花作紫姑之形。于厕所或猪栏迎之,占蚕桑及众事问祸福。此俗流行于南北各地。早在南北朝时期就见于资料记载,随着时间的推移。元宵节的活动越来越多,不少地方节庆时增加了耍龙灯、耍狮子、踩高跷、划旱船、扭秧歌、打太平鼓等传统民俗表演。

 元宵独特魅力:元宵节来源和元宵节文化民俗猜灯谜、赏花灯

食俗:食元宵

明代时,元宵在北京已很常见,它曾有多种名称。如面茧 ,粉果,元宝。汤饼、圆不落角等。明永乐年间正式定名为元宵。做法也与今天无异。

元宵在形制上,或大若核桃,也有小如黄豆的百子汤圆。还有实心圆子和薄皮的碌皮汤园。民国初年还有袁世凯因元宵与“袁消”音同,故下令禁喊元宵之事。

 元宵独特魅力:元宵节来源和元宵节文化民俗猜灯谜、赏花灯

灯谜

1弟兄五六个,围着圆柱坐,大家一分手,衣服都扯破。打一食品名;

谜底【大蒜】

 

2古为今用。打一古人名;

谜底【史可法】

 

3将在谋不在勇。打一食品名;

谜底【巧克力】

 

4飞行员。打一成语;

谜底【有机可乘】

 

5半耕半读。一打一字

谜底【讲】

 

