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揭秘:三国时期那两次稀里糊涂的战争

2019-10-23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1082
转发:0
评论:0
揭秘:三国时期那两次稀里糊涂的战争,三国是讲究权谋的,尤其是那些谋士,往往运筹帷幄决胜千里。如何能在战争克敌制胜

  三国是讲究权谋的,尤其是那些谋士,往往运筹帷幄决胜千里。如何能在战争克敌制胜,是一些战略家精心思考的问题。不过三国里也有一些这样的战争,本来是风马牛不相及,稀里糊涂的参与战斗,却能获得胜利。实在让人不可思议。

  三国有两次战争,第一次是江东猛虎孙坚和荆州刘表手下的黄祖发生激战,当时孙坚打败了黄祖,乘胜追击。眼看黄祖无路可逃,这时黄祖的部将在密林处射来很多箭。不想身先士卒的孙坚却被一阵乱箭给射死了。据三国志记载:初平三年,“术使坚征荆州,击刘表。表遣黄祖逆於樊、邓之间。坚击破之,追渡汉水,遂围襄阳,单马行岘山,为祖军士所射杀”。资治通鉴上也说:初平三年“术使孙坚击刘表,表遣其将黄祖逆战于樊、邓之间,坚击破之,遂围襄阳。表夜遣黄祖潜出发兵,祖将兵欲还,坚逆与战,祖败走,窜岘山中。坚乘胜夜追祖,祖部兵从竹木间暗射坚,杀之”。看来,说法大致相同,都是黄祖不敌江东猛虎孙坚的锐气。黄祖此胜,纯属侥幸,不过因此而杀死了孙坚,得以名扬天下。

  第二次战争发生在曹操派兵攻打汉中,当时汉中属于张鲁,张鲁想投降,可是弟弟张卫却不服气,立誓要与曹军一搏。双方相持了数月,后方粮食无法接济,曹操提议退兵,手下郭谌极力劝阻,那天晚上,很多的麋鹿冲进张卫的营盘,张卫大惊失色,以为自己的大营被曹操攻陷,于是率众投降。史书上说:“建安二十年,太祖乃自散关出武都征之,至阳平关。鲁欲举汉中降,其弟卫不肯,率众数万人拒关坚守。太祖攻破之,遂入蜀。初,鲁遣五官掾降,弟卫横山筑阳平城以拒,王师不得进。鲁走巴中。军粮尽,太祖将还。西曹掾东郡郭谌曰:“不可。鲁已降,留使既未反,卫虽不同,偏携可攻。县军深入,以进必克,退必不免。”太祖疑之。夜有野麋数千突坏卫营,军大惊。夜,高祚等误与卫众遇,祚等多鸣鼓角会众。卫惧,以为大军见掩,遂降。”

  不过两次战争尽管都是稀里糊涂,并且获胜方都是在无可无不可的情况下获胜的,其实也有必胜的原因:

  其一,失败者一方。孙坚这个人虽然作战英勇,当年连董卓也畏惧三分,但是过于轻敌,史书上说他“惜乎!三失大机而功业不就,卒以轻敌遂殒其身,由无谋夫策士以发其智虑之所不及故也”,两军对垒,作为主帅,冲锋陷阵是必要的,但是经常身先士卒,并且身边没有接应的人物,缘何不败。孙坚如此,他的儿子孙策也是这样;至于张卫,既然铁了心要与曹操争锋,就应该深思熟虑,胆大心细,不能畏首畏尾。张卫的失败主要在于不会解决突发事件。