6内里有人一打一字

谜底【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阿族小谱
9345篇
文章
19837次
获赞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元宵节】猜灯谜的来由
一时欢乐一时愁,想起千般不对头。如若想得千般到,自解忧来自解愁。这首诗就是一个谜语,它的谜底正是"猜谜"。相传,两千多年前,就有了猜谜这种活动。那么,猜谜咋又变成灯谜了呢?这里还有个故事呢!据传,很早的时候,有个姓胡的财主,家财万贯,横行乡里,看人行事,皮笑肉不笑,人们都叫他"笑面虎"。这笑面虎只要看见比自己穿得好的人,便象老鼠给猎捋胡子——拚命巴结;对那些粗衣烂衫的穷人,他则象饿狗啃骨头——恨不得嚼出油来。那年春节将临,胡家门前一前一后来了两个人,前边那人叫李才,后边那个叫王少。李才衣帽整齐华丽,王少穿得破破烂烂。家丁一见李才,忙回房禀报,笑面虎慌忙迎出门来,一见来客衣帽华丽,就满脸堆笑恭敬相让。李才说要"借银十两",笑面虎忙取来银两。李才接过银两,扬长而去。笑面虎还没回过神来,王少忙上前喊道:"老爷,我借点粮。"笑面虎瞟了他一眼,见是衣着破烂的王少,就暴跳如雷地骂道:"你这小子,给我滚...
· 元宵节花灯名称都有哪些元宵节花灯种类大全
导读:在元宵节的时候,你也许会陪着家人一道,去公园里、庙会、古街等场所去观看各类花灯烟火。但是你未必知道每一种花灯的式样和名称,以及他们的类别。那么,元宵节花灯名称都有哪些?今天,趣历史小编带来了元宵节花灯种类大全,希望可以帮助你更好地理解我们的传统工艺。1、走马灯走马灯古称蟠螭灯(秦汉)、仙音烛和转鹭灯(唐)、马骑灯(宋),汉族特色工艺品,亦是传统节日玩具之一,属于灯笼的一种。常见于元夕、元宵、中秋等节日。灯内点上蜡烛,烛产生的热力造成气流,令轮轴转动。轮轴上有剪纸,烛光将剪纸的影投射在屏上,图象便不断走动。因多在灯各个面上绘制古代武将骑马的图画,而灯转动时看起来好像几个人你追我赶一样,故名走马灯。走马灯内的蜡烛需要切成小段,放入走马灯时要放正,切勿斜放。2、骰子灯3、圆灯4、关刀灯关刀灯是按照传说中的关公生前使用青龙偃月刀而制作成的。它和扛灯、兔子灯一起出游,有保护平安的喻意。这里的游...
· 元宵节千年花灯
积雪草一千多年前,南宋词人辛弃疾的笔下曾有过这样的句子:“宝马雕车香满路,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遥想古时,上元节一定是热闹喧哗喜庆欢腾的,人们纷纷走出家门,放焰火,燃花灯,赏月亮,吃元宵,其乐融融。也有人说,旧时的元宵节,其实就是今时的情人节。逛花灯、猜灯谜、煮元宵、放鞭炮是正月十五元宵节最重要的内容构成。小时候过元宵节,最盼望的事情,莫过于提着父亲亲手扎制的花灯,花灯里燃着一根蜡烛,踩着细碎的月光,和小伙伴们一起捉迷藏。那时的夜晚远没有现在的妩媚,火树银花,霓虹闪烁,流光溢彩。那时的夜晚,是清冷和寂寞的,所以一盏花灯,盛开在夜里显得格外耀眼,微弱的灯光和清淡的月光融会在一起,加上欢歌笑语,就足以让我们快乐,那快乐来得真实自然,没有半分伪饰,多年后依然盛开在记忆里。花灯又名彩灯,是我国传统农业时代的文化产物,源于汉代,盛于唐代。看《大明宫词》时,独独记住了太平公主在上元节的夜里悄悄溜出宫...
· 元宵节看、放花灯的起源
元宵节到来之时,民间多有放花灯的习俗,到处灯火辉煌,宛如白昼。放灯习俗起源于汉代。汉代佛教传入中国,皇帝多提倡佛教,汉明帝永平年间,皇帝亲自到寺院张灯祭神,以对神佛的尊敬,还于每年正月十五日夜,在宫廷举行太一神{北极星神}的祭典,寺院也要“燃灯表佛”,明帝命令士族庶民一律挂灯。此后这种佛教礼仪便流传到民间,年年上元之夜,张灯结彩,通宵达旦,这就是元宵节{又叫灯节}的由来。到了唐代,元宵节放灯发展成盛况空前的灯市。唐玄宗时,就命人在皇宫之内大张灯彩。元宵节放灯,到了宋代十分热闹,并增加了十六、十七两夜,规模越来越大。明代的灯火依然可与唐、宋两朝媲美。清代末期,都市灯火的规模慢慢缩小,但农民舞灯的风俗却一直盛行。元宵节放灯的时间,汉代仅在元宵节晚上,唐玄宗规定十四、十五、十六三个晚上,北宋延长到十七、十八共五个晚上,到了明朝朱元璋时,规定从正月初八晚开始张灯,延至十七晚落灯。唐代放灯时出现了杂...
· 元宵节猜灯谜习俗的来由
两千多年前,就有了在元宵节猜灯谜的习俗。很久以前,有个姓胡的财主,家财万贯,横行乡里,看人行事,皮笑肉不笑,人们都叫他"笑面虎"。这笑面虎只要看见比自己穿得好的人,便象老鼠给猫捋胡子──拚命巴结;对那些粗衣烂衫的穷人,他则象饿狗啃骨头──恨不得嚼出油来。有一年春节将临,胡家门前来了两个人,前边那人叫李才,后边那个叫王少。李才衣帽整齐华丽,王少穿得破破烂烂。家丁一见李才,忙回房禀报,笑面虎慌忙迎出门来,一见来客衣帽华丽,就满脸堆笑恭敬相让。李才说要"借银十两",笑面虎忙取来银两。李才接过银两,扬长而去。笑面虎还没回过神来,王少忙上前喊道:"老爷,我借点粮。"笑面虎瞟了他一眼,见是衣着破烂的王少,就暴跳如雷地骂道:"你这小子,给我滚!"王少还没来得及辩驳,就被家丁赶出大门。王少越想越气,决定要整整这个财主。元宵节将临,各家各户都忙着做花灯,王少也乐哈哈地忙了一天。到了元宵灯节的晚上,各家各户街...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