  其二,获胜者一方。黄祖尽管被孙坚追的上天无路入地无门,但经过战争的洗礼,多多少少的战斗经验还是有的,尤其是手下护主心切帮助了他,结果形势发生了逆转;至于曹操久经大敌,自然知道如何运筹,因此看似荒诞不经的战争,其实也有取胜之道。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确实挺糊涂的!三国时期那两次稀里糊涂的战争
三国是讲究权谋的,尤其是那些谋士,往往运筹帷幄决胜千里。如何能在战争克敌制胜,是一些战略家精心思考的问题。不过三国里也有一些这样的战争,本来是风马牛不相及,稀里糊涂的参与战斗,却能获得胜利。实在让人不可思议。网络配图三国有两次战争,第一次是江东猛虎孙坚和荆州刘表手下的黄祖发生激战,当时孙坚打败了黄祖,乘胜追击。眼看黄祖无路可逃,这时黄祖的部将在密林处射来很多箭。不想身先士卒的孙坚却被一阵乱箭给射死了。据三国志记载:初平三年,“术使坚征荆州,击刘表。表遣黄祖逆於樊、邓之间。坚击破之,追渡汉水,遂围襄阳,单马行岘山,为祖军士所射杀”。资治通鉴上也说:初平三年“术使孙坚击刘表,表遣其将黄祖逆战于樊、邓之间,坚击破之,遂围襄阳。表夜遣黄祖潜出发兵,祖将兵欲还,坚逆与战,祖败走,窜岘山中。坚乘胜夜追祖,祖部兵从竹木间暗射坚,杀之”。看来,说法大致相同,都是黄祖不敌江东猛虎孙坚的锐气。黄祖此胜,纯属侥...
· 烽火三国——稀里糊涂的胜利
?整个关中地区已在曹军占领中,曹操到达长安,在此略作休整,随即进军汉中。由关中到汉中必须越过秦岭,最便捷的通道是穿越其中的几条栈道,著名的栈道有三条,自东向西分别是子午道、傥骆道、褒斜道。这些道路穿行于大山之间,虽然路途最近,但崎岖难行,又容易遭遇伏击,在准备仓促的情况下曹操决定放弃。那就只有一条路了,就是绕行大散关。大散关是关中四关之一,位于今陕西省宝鸡市南面的大散岭上,是由陕西进入四川的要道,号称“川陕咽喉”,当年刘邦“明修栈道,暗度陈仓”就是走的这里,现在曹军进攻的方向刚好相反。建安二十年(215)4月,曹操率军抵达大散关,到了一看,路也很难走,曹操写了一首《秋胡行》,记录行军的艰辛。不仅行军艰难,还遇到了氐人发起的叛乱。曹魏新置的雍州刺史部辖下有不少氐人,曹操率军南下汉中时氐王窦茂突然起兵反叛,他们聚集一万多人,占据汉中以西的武都郡一带峙险不服,曹军如果继续南下,氐王就如同顶在背后...
· 为什么说三国时期的战争不比战国时期?战争规模越变越小的原因是什么?
为什么说三国时期的战争不比战国时期?战争规模越变越小的原因是什么?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春秋战国时期和三国时期,都是中国历史上典型的战乱年代,但是,同样是诸侯争霸时期,为什么说三国时期的战争规模要比战国时期的要小?这其中有什么变化?战国之名实至名归,整个国家都是战争机器,从不断退步以致灭亡的吴越,前期好学生韩魏,到后来富二代齐国,以及虚胖的楚国,还有后进生赵国燕国,以及最后持之以恒大学霸秦国。每个国家都是战争机器,每个国家都是用尽了全力去拼命的。战国时代的时间很长,大战频率和其他时期也差不多。但是,一旦开启战争,每个国家都赌上了自己的国运。每个农民拿上锄头就是兵,再不济你也得运粮草当后勤。除了常备军,动员的军队一旦没战争就解散回家种田。三国时期蜀国使用屯田制,发挥了百分之一百二的实力。而魏国也有屯田,但是主要是职业兵制,兵就是兵,这辈子就是兵,兵和农不是一个户口了。汉朝主要也是职业...
· 趣味战争:揭秘春秋时期最早的经济战争
在齐桓公霸业初成之际,南方的楚国时有滋扰,齐桓公欲发兵威慑,又恐力战不胜。管仲献计说:请重金购买楚国的鹿,于是齐桓公派中大夫王邑带了二千万钱去楚国大肆收购鹿。楚王起先疑心大作,认为金钱是国之所需,而禽兽究属无用之物,齐国重虚而轻实,到底所为何来?受了齐国暗中资助的文人墨客趁机在民间散布消息,说:齐桓公想要建造猎场,而缺少活鹿,想要给后宫佳丽添置皮衣而缺少鹿皮。春秋战国接下来,管仲为了表示买鹿之诚,煞有介事地对来自楚国的商人说:你能给我弄来二十头活鹿,我就赏赐你黄金百斤;弄来二百头活鹿,你就可以拿到千斤黄金了,说罢,及时预付为数不少的定金。这下子楚王彻底相信,齐国官员重金购鹿不过是为了迎合主上的个人喜好,乃阿谀谄媚之行,别无远志。久而久之,渐渐放松警惕,还让老百姓赶紧捕捉活鹿换取齐国的钱币,老百姓迫于政令和财利的,纷纷放下手头的农活,漫山遍野地去捕捉活鹿。此时,楚国已是鹿价飞涨而粮价暴跌,管...
· 战国时期发生了哪些战争?战国时期战争年表
导读:中国的战国时代指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年,战国时代是华夏历史上分裂对抗最严重且最持久的时代之一。春秋之后,也就是周朝的后半期,进入了七国争雄的时代,这一时期各国混战不休,在后来西汉末年刘向编著的《战国策》中记载这一时期,所以人们称之为战国。战国时期战争年表:周定王十四年至十六年(公元前455—前453年):晋阳之战周威烈王七年至十八年(公元前419—前408年):魏攻秦河西之战周威烈王十八年至二十年(公元前408—前406年):魏灭中山之战周赧王八年至十九年(公元前397—前296年):赵攻中山之战周安王十三年(公元前389年):阴晋之战周烈王七年(公元前369年):浊泽之战周显王三年至四十七年(公元前366年—前322年):秦收复河西之战周显王十五年至十六年(公元前354—前353年):桂陵之战周显王二十八年(公元前341年):马陵之战周慎靓王三年至秦王政六年(公元前318—...